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韦参军

高适〔唐朝〕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 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 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礼乐弥寰宇。 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 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 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 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相亲。 且喜百年见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 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 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 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
拼音解读
èr shí jiě shū jiàn ,xī yóu zhǎng ān chéng 。 jǔ tóu wàng jun1 mén ,qū zhǐ qǔ gōng qīng 。 guó fēng chōng róng mài sān wǔ ,cháo tíng lǐ lè mí huán yǔ 。 bái bì jiē yán cì jìn chén ,bù yī bú dé gàn míng zhǔ 。 guī lái luò yáng wú fù guō ,dōng guò liáng sòng fēi wú tǔ 。 tù yuàn wéi nóng suì bú dēng ,yàn chí chuí diào xīn zhǎng kǔ 。 shì rén yù wǒ tóng zhòng rén ,wéi jun1 yú wǒ zuì xiàng qīn 。 qiě xǐ bǎi nián jiàn jiāo tài ,wèi cháng yī rì cí jiā pín 。 dàn qí jī zhù bái rì wǎn ,zòng jiǔ gāo gē yáng liǔ chūn 。 huān yú wèi jìn fèn sàn qù ,shǐ wǒ chóu chàng jīng xīn shén 。 zhàng fū bú zuò ér nǚ bié ,lín qí tì lèi zhān yī jī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高适

高适

高适(702?─765),唐代著名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蓝(今河北沧县)人。幼年家贫。二十岁后曾到长安,求仕不遇。于是北上蓟门,漫游燕赵。后客居梁、宋等地,过着「求丐自给」的流浪、渔樵、耕作生活。自称「一生徒羡鱼(希望作官),四十犹聚萤(刻苦攻读)」。天宝三年(744)秋,与李白、杜甫相会,共同饮酒赋诗,以抒襟抱。天宝八年(749),由宋州刺史张九皋的推荐,举「有道科」,授封丘尉。不久就弃职而去,客游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荐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协助哥舒翰守潼关以抵抗叛军。后受唐玄宗赏识,连升侍御史、谏议大夫。肃宗至德二年(757),因围攻永王璘有功,得唐肃宗嘉许,官职累进,历任淮南节度使,蜀、彭二州刺史,西川节度使,大都督府长史等职。代宗时官居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旧唐书》称:「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代表。有《高常待集》。►204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别韦参军》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别韦参军》出自高适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520.html

高适相关诗词

  • 送杨山人归嵩阳

    高适〔唐朝〕

    不到嵩阳动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一二故人不复见,
    三十六峰犹眼前。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
    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山人好去嵩阳路,
    惟余眷眷长相忆。

  • 田家春望

    高适〔唐朝〕

    出门何所见,春色满平芜。可叹无知己,高阳一酒徒。

  • 淇上送韦司仓往滑台

    高适〔唐朝〕

    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孰知非远别,终念对穷秋。
    滑台门外见,淇水眼前流。君去应回首,风波满渡头。

  • 钜鹿赠李少府

    高适〔唐朝〕

    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
    投壶华馆静,纵酒凉风夕。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

  • 封丘县

    高适〔唐朝〕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1]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2]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徊。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3]

热门唐朝诗词

热门名句

《别韦参军》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