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中遇陈二

高适〔唐朝〕
常忝鲍叔义,所期王佐才。如何守苦节,独此无良媒。
离别十年外,飘飖千里来。安知罢官后,惟见柴门开。
穷巷隐东郭,高堂咏南陔。篱根长花草,井上生莓苔。
伊昔望霄汉,于今倦蒿莱。男儿命未达,且尽手中杯。
拼音解读
cháng tiǎn bào shū yì ,suǒ qī wáng zuǒ cái 。rú hé shǒu kǔ jiē ,dú cǐ wú liáng méi 。
lí bié shí nián wài ,piāo yáo qiān lǐ lái 。ān zhī bà guān hòu ,wéi jiàn chái mén kāi 。
qióng xiàng yǐn dōng guō ,gāo táng yǒng nán gāi 。lí gēn zhǎng huā cǎo ,jǐng shàng shēng méi tái 。
yī xī wàng xiāo hàn ,yú jīn juàn hāo lái 。nán ér mìng wèi dá ,qiě jìn shǒu zhōng bē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高适

高适

高适(702?─765),唐代著名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蓝(今河北沧县)人。幼年家贫。二十岁后曾到长安,求仕不遇。于是北上蓟门,漫游燕赵。后客居梁、宋等地,过着「求丐自给」的流浪、渔樵、耕作生活。自称「一生徒羡鱼(希望作官),四十犹聚萤(刻苦攻读)」。天宝三年(744)秋,与李白、杜甫相会,共同饮酒赋诗,以抒襟抱。天宝八年(749),由宋州刺史张九皋的推荐,举「有道科」,授封丘尉。不久就弃职而去,客游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荐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协助哥舒翰守潼关以抵抗叛军。后受唐玄宗赏识,连升侍御史、谏议大夫。肃宗至德二年(757),因围攻永王璘有功,得唐肃宗嘉许,官职累进,历任淮南节度使,蜀、彭二州刺史,西川节度使,大都督府长史等职。代宗时官居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旧唐书》称:「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代表。有《高常待集》。►204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宋中遇陈二》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宋中遇陈二》出自高适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17132.html

高适相关诗词

  • 涟上题樊氏水亭

    高适〔唐朝〕

    涟上非所趣,偶为世务牵。经时驻归棹,日夕对平川。
    莫论行子愁,且得主人贤。亭上酒初熟,厨中鱼每鲜。
    自说宦游来,因之居住偏。煮盐沧海曲,种稻长淮边。
    四时常晏如,百口无饥年。菱芋藩篱下,渔樵耳目前。
    异县少朋从,我行复迍邅。向不逢此君,孤舟已言旋。
    明日又分首,风涛还眇然。

  • 东平路中遇大水

    高适〔唐朝〕

    天灾自古有,昏垫弥今秋。霖霪溢川原,澒洞涵田畴。
    指途适汶阳,挂席经芦洲。永望齐鲁郊,白云何悠悠。
    傍沿钜野泽,大水纵横流。虫蛇拥独树,麋鹿奔行舟。
    稼穑随波澜,西成不可求。室居相枕藉,蛙黾声啾啾。
    仍怜穴蚁漂,益羡云禽游。农夫无倚著,野老生殷忧。
    圣主当深仁,庙堂运良筹。仓廪终尔给,田租应罢收。
    我心胡郁陶,征旅亦悲愁。纵怀济时策,谁肯论吾谋。

  • 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

    高适〔唐朝〕

    故人亦不遇,异县久栖托。辛勤失路意,感叹登楼作。
    清晨眺原野,独立穷寥廓。云散芒砀山,水还睢阳郭。
    绕梁即襟带,封卫多漂泊。事古悲城池,年丰爱墟落。
    相逢俱未展,携手空萧索。何意千里心,仍求百金诺。
    公侯皆我辈,动用在谋略。圣心思贤才,朅来刈葵藿。

  • 哭裴少府

    高适〔唐朝〕

    世人谁不死,嗟君非生虑。扶病适到官,田园在何处。
    公才群吏感,葬事他人助。余亦未识君,深悲哭君去。

  • 苦雨寄房四昆季

    高适〔唐朝〕

    独坐见多雨,况兹兼索居。茫茫十月交,穷阴千里馀。
    弥望无端倪,北风击林箊.白日渺难睹,黄云争卷舒。
    安得造化功,旷然一扫除。滴沥檐宇愁,寥寥谈笑疏。
    泥涂拥城郭,水潦盘丘墟。惆怅悯田农,裴回伤里闾。
    曾是力井税,曷为无斗储。万事切中怀,十年思上书。
    君门嗟缅邈,身计念居诸。沉吟顾草茅,郁怏任盈虚。
    黄鹄不可羡,鸡鸣时起予。故人平台侧,高馆临通衢。
    兄弟方荀陈,才华冠应徐。弹棋自多暇,饮酒更何如。
    知人想林宗,直道惭史鱼。携手风流在,开襟鄙吝祛。
    宁能访穷巷,相与对园蔬。

热门唐朝诗词

热门名句

《宋中遇陈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