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 秋夜客舍

杜甫〔唐朝〕
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
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步蟾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拼音解读
lù xià tiān gāo qiū shuǐ qīng ,kōng shān dú yè lǚ hún jīng 。
shū dēng zì zhào gū fān xiǔ ,xīn yuè yóu xuán shuāng chǔ míng 。
nán jú zài féng rén wò bìng ,běi shū bú zhì yàn wú qíng 。
bù chán yǐ zhàng kàn niú dòu ,yín hàn yáo yīng jiē fèng ché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白露降了,秋空高远,江水澄清,独自在空山在深夜旅魂震惊。
岸边眠宿着孤帆的暗影,空自映照水上的是散落的疏灯。一弯新月扰自高悬天上,山上不时传来捣衣双杵的鸣声。
从客居云安算起,至今已两度与秋菊重逢,可叹我依旧卧病在山城。北方故乡的书信至今没有捎来,南飞的大雁啊怎么这般无情!
我拄着拐杖独自徘徊在屋檐下面,久久地久久地遥望牛斗二星。迢递的银河默默地从楼阁上空流过,它的来端该不是通到了长安京城?

注释
露下:夜露降下。
空山:寂静的山中,指山城夔州。旅魂:旅情,客居他乡的情怀。
疏灯:指江边稀疏的渔火。
双杵(chǔ):古时女子捣衣,二人对坐,各持一杵。
南菊再逢:杜甫离成都后,第一个秋天在云安,第二个秋天在夔州。
北书:故乡的书信。雁无情:古称鸿雁传书,衡山有回雁峰,人未过衡州而无书信,故言雁无情。
步檐(yán):檐下的走廊。步,古代量度单位,以五尺为一步。牛斗:二十八宿中的“牛宿”和“斗宿”,二星都在银河的旁边。
银汉:银河。凤城:秦穆公之女吹箫,凤降其城,因号丹凤城。其后,即称京城为凤城。此指长安。

参考资料:
韩成武.杜甫诗歌精选: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347
袁慧光.杜甫湘中诗集注:岳麓书社,2010:115-116

赏析

开头两句写景点题,写出山城深秋之夜的环境。第一句点明季节、景物,第二句写出时间、人物。秋天夜空晴朗,因而更使人感到景物的凄清,气氛的幽静。夜色渐浓,露水在渐渐凝结、垂落,楼下的江水,在静静地不断流淌。周围的山峰,像巨人一样屹立。夜风轻拂,一切都是那样柔和、安详。然而这寂静幽美的境界,却触拨了游子的心弦,引动了他的万千愁绪。

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夜景:远处长江水面上,零星地闪烁着几点灯火,那是夜泊的客船和渔舟,新月高悬,万籁俱寂,这时从城中传来一阵阵捣衣的砧杵之声,回荡在夜空之中。两句写景和上联结合,增加了画面的优美。在这幅画面中,高天是深蓝的,疏灯是飘忽的,月光是柔和的,空山是黝黑的。秋夜、碧空、新月、露珠、江水、渔火、山峰,相互辉映,在这优美的画面之外,又传来断断续续的捣衣声,这岂能不触动诗人异乡作客的无限愁肠呢?

五、六两句由写景转到抒情。“南菊再逢”,是指诗人从成都东下至今已近两年。杜甫是永泰元年(765)四月从成都携家东下的,但秋天到达云安之后,因肺病、风痹等病复发,只得留下养病,次年夏初才抵达夔州。秋天,又从山腰客堂迁居西阁,因此说“南菊再逢”。此时诗人除了肺病和风湿痹症以外,还患有糖尿病,所以说“人卧病”。“南菊再逢人卧病”,刻划出了诗人流落他乡病卧山城无限悲凄的处境和心情。因为时局动乱,战争不断,诗人已经很久没有接到故乡亲人的来信了。夔州在长安和洛阳的南面,所以称故乡的来信为“北书”。“北书不至”,自然是有具体原因的,这里却说是“雁无情”,就取得了意在言外、言而无尽的艺术效果。

