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枣子·风淅淅

纳兰性德〔清朝〕
风淅淅,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细添。记不分明疑是梦,梦来还隔一重帘。
拼音解读
fēng xī xī ,yǔ xiān xiān 。nán guài chūn chóu xì xì tiān 。jì bú fèn míng yí shì mèng ,mèng lái hái gé yī zhòng liá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注释

①淅淅: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声。②纤纤:形容细长。

赏析

  这一篇还是以少女的形象、口吻写春愁。以春日之风雨烘衬,遂不单自怜幽独,且怀思之情又添,由愁浓而致似梦非梦的幻觉生起了,这是一种朦胧恍惚的境界,这境界表达了一种莫可名状的惆怅。小词深而婉,清丽自然,若“花间”词语。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族,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词人。 性德少聪颖,读书过目即能成诵,继承满人习武传统,精于骑射。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均有一定造诣。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三等侍卫,寻晋一等,武官正三品。 妻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赐淑人,诰赠一品夫人,婚后三年,妻子亡故,吴江叶元礼亲为之撰墓志铭,继娶官氏,赐淑人。妾颜氏,后纳江南沈宛,著有《选梦词》“风韵不减夫婿”,亡佚。纳兰性德死时,年仅三十一岁,“文人祚薄,哀动天地”葬于京西皂荚屯。有三子四女。一女嫁与骁将年羹尧。纳兰性德与朱彝尊、陈维崧、顾贞观、姜宸英、严绳孙等汉族名士交游,从一定程度上为清廷笼络住一批汉族知识分子。一生著作颇丰:《通志堂集》二十卷、《渌水亭杂识》四卷,《词林正略》;辑《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陈氏礼记说补正》三十八卷;编选《近词初集》、《名家绝句钞》、《全唐诗选》等书,笔力惊人。 纳兰性德以词闻,现存349首,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王国维有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朱祖谋云:"八百年来无此作者" ,潭献云"以成容若之贵……,而作词皆幽艳哀断,所谓别有怀抱者也",当时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词》传至国外,朝鲜人谓“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纳兰词初名《侧帽》,后名《饮水》,现统称纳兰词。►142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赤枣子·风淅淅》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赤枣子·风淅淅》出自纳兰性德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5686.html

纳兰性德相关诗词

  • 浣溪沙(莲漏三声烛半条)

    纳兰性德〔清朝〕

    【浣溪沙】 莲漏三声烛半条,[1] 杏花微鱼湿轻绡,[2] 那将红豆寄无聊?[3] 春色已看浓似酒,[4] 归期安得信如潮,[5] 离魂入夜倩谁招?

  • 赤枣子·寄语酿花风日好

    纳兰性德〔清朝〕

    惊晓漏,护春眠。格外娇慵只自怜。
    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

  • 青衫湿(近来无限伤心事)

    纳兰性德〔清朝〕

    【青衫湿】 悼亡[1] 近来无限伤心事 谁与话长更 从教分付 绿窗红泪[2] 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 自尽断送 总负多情 忽疑君到 漆灯风飐[3] 痴数春星

  • 菩萨蛮·隔花才歇帘纤雨

    纳兰性德〔清朝〕

    隔花才歇帘纤雨,一声弹指浑无语。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
    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 送荪友

    纳兰性德〔清朝〕

    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
    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
    留君不住我心苦,横门骊歌泪如雨。
    君行四月草萋萋,柳花桃花半委泥。
    江流浩淼江月堕,此时君亦应思我。
    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无成已如此。
    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水。
    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
    忽忆去年风月夜,与君展卷论王霸。
    君今偃仰九龙间,吾欲从兹事耕稼。
    芙蓉湖上芙蓉花,秋风未落如朝霞。
    君如载酒须尽醉,醉来不复思天涯。

热门清朝诗词

热门名句

《赤枣子·风淅淅》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