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丘县

高适〔唐朝〕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1]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2]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徊。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3]
拼音解读
wǒ běn yú qiáo mèng zhū yě ,yī shēng zì shì yōu yōu zhě 。[1] zhà kě kuáng gē cǎo zé zhōng ,níng kān zuò lì fēng chén xià ?[2] zhī yán xiǎo yì wú suǒ wéi ,gōng mén bǎi shì jiē yǒu qī 。 bài yíng guān zhǎng xīn yù suì ,biān tà lí shù lìng rén bēi 。 guī lái xiàng jiā wèn qī zǐ ,jǔ jiā jìn xiào jīn rú cǐ 。 shēng shì yīng xū nán mǔ tián ,shì qíng fù yǔ dōng liú shuǐ 。 mèng xiǎng jiù shān ān zài zāi ?wéi xián jun1 mìng qiě chí huái 。 nǎi zhī méi fú tú wéi ěr ,zhuǎn yì táo qián guī qù lái 。[3]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高适

高适

高适(702?─765),唐代著名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蓝(今河北沧县)人。幼年家贫。二十岁后曾到长安,求仕不遇。于是北上蓟门,漫游燕赵。后客居梁、宋等地,过着「求丐自给」的流浪、渔樵、耕作生活。自称「一生徒羡鱼(希望作官),四十犹聚萤(刻苦攻读)」。天宝三年(744)秋,与李白、杜甫相会,共同饮酒赋诗,以抒襟抱。天宝八年(749),由宋州刺史张九皋的推荐,举「有道科」,授封丘尉。不久就弃职而去,客游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荐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协助哥舒翰守潼关以抵抗叛军。后受唐玄宗赏识,连升侍御史、谏议大夫。肃宗至德二年(757),因围攻永王璘有功,得唐肃宗嘉许,官职累进,历任淮南节度使,蜀、彭二州刺史,西川节度使,大都督府长史等职。代宗时官居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旧唐书》称:「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代表。有《高常待集》。►204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封丘县》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封丘县》出自高适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522.html

高适相关诗词

  • 送郑侍御谪闽中

    高适〔唐朝〕

    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

  • 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

    高适〔唐朝〕

    今日好相见,群贤仍废曹。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
    绛叶拥虚砌,黄花随浊醪。闭门无不可,何事更登高。

  • 送蹇秀才赴临洮

    高适〔唐朝〕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高。
    倚马见雄笔,随身唯宝刀。料君终自致,勋业在临洮。

  • 营州歌

    高适〔唐朝〕

    营州少年厌原野, 孤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 胡儿十岁能骑马。

  • 蓟门行五首

    高适〔唐朝〕

    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
    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
    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戍卒厌糠核,降胡饱衣食。
    关亭试一望,吾欲泪沾臆。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
    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
    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
    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
    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热门唐朝诗词

热门名句

《封丘县》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