最后两句由个人的身世遭遇写到对故乡的思念。上句写自己走到室外,倚杖步檐,仰看星斗。下句写由银河想到长安,表明思念故乡的心情。“步檐”与西阁照应,“倚杖”与“人卧病”照应。由“牛斗”而到“银汉”,由“银汉”而到“凤城”,一层一层地表现出了诗人由仰望星斗到眺望故国的过程。诗人对故国长安的无限思念就蕴含在这伫立步檐倚杖远眺的老人形象之中。

仇兆鳌曾经指出,这首诗在内容上和《秋兴八首》相似,可以说是八首诗的一个总括。但这首诗和《秋兴八首》在艺术上又各具特色。《秋兴八首》写景壮丽,气魄雄伟,表达诗人对人生执着的追求和对祖国命运强烈的关心,风格更为抚郁悲壮,倾吐的爱国热忱更为深沉浩瀚。这首诗虽然写景如画而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杜诗精警凝练、清丽含蓄的风格。把这首诗与《秋兴八首》加以比较,可进一步了解杜诗同中见异的创作风格,汲取丰富的艺术营养。

参考资料:
夏松凉.杜诗鉴赏:辽宁教育出版社,1986:446-449

创作背景

这首七言律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的秋天。此时诗人正寓居在夔州西阁。西阁面临大江,背负山崖,凭栏远眺,夔州的山川景物尽收眼底。在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独坐高楼,对着窗外空山的景色,听着远处传来的砧杵之声,对故国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袁慧光.杜甫湘中诗集注:岳麓书社,2010:115-116
夏松凉.杜诗鉴赏:辽宁教育出版社,1986:446-449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唐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字子美,自称杜陵布衣,又称少陵野老。杜审言孙。初举进士不第,遂事漫游。后居困长安近十年,以献《三大礼赋》,待制集贤院。安禄山乱起,甫走凤翔上谒肃宗,拜左拾遗。从还京师,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弃官客秦州、同谷,移家成都,营草堂于浣花溪,世称浣花草堂。后依节度使严武,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代宗大历中,携家出蜀,客居耒阳,一夕病卒于湘江舟中。甫工诗歌,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后人又称其为诗圣,称其诗为“诗史”。名篇甚多,为世传诵。有《杜工部集》。►1185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夜 / 秋夜客舍》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夜 / 秋夜客舍》出自杜甫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18098.html

杜甫相关诗词

  • 园官送菜

    杜甫〔唐朝〕

    清晨蒙菜把,常荷地主恩。守者愆实数,略有其名存。
    苦苣刺如针,马齿叶亦繁。青青嘉蔬色,埋没在中园。
    园吏未足怪,世事固堪论。呜呼战伐久,荆棘暗长原。
    乃知苦苣辈,倾夺蕙草根。小人塞道路,为态何喧喧。
    又如马齿盛,气拥葵荏昏。点染不易虞,丝麻杂罗纨。
    一经器物内,永挂粗刺痕。志士采紫芝,放歌避戎轩。
    畦丁负笼至,感动百虑端。

  • 前出塞九首·其六

    杜甫〔唐朝〕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 奉使崔都水翁下峡

    杜甫〔唐朝〕

    无数涪江筏,鸣桡总发时。别离终不久,宗族忍相遗。
    白狗黄牛峡,朝云暮雨祠。所过频问讯,到日自题诗。

  • 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

    杜甫〔唐朝〕

    雀啄江头黄柳花,鸂鶒满晴沙。自知白发非春事,
    且尽芳尊恋物华。近侍即今难浪迹,此身那得更无家。
    丈人文力犹强健,岂傍青门学种瓜。

  • 江亭王阆州筵饯萧遂州

    杜甫〔唐朝〕

    离亭非旧国,春色是他乡。老畏歌声断,愁随舞曲长。
    二天开宠饯,五马烂生光。川路风烟接,俱宜下凤凰。

热门唐朝诗词

热门名句

《夜 / 秋夜客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