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孟五少府

高适〔唐朝〕
秋气落穷巷,离忧兼暮蝉。后时已如此,高兴亦徒然。
知君念淹泊,忆我屡周旋。征路见来雁,归人悲远天。
平生感千里,相望在贞坚。
拼音解读
qiū qì luò qióng xiàng ,lí yōu jiān mù chán 。hòu shí yǐ rú cǐ ,gāo xìng yì tú rán 。
zhī jun1 niàn yān bó ,yì wǒ lǚ zhōu xuán 。zhēng lù jiàn lái yàn ,guī rén bēi yuǎn tiān 。
píng shēng gǎn qiān lǐ ,xiàng wàng zài zhēn jiā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高适

高适

高适(702?─765),唐代著名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蓝(今河北沧县)人。幼年家贫。二十岁后曾到长安,求仕不遇。于是北上蓟门,漫游燕赵。后客居梁、宋等地,过着「求丐自给」的流浪、渔樵、耕作生活。自称「一生徒羡鱼(希望作官),四十犹聚萤(刻苦攻读)」。天宝三年(744)秋,与李白、杜甫相会,共同饮酒赋诗,以抒襟抱。天宝八年(749),由宋州刺史张九皋的推荐,举「有道科」,授封丘尉。不久就弃职而去,客游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荐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协助哥舒翰守潼关以抵抗叛军。后受唐玄宗赏识,连升侍御史、谏议大夫。肃宗至德二年(757),因围攻永王璘有功,得唐肃宗嘉许,官职累进,历任淮南节度使,蜀、彭二州刺史,西川节度使,大都督府长史等职。代宗时官居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旧唐书》称:「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代表。有《高常待集》。►204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寄孟五少府》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寄孟五少府》出自高适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17053.html

高适相关诗词

  • 同颜六少府旅宦秋中之作

    高适〔唐朝〕

    传君昨夜怅然悲,独坐新斋木落时。逸气旧来凌燕雀,
    高才何得混妍媸。迹留黄绶人多叹,心在青云世莫知。
    不是鬼神无正直,从来州县有瑕疵。

  • 送兵到蓟北

    高适〔唐朝〕

    积雪与天迥,屯军连塞愁。谁知此行迈,不为觅封侯。

  • 途中酬李少府赠别之作

    高适〔唐朝〕

    西上逢节换,东征私自怜。故人今卧疾,欲别还留连。
    举酒临南轩,夕阳满中筵。宁知江上兴,乃在河梁偏。
    行李多光辉,札翰忽相鲜。谁谓岁月晚,交情尚贞坚。
    终嗟州县劳,官谤复迍邅。虽负忠信美,其如方寸悬。
    连帅扇清风,千里犹眼前。曾是趋藻镜,不应翻弃捐。
    日来知自强,风气殊未痊。可以加药物,胡为辄忧煎。
    驱马出大梁,原野一悠然。柳色感行客,云阴愁远天。
    皇明烛幽遐,德泽普照宣。鹓鸿列霄汉,燕雀何翩翩。
    余亦惬所从,渔樵十二年。种瓜漆园里,凿井卢门边。
    去去勿重陈,生涯难勉旃。或期遇春事,与尔复周旋。
    投报空回首,狂歌谢比肩。

  • 宋中十首

    高适〔唐朝〕

    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
    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
    朝临孟诸上,忽见芒砀间。赤帝终已矣,白云长不还。
    时清更何有,禾黍遍空山。
    景公德何广,临变莫能欺。三请皆不忍,妖星终自移。
    君心本如此,天道岂无知。
    梁苑白日暮,梁山秋草时。君王不可见,修竹令人悲。
    九月桑叶尽,寒风鸣树枝。
    登高临旧国,怀古对穷秋。落日鸿雁度,寒城砧杵愁。
    昔贤不复有,行矣莫淹留。
    出门望终古,独立悲且歌。忆昔鲁仲尼,凄凄此经过。
    众人不可向,伐树将如何。
    逍遥漆园吏,冥没不知年。世事浮云外,闲居大道边。
    古来同一马,今我亦忘筌。
    五霸递征伐,宋人无战功。解围幸奇说,易子伤吾衷。
    唯见卢门外,萧条多转蓬。
    常爱宓子贱,鸣琴能自亲。邑中静无事,岂不由其身。
    何意千年后,寂寞无此人。
    阏伯去已久,高丘临道傍。人皆有兄弟,尔独为参商。
    终古犹如此。而今安可量。

  • 遇冲和先生

    高适〔唐朝〕

    冲和生何代,或谓游东溟。三命谒金殿,一言拜银青。
    自云多方术,往往通神灵。万乘亲问道,六宫无敢听。
    昔去限霄汉,今来睹仪形。头戴鹖鸟冠,手摇白鹤翎。
    终日饮醇酒,不醉复不醒。常忆鸡鸣山,每诵西升经。
    拊背念离别,依然出户庭。莫见今如此,曾为一客星。

热门唐朝诗词

热门名句

《寄孟五少府》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