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赠杜甫

李白〔唐朝〕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拼音解读
fàn kē shān tóu féng dù fǔ ,dǐng dài lì zǐ rì zhuó wǔ 。
jiè wèn bié lái tài shòu shēng ,zǒng wéi cóng qián zuò shī kǔ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至今记得,在饭颗山上与你相遇,刚好是正午太阳当顶,你头上戴着竹笠。
询问你,你我分别后为何如此消瘦?怕是这一段岁月里作诗太费辛苦。

注释
戏赠:意思是开玩笑的话。其实,所谓开玩笑,往往表现了至交之问的真情实话。
饭颗山:山名。相传在长安一带。“饭颗山头”一作“长乐坡前”。长乐坡也在长安附近。
笠子:用竹箬或棕皮等编成的笠帽,用来御雨遮阳。
日卓午:指正午太阳当顶。
借问:请问的意思。
太瘦生:消瘦、瘦弱。生为语助词,唐时习语。
总为:怕是为了。
作诗苦:杜甫曾自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这里所指的正是杜甫一丝不苟的创作精神。

参考资料:
刘开扬 周维扬 陈子健.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 李白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09月第1版:217-218
杨钟岫.唐诗译赏:重庆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56-57
王志远等.禅诗今译百首.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6-7

赏析

《戏赠杜甫》是李白赠杜甫的诗。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唐代大诗家,虽然在年龄上李大杜小,相差了十一岁,他们却成了忘年之交。对诗歌艺术的狂热喜好和高深造诣,促使他们成为志同道合的知交,而共同的远大抱负、正义立场以及在政治上的失意境遇,更使他们情同骨肉,终身不逾。这高尚的友情,和他们美妙的诗歌一样,垂诸千古。

在李白和杜甫的诗歌交往中,相互赠和很多。李白的这首《戏赠杜甫》,引起过前人的误解,都出在这个“戏”字上。郭沫者对此有过精辟的辨析。自从唐人孟棨解说为李白讥笑杜甫作诗拘束之后,似乎成了定论。郭沫若不然其说,是高明的见解。郭对诗的末两句解释为李问杜答,信增亲切,不失为一说。其实,“戏”字并不都是讥笑的含义,也可以解作“开玩笑”。古人写诗题为“戏赠”,并不都是嘲弄,有许多都表示善意的玩笑语,而玩笑语之中,往往是些真情实话,倍觉亲切可爱。

此诗前两句运用铺叙的手法来描绘出一幅李白在饭颗山上遇见头戴着竹笠的杜甫的重逢情景;末两句为李问杜答,新颖别致,给人以信增亲切之感,似是玩笑之话而实为肺腑之言。全诗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生动诙谐地塑造了杜甫苦心作诗的形象,亦暗喻自已也“为作诗苦”,情深意浓,体现了李白与杜甫之间的真挚友谊。

此诗幽默诙谐,甚至滑稽梯突,类似于打油诗。其实这并不是李白嘲讽杜甫作诗拘束迟缓,更不能说李白看不起杜甫。《戏赠杜甫》是朋友间的游戏文字,谑而不虐,体现了李白对杜甫的知己和关爱。一方面,杜甫“穷年忧黎元”,写作极认真,“语不惊人死不休”,正如宋人葛立方在《韵语阳秋》里说的那样,“杜诗思苦而语奇”(接下来的一句是“李诗思疾而语豪”)。另一方面,他又仕途坎坷,穷困潦倒,可能营养不良。李白显然了解这些,而自己的处境也不比他好,不过达观些,随便些,又大了十一岁。

因此,李白实际上是以此诗劝慰杜甫,诗歌当不了饭吃,不要为了写诗太苦了自己,太瘦了不好,要注意自己的健康。而李白作诗比较洒脱,信口拈来即是诗,而杜甫作诗向来是苦费心思的,苦用心的结果在李白的眼里便成了身体消瘦的原因,这样不仅作诗苦的“苦”字有了着落,连太瘦生的“瘦”字也有了来历。诗的后两句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新颖别致,给人以亲切之感。

这末两句,即使解作都是李白的话,也未尝不显痛切关怀之情。要知道,李白也是专心致意于诗创作的,也一样“为作诗苦”。共同的爱好,共同的习性,共同的甘苦,才有这共同理解的似是玩笑之话而实为肺腑之言,多么亲切感人!李白是把人生的诗情揉得最好的人之一,从《戏赠杜甫》这首诗中可见一斑。

参考资料:
杨钟岫.唐诗译赏:重庆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56-57
王志远等.禅诗今译百首.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6-7

创作背景

此首《戏赠杜甫》大约作于公元746年(天宝五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兖州最后一次相遇时。李杜二人自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年)在洛阳相识并结下深厚友谊,直至公元762年李白去世,彼此十分了解和尊重。他们交往密切,曾同游齐鲁,此后虽难相见,但仍相互关心、思念。

参考资料:
王志远等.禅诗今译百首.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6-7
周坤著,《唐国史补》文学鉴析,中国商务出版社,2015.12,第189-190页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十岁通诗书,被称为“天才英特”。喜纵横术,击剑任侠,轻财重施。青年时离蜀漫游,玄宗天宝初,入长安,经贺知章、吴筠推荐,诏供奉翰林。但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天宝三载在洛阳结识杜甫。二人于诗坛齐名,并称“李杜”。安史乱起,白为永王李璘府僚,参与平乱。因永王兵败,坐流夜郎,中途遇赦东还,依族人当涂令李阳冰。不久病卒。其诗风雄奇豪放、清新飘逸,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有《李太白集》。►923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戏赠杜甫》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戏赠杜甫》出自李白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15787.html

李白相关诗词

  • 邺中赠王大(一作邺中王大劝入高凤石门山幽居)

    李白〔唐朝〕

    一身竟无托,远与孤蓬征。千里失所依,复将落叶并。
    中途偶良朋,问我将何行。欲献济时策,此心谁见明。
    君王制六合,海塞无交兵。壮士伏草间,沉忧乱纵横。
    飘飘不得意,昨发南都城。紫燕枥下嘶,青萍匣中鸣。
    投躯寄天下,长啸寻豪英。耻学琅琊人,龙蟠事躬耕。
    富贵吾自取,建功及春荣。我愿执尔手,尔方达我情。
    相知同一己,岂惟弟与兄。抱子弄白云,琴歌发清声。
    临别意难尽,各希存令名。

  • 戏赠郑溧阳

    李白〔唐朝〕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
    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 江行寄远

    李白〔唐朝〕

    刳木出吴楚,危槎百余尺。
    疾风吹片帆,日暮千里隔。
    别时酒犹在,已为异乡客。
    思君不可得,愁见江水碧。

  •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李白〔唐朝〕

    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 发白马

    李白〔唐朝〕

    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
    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涛波。
    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
    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
    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
    倚剑登燕然,边烽列嵯峨。
    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
    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热门唐朝诗词

热门名句

《戏赠杜甫》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