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司录宅燕大理李卿

高适〔唐朝〕
多雨殊未已,秋云更沉沉。洛阳故人初解印,
山东小吏来相寻。上卿才大名不朽,早朝至尊暮求友。
豁达常推海内贤,殷勤但酌尊中酒。饮醉欲言归剡溪,
门前驷马光照衣。路傍观者徒唧唧,我公不以为是非。
拼音解读
duō yǔ shū wèi yǐ ,qiū yún gèng chén chén 。luò yáng gù rén chū jiě yìn ,
shān dōng xiǎo lì lái xiàng xún 。shàng qīng cái dà míng bú xiǔ ,zǎo cháo zhì zūn mù qiú yǒu 。
huō dá cháng tuī hǎi nèi xián ,yīn qín dàn zhuó zūn zhōng jiǔ 。yǐn zuì yù yán guī yǎn xī ,
mén qián sì mǎ guāng zhào yī 。lù bàng guān zhě tú jī jī ,wǒ gōng bú yǐ wéi shì fē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高适

高适

高适(702?─765),唐代著名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蓝(今河北沧县)人。幼年家贫。二十岁后曾到长安,求仕不遇。于是北上蓟门,漫游燕赵。后客居梁、宋等地,过着「求丐自给」的流浪、渔樵、耕作生活。自称「一生徒羡鱼(希望作官),四十犹聚萤(刻苦攻读)」。天宝三年(744)秋,与李白、杜甫相会,共同饮酒赋诗,以抒襟抱。天宝八年(749),由宋州刺史张九皋的推荐,举「有道科」,授封丘尉。不久就弃职而去,客游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荐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协助哥舒翰守潼关以抵抗叛军。后受唐玄宗赏识,连升侍御史、谏议大夫。肃宗至德二年(757),因围攻永王璘有功,得唐肃宗嘉许,官职累进,历任淮南节度使,蜀、彭二州刺史,西川节度使,大都督府长史等职。代宗时官居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旧唐书》称:「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代表。有《高常待集》。►204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崔司录宅燕大理李卿》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崔司录宅燕大理李卿》出自高适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17160.html

高适相关诗词

  • 宋中遇陈二

    高适〔唐朝〕

    常忝鲍叔义,所期王佐才。如何守苦节,独此无良媒。
    离别十年外,飘飖千里来。安知罢官后,惟见柴门开。
    穷巷隐东郭,高堂咏南陔。篱根长花草,井上生莓苔。
    伊昔望霄汉,于今倦蒿莱。男儿命未达,且尽手中杯。

  • 夜别韦司士

    高适〔唐朝〕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 别冯判官

    高适〔唐朝〕

    碣石辽西地,渔阳蓟北天。关山唯一道,雨雪尽三边。
    才子方为客,将军正渴贤。遥知幕府下,书记日翩翩。

  • 金城北楼

    高适〔唐朝〕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

    高适〔唐朝〕

    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
    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
    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
    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
    登顿驱征骑,栖迟愧宝刀。远行今若此,微禄果徒劳。
    绝坂水连下,群峰云共高。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

热门唐朝诗词

热门名句

《崔司录宅燕大理李卿》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