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思

何逊〔南北朝〕
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
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
拼音解读
liǔ huáng wèi tǔ yè ,shuǐ lǜ bàn hán tái 。
chūn sè biān chéng dòng ,kè sī gù xiāng lá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鉴赏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婀娜多姿的杨柳和离情相思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有名的《诗经·小雅·采薇》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人借道中所见,以言行役之久,寄托离情乡愁。到汉代,折柳赠别更蔚成风气。可怜灞桥柳,愁煞离别人。人们把杨柳和离别联系在一起,大概是因为那长长的柳丝最容易引起绵绵离情的缘故吧。可是对于多情善感的诗人来讲,在那杨柳尚未垂下万条绿丝绦之时,他已敏锐地察觉到春天的来临,从而触动了他的乡愁。“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写的正是早春景象。柳色黄而已,尚未吐出细叶;水色绿而已,苔衣尚未长成。这正是冬尽春来的一、二月之际,春意萌动,春色逗露之时。杜审言说得好:“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飘泊边城的游子,对时令和景物的变化特别敏感。忽见边城杨柳色,已觉春色动地来。一个“动”字,把萌动的春意写得活泼泼地。而这种敏感,正是由客居异地而产生的刻骨的乡愁催发的。元稹诗云:“何处生春早,春生客思中。”(《生春二十首》其十九)赵嘏诗云:“何事最能悲少妇,夜来依约落边城。”(《新月》)而当边城春色动的时候,客居边城的游子也就格外思乡念家了。为什么春色最能撩拨人的乡思呢?王维的这首诗可以算一个让人满意的答复:“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送沈子福归江东》)

作者介绍

何逊

何逊

何逊(?-518?)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郯城县西)人。史称八岁就能赋诗,二十岁举秀才。范云见到他的对策后,大加赏识,和他结为忘年之友。沈约也很欣赏他的诗,曾对他说:「吾每读卿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何逊曾任尚书水部郎、庐陵王记事等官职。梁天监年间,与吴均同受武帝信任,但后来又被疏远,不再任用。何逊的诗写得不多,梁元帝说:「诗多而能者沈约,少而能者谢朓、何逊。」颜之推说:「何逊诗实为精巧,多形似之言。」就现存的何逊作品看来,他的诗工于写景抒情,又巧于对仗,音响也很美。有辑本《何记事集》。►124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边城思》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边城思》出自何逊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6995.html

何逊相关诗词

  • 日夕望江山赠鱼司马诗

    何逊〔南北朝〕

    湓城带湓水,湓水萦如带。
    日夕望高城,耿耿青云外。
    城中多宴赏,丝竹常繁会。
    管声已流悦,弦声复凄切。
    歌黛惨如愁,舞腰凝欲绝。
    仲秋黄叶下,长风正骚屑。
    早雁出云归,故燕辞檐别。
    昼悲在异县,夜梦还洛汭。
    洛汭何悠悠,起望登西楼。
    的的帆向浦,团团月映洲。
    谁能一羽化,轻举逐飞浮。

  • 学古赠丘永嘉征还诗

    何逊〔南北朝〕

    龙马鱼肠剑,躞蹀起风尘。
    结客葱河返,喧喧动四邻。
    入墟犹忆旧,德卷复疑新。
    窥见应门出,遥识下机人。
    相悲泪欲下,离别方自陈。

  • 王尚书瞻祖日诗

    何逊〔南北朝〕

    昱昱丹旐振,亭亭素盖立。
    金铎欢已鸣,龙輀将复入。
    华台日未徙,荒坟路行湿。
    已矣将何如,宾驭皆洒泣。

  • 学古诗三首 其一

    何逊〔南北朝〕

    长安美少年,羽骑暮连翩。
    玉羁玛瑙勒,金络珊瑚鞭。
    阵云横塞起,赤日下城圆。
    追兵待都护,烽火望祁连。
    虎落夜方寝,鱼丽晓复前。
    平生不可定,空信苍浪天。

  • 哭吴兴柳恽诗

    何逊〔南北朝〕

    南州擅荆梓,上国称羽仪。
    伊人以戴德,李公伤在期。
    远识内无愠,深衷外有规。
    清文穷丽则,弘论尽高奇。
    多能诚所贵,小善聊复为。
    百步均射叶,八体妙临池。
    曲悟同神解,龟谋信有知。
    入朝耿长剑,出牧盛层麾。
    纳言信加首,丰貂亦在移。
    霞区两借寇,贪泉一举卮。
    翰飞矫未极,朝露溘先危。
    以兹旧馆想,况乃西日垂。
    蔓草生车辙,枯木卧崩坻。
    樽酒谁为满,灵衣空自披。
    眷言寻惠好,恸哭悲路歧。
    含毫徒有属,搦管竟无摛。

热门南北朝诗词

热门名句

《边城思》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