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连台

屈大均〔明朝〕
一笑无秦帝,飘然向海东。
谁能排大难?不屑计奇功。
古戍三秋雁,高台万木风。
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
拼音解读
yī xiào wú qín dì ,piāo rán xiàng hǎi dōng 。
shuí néng pái dà nán ?bú xiè jì qí gōng 。
gǔ shù sān qiū yàn ,gāo tái wàn mù fēng 。
cóng lái tiān xià shì ,zhī zài bù yī zhō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注释

①“一笑”句:指鲁仲连笑斥游士新垣衍,坚持义不帝秦。海东:东海。②排大难:史载鲁仲连性格豪爽侠义,常为人排难解忧。“不屑”句:指鲁仲连不屑于自己的功绩,不接受赵、齐的封赏。③古戍:古代营垒,自古以来的边防要地,指鲁连台所在地。三秋:深秋,晚秋。农历九月为秋季第三个月,故名。高台:指鲁连台。万木:成千上万棵树木。④从来:自古以来。天下士:指天下有见识有本领的人。布衣:平民,多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简析

  鲁连即鲁仲连,先秦齐国高士,排难解纷,多行侠义,却秦救赵,功非寻常。齐君欲封其官爵,逃避而去,隐居以终。鲁仲连以天下事为己任,替人排难解纷,功成不受赏的精神,深为后人所景仰,因建台以祭祀。鲁连台在山东省聊城县故城中,公元1607年(明万历三十五年)东昌知府陆梦履建,相传台址为鲁仲连射书劝燕将撤守之处。屈大均身处明清之际,积极投身抗清斗争,对鲁仲连的为人品格有着不同一般的深刻体会。这首瞻仰鲁仲连古迹的五言律诗,写得雄劲刚健,掷地有声。此诗前四句首先用简练生动的文字追述了鲁仲连的义举奇功,高风亮节,提点鲁仲连功成而不屑封赏精神的可贵,慨叹人间如仲连者难得一见,抒发了作者对古代贤人的景仰赞佩之情。五六两句写登鲁连台所见,景象雄阔而颇具沧桑之感。结尾两句,热情地歌颂了人民(包括隐士)的高贵品质,含意尤为深刻,态度相当明朗。全诗叙事写景与抒情融会无间,语言素朴而笔带豪气。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诗人。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番禺(今属广东)人。顺治三年(1646)清军陷广州,次年,屈大均参加反清斗争,同年失败。顺治七年清兵再围广州,屈大均在番禺县雷峰海云寺削发为僧,名其所居为「死庵」,以示誓不为清廷所用之意。顺治十三年开始北游,志图恢复。康熙二十二年(1683),因郑成功的孙子克塽降清,屈大均大失所望,即由南京携家归番禺,终不复出。屈大均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能,而以诗的成就最高。他一生跋涉山川,联络志士,冀求恢复。发而为诗,主要是写这种经历和情怀。其诗在内容上表现了满怀爱国忧国之情,也有一些诗对南明政权的腐败表示痛心和气愤,并揭露清朝的苛政,对广大人民的祸难疾苦表示深切的同情。诗的艺术特点是气魄豪放,笔力遒劲,富于瑰奇的想象,为岭南三家之冠。屈大均的著作在乾隆时曾遭禁毁,后人辑存的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此外,尚有《道援堂词》。►6690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鲁连台》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鲁连台》出自屈大均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7572.html

屈大均相关诗词

  • 结网

    屈大均〔明朝〕

    蟹肥新白露,螺瘦未秋分。
    蚬子飞乘雾,鱼花起似云。
    久于渔事熟,未了海翁勤。
    结网无如尔,垂竿不在君。

  • 夫子手植桧 其一

    屈大均〔明朝〕

    生生仁圣意,一桧每开屯。
    气得乾元大,灵含万古春。
    叶知兴废早,花应帝王真。
    百尺杏坛畔,摩挲鳞甲新。

  • 猿断肠操

    屈大均〔明朝〕

    雌猿失子易肠断,一声哭向秋天满。
    哀哀寡妇声与同,膝下娇儿抱未煖。
    多日糟糠不下咽,猿叫未终妾已绝。
    魂逐儿行秋复春,妾今与儿为一身。
    儿有死母胜生母,得免汤火当黄巾。

  • 代怨别曲 其三

    屈大均〔明朝〕

    益智为龙眼,蠲愁是荔枝。
    为君空采摘,无路寄相思。

  • 题电白热水山 其三

    屈大均〔明朝〕

    四出青峰下,褰裳未敢前。
    纯阳成玉液,真火在寒泉。
    不断炎霞郁,时流落蕊鲜。
    晚风吹不冷,堪拂石床眠。

热门明朝诗词

热门名句

《鲁连台》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