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守桐庐道中十绝 其七

范仲淹〔宋朝〕
万钟谁不慕,意气满堂金。
必若枉此道,伤哉非素心。
拼音解读
wàn zhōng shuí bú mù ,yì qì mǎn táng jīn 。
bì ruò wǎng cǐ dào ,shāng zāi fēi sù xī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授广德军司理参军。仁宗时,累迁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康定元年(1040)以龙图阁直学士,与韩琦并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庆历三年(1043)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上《答手诏条陈十事》、《再进前所陈十事》,要求在原有法度的范围内,作一些改革,因遭到反对,主持「庆历新政」,次年出为河东陕西宣抚使,历知邓州、杭州。皇祐四年,徙知颖州,卒于途中,年六十四。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富弼为撰墓志铭(《范文正公集褒贤集》),欧阳修为撰神道碑(《欧阳文忠公集》卷二○)。《宋史》、《东都事略》有传。有《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别集》四卷,《奏议》二卷,《尺牍》三卷。《彊村丛书》收《范文正公诗馀》一卷,《全宋词》据《中吴纪闻》卷五补辑一首。魏泰《东轩笔录》谓仲淹守边日,作《渔家傲》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今只存「衡阳雁去」一首。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杰然可观。他重视文章的风化作用,提倡复古。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抒写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理想,文中杂以骈句,语言参差和谐,立意高远,写景壮丽,为历代广为传诵。同时擅长词赋,流传下来的词只有6首,但意境开阔,沉郁苍凉,突破了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为豪放词派的先声。►333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出守桐庐道中十绝 其七》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出守桐庐道中十绝 其七》出自范仲淹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138624.html

范仲淹相关诗词

  • 依韵酬益利钤辖马端左藏

    范仲淹〔宋朝〕

    滥登清显遇公朝,岂有才谋可致尧。
    拙守自惭成木强,宦游谁叹仅蓬飘。
    醉来多谢提壶劝,归去宁烦杜宇招。
    好乐当年开口笑,此心无事愧重霄。

  • 西溪见牡丹

    范仲淹〔宋朝〕

    阳和不择地,海角亦逢春。
    忆得上林色,相看如故人。

  • 赠张先生

    范仲淹〔宋朝〕

    应是少微星,又云严君平。
    浩歌七十余,未尝识戈兵。
    康宁福已大,清静道自生。
    邈与神仙期,不犯宠辱惊。
    读易梦周公,大得天地情。
    养志学浮丘,久炼日月精。
    寿存金石性,啸作鸾凤声。
    阴德不形言,一一在幽明。
    何当换金骨,五云朝玉京。
    有客淳且狂,少小爱功名。
    非谓钟鼎重,非谓箪瓢轻。
    素闻前哲道,欲向圣朝行。
    风尘三十六,未作万人英。
    乃闻头角者,五神长战争。
    祸福有倚伏,富贵多亏盈。
    金门不乏隽,白云宜退耕。
    人间有嵩华,栖之比蓬瀛。
    芝田春蔼蔼,玉涧昼铮铮。
    峰峦多秀色,杉桂一何清。
    月壑认瑶池,花岩列锦城。
    朱铉冉冉奏,金醴迟迟倾。
    相劝绮季徒,颓玉信纵横。
    此乐不寻常,何苦事浮荣。
    愿师先觉者,远远濯吾缨。

  • 岁寒堂三题 岁寒堂

    范仲淹〔宋朝〕

    我先本唐相,奕世天衢行。
    子孙四方志,有家在江城。
    双松俨可爱,高堂因以名。
    雅知堂上居,宛得山中情。
    目有千年色,耳有千年声。
    六月无炎光,长如玉壶清。
    于以聚诗书,教子修诚明。
    于以列钟鼓,邀宾乐升平。
    绿烟亦何知,终日在檐楹。
    太阳无偏照,自然虚白生。
    不向摇落地,何忧岁峥嵘。
    勖哉肯构人,处之千万荣。

  • 寄欧静秀才

    范仲淹〔宋朝〕

    君归一水遥,魂断木兰桡。
    赖有南轩竹,清风慰寂寥。

热门宋朝诗词

热门名句

《出守桐庐道中十绝 其七》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