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出自唐朝杜甫的《端午日赐衣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拼音解读
gōng yī yì yǒu míng ,duān wǔ bèi ēn róng 。
xì gě hán fēng ruǎn ,xiāng luó dié xuě qīng 。
zì tiān tí chù shī ,dāng shǔ zhe lái qīng 。
yì nèi chēng zhǎng duǎn ,zhōng shēn hé shèng qí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
香罗衣是细葛纺成,柔软得风一吹就飘起,洁白的颜色宛如新雪。
来自皇天,雨露滋润,正当酷暑,穿上它清凉无比。
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注释
(1)宫衣,指官服。曾经有谚语说:“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指在端午节的风俗,吃粽子后穿上画了图案的衣裳,可以让这一年都不再怕风霜。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指在端午节这天,自己终于可以做官了,757年五月,杜甫官拜左拾遗,这首诗应该是那时候写的。被恩荣,指得到赏识而觉得荣幸。
(2)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葛,是一种植物,可用来织布,细葛,指用最细最好的葛丝做的布,含风软,指葛布像风那么柔软。香罗,罗是一种有孔的丝织品,香罗指罗的香味;叠雪轻,像雪花叠在一起那么轻。这两句都在形容衣服的材料之好。
(3)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题,指衣服的领子部分,湿,不是说湿润的湿,而是柔软的料子贴在颈上,凉凉的很舒服。当暑,指在天气热的时候,著,指穿着;清,凉爽。全句的意思是衣领部分好像天生就是润的,天气热的时候穿起来一定很凉爽。
(4)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意内,指心里。称长短,指计算了一下衣服的大小。荷圣情,指充满圣上的恩情。全句的意思是,心里计算了一下衣服的大小,竟然刚好,感觉全身都充满了圣上的恩情。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唐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字子美,自称杜陵布衣,又称少陵野老。杜审言孙。初举进士不第,遂事漫游。后居困长安近十年,以献《三大礼赋》,待制集贤院。安禄山乱起,甫走凤翔上谒肃宗,拜左拾遗。从还京师,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弃官客秦州、同谷,移家成都,营草堂于浣花溪,世称浣花草堂。后依节度使严武,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代宗大历中,携家出蜀,客居耒阳,一夕病卒于湘江舟中。甫工诗歌,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后人又称其为诗圣,称其诗为“诗史”。名篇甚多,为世传诵。有《杜工部集》。►1185篇诗文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的上一句是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该诗句出自杜甫的作品《端午日赐衣》。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7205_4.html

杜甫相关诗词

  • 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杜甫〔唐朝〕

    参卿休坐幄,荡子不还乡。南客潇湘外,西戎鄠杜旁。
    衰年倾盖晚,费日系舟长。会面思来札,销魂逐去樯。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匣里雌雄剑,吹毛任选将。

  • 送司马入京

    杜甫〔唐朝〕

    群盗至今日,先朝忝从臣。叹君能恋主,久客羡归秦。
    黄阁长司谏,丹墀有故人。向来论社稷,为话涕沾巾。

  • 昔游

    杜甫〔唐朝〕

    昔谒华盖君,深求洞宫脚。玉棺已上天,白日亦寂寞。
    暮升艮岑顶,巾几犹未却。弟子四五人,入来泪俱落。
    余时游名山,发轫在远壑。良觌违夙愿,含凄向寥廓。
    林昏罢幽磬,竟夜伏石阁。王乔下天坛,微月映皓鹤。
    晨溪向虚駃,归径行已昨。岂辞青鞋胝,怅望金匕药。
    东蒙赴旧隐,尚忆同志乐。休事董先生,于今独萧索。
    胡为客关塞,道意久衰薄。妻子亦何人,丹砂负前诺。
    虽悲鬒发变,未忧筋力弱。扶藜望清秋,有兴入庐霍。

  • 晓望白帝城盐山

    杜甫〔唐朝〕

    徐步移班杖,看山仰白头。翠深开断壁,红远结飞楼。
    日出清江望,暄和散旅愁。春城见松雪,始拟进归舟。

  • 投简成、华两县诸子

    杜甫〔唐朝〕

    赤县官曹拥材杰,软裘快马当冰雪。长安苦寒谁独悲,
    杜陵野老骨欲折。南山豆苗早荒秽,青门瓜地新冻裂。
    乡里儿童项领成,朝廷故旧礼数绝。自然弃掷与时异,
    况乃疏顽临事拙。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裘何啻联百结。
    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

《端午日赐衣》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