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出自唐朝李白的《折荷有赠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拼音解读
shè jiāng wán qiū shuǐ ,ài cǐ hóng qú xiān 。
pān hé nòng qí zhū ,dàng yàng bú chéng yuán
jiā rén cǎi yún lǐ ,yù zèng gé yuǎn tiān 。
xiàng sī wú yīn jiàn ,chàng wàng liáng fēng qiá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秋水澄清,嬉戏江湄,红荷鲜美。攀折一支碧绿荷叶,戏弄荷心水珠,荡漾荡漾,水珠不成圆。你远在天上彩云中,想把莲花赠送给我,太远。相思却不能想见,迎着寒冷的秋风惆怅地眺望远方。

注释蕖:芙蕖。荷花的别名。红蕖(荷花盛开的样子)。

鉴赏

此诗开头说,湛蓝的秋江一碧如洗,鲜红娇艳的芙蕖摇曳多情,亭亭玉立,妩媚多姿,使人产生无限爱慕之情。伸手攀荷折蕖,欲赠“秋水伊人”。但遗憾的是,荷上晶莹透亮的露声势浩大,在折攀的刹那间,颗颗泻落,滴入水中,荡漾逝去,“不成圆”三字,既是摹写露珠落水之状,又是一种暗示,隐寓诗人的失落之感,诗情在此暗中一转,由欢愉转为哀恻。第三句,诗人假设采用云之端有一个美丽的佳人,因为天隔一方,只能相思,无因相见,顿生欲求不能的忧思,诗人伫立在秋风之中,眼望秋江,内心无限惆怅悲凉!

这是一首言志诗,表面上看是作者对一位佳人表达爱慕之情,但从作者的境遇就可知,这里用的手法与屈原将君王比作香草,美人的手法是相同的,这里作者也将自己的君王,或者说是自己的理想比作美人,自己不断追求,但却追求不到,想用莲(谐音怜、恋)来表达自己的爱意,但却终未能实现,而用莲表达此意的在古诗里很多,作者将它用在更深远的意义上了。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十岁通诗书,被称为“天才英特”。喜纵横术,击剑任侠,轻财重施。青年时离蜀漫游,玄宗天宝初,入长安,经贺知章、吴筠推荐,诏供奉翰林。但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天宝三载在洛阳结识杜甫。二人于诗坛齐名,并称“李杜”。安史乱起,白为永王李璘府僚,参与平乱。因永王兵败,坐流夜郎,中途遇赦东还,依族人当涂令李阳冰。不久病卒。其诗风雄奇豪放、清新飘逸,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有《李太白集》。►923篇诗文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的上一句是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的下一句是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该诗句出自李白的作品《折荷有赠》。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5494_2.html

李白相关诗词

  • 山鹧鸪词

    李白〔唐朝〕

    苦竹岭头秋月辉,苦竹南枝鹧鸪飞。嫁得燕山胡雁婿,
    欲衔我向雁门归。山鸡翟雉来相劝,南禽多被北禽欺。
    紫塞严霜如剑戟,苍梧欲巢难背违。我今誓死不能去,
    哀鸣惊叫泪沾衣。

  • 酬崔十五见招

    李白〔唐朝〕

    尔有鸟迹书,相招琴溪饮。手迹尺素中,如天落云锦。
    读罢向空笑,疑君在我前。长吟字不灭,怀袖且三年。

  •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李白〔唐朝〕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
    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
    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
    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 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

    李白〔唐朝〕

    衡岳有阐士,五峰秀真骨。见君万里心,海水照秋月。
    大臣南溟去,问道皆请谒。洒以甘露言,清凉润肌发。
    明湖落天镜,香阁凌银阙。登眺餐惠风,新花期启发。

  • 古风·登高望四海

    李白〔唐朝〕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折荷有赠》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