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国遥·春欲晚

韦庄〔唐朝〕
春欲晚,戏蝶游蜂花烂熳。日落谢家池馆,柳丝金缕断。
睡觉绿鬟风乱,画屏云雨散。闲倚博山长叹,泪流沾皓腕。
拼音解读
chūn yù wǎn ,xì dié yóu fēng huā làn màn 。rì luò xiè jiā chí guǎn ,liǔ sī jīn lǚ duàn 。
shuì jiào lǜ huán fēng luàn ,huà píng yún yǔ sàn 。xián yǐ bó shān zhǎng tàn ,lèi liú zhān hào wà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注释

⑴谢家池馆——即谢娘家之意,这里是指妓女家。据《唐音癸签》载,李太尉德裕有美妾谢秋娘,太尉以华屋贮之,眷之甚隆;德裕后镇浙江,为悼亡妓谢秋娘,用炀帝所作《望江南》词,撰《谢秋娘曲》。以后,诗词多用“谢娘”,“谢家”,“秋娘”,泛指妓女,妓馆和美妾。又:六朝已有“谢娘”之称。如《玉台新咏》中有徐悱妇《摘同心支子寄谢娘因附此诗》,故以“谢娘”为谢秋娘之说,恐非。⑵金缕断——指柳丝被行人折断用以赠别。金缕:形容柳条细柔。⑶风乱——纷乱。如风吹散的意思。⑷云雨——本意是山中的云雾之气。宋玉《高唐赋序》:“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游于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而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所以,后人常用“云雨”来表示男女欢合,有时也用“高唐”、“巫山”、“阳台”等,表示这一意思。“画屏云雨散”,是指在画屏掩蔽下,男女欢情已经消散。⑸博山——香炉。宋吕大防《考古图》:“博山香炉者,炉像海中博山,下盘贮汤,涧气蒸香,像海之四环,故名之。”《花间集》中,“博山”一词共出现五次,皆指香炉。

评析

此词上片写离别。“春欲晚”是离别的时间,“戏蝶”句是对“春欲晚”的具体描绘,反衬在此时离别的难堪。“日落谢家池馆”,是离别的地点和时刻,“柳丝”句点明送别。

下片写别后伤心。首二句写女主人公早起的神态,已将良辰已逝的苦痛心情寓于其中。末二句写其遥思远人,泪流沾腕,是对其伤心的刻画。

作者介绍

韦庄

韦庄

韦庄(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是诗人韦应物的后代。早年屡试不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近六十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召为判官,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天复元年(901),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天祐四年(907)劝王建称帝,为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定开国制度。官终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工诗,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其律诗,圆稳整赡,音调浏亮,绝句情致深婉,包蕴丰厚,发人深思;尤工词,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其词多写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上层社会之冶游享乐生活及离情别绪,善用白描手法,词风清丽。《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卷,录诗三百一十六首。另有《浣花词》辑本,存词五十五首。►337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归国遥·春欲晚》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归国遥·春欲晚》出自韦庄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5591.html

韦庄相关诗词

  • 关河道中

    韦庄〔唐朝〕

    槐陌蝉声柳市风,驿楼高倚夕阳东。往来千里路长在,
    聚散十年人不同。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平生志业匡尧舜,又拟沧浪学钓翁。

  • 捣练篇

    韦庄〔唐朝〕

    月华吐艳明烛烛,青楼妇唱捣衣曲。白袷丝光织鱼目,
    菱花绶带鸳鸯簇。临风缥缈叠秋雪,月下丁冬捣寒玉。
    楼兰欲寄在何乡,凭人与系征鸿足。

  • 江外思乡

    韦庄〔唐朝〕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 送人归上国

    韦庄〔唐朝〕

    送君江上日西斜,泣向江边满树花。
    若见青云旧相识,为言流落在天涯。

  • 与东吴生相遇

    韦庄〔唐朝〕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热门唐朝诗词

热门名句

《归国遥·春欲晚》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