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大全

类型
写景咏物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写雨写雪写风写花梅花荷花菊花柳树月亮山水写山写水长江黄河儿童写鸟写马田园边塞地名抒情爱国离别送别思乡思念爱情励志哲理闺怨悼亡写人老师母亲友情战争读书惜时婉约豪放诗经民谣节日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忧国忧民咏史怀古宋词精选小学古诗初中古诗高中古诗古文观止辞赋精选小学文言文初中文言文高中文言文古诗十九首唐诗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
展开
作者
李白高适苏轼杜甫白居易郁达夫孟郊穆旦王维臧克家王昌龄李大钊李清照陆游李贺刘禹锡曹植辛弃疾贺知章王勃陈子昂毛泽东贾岛柳永王安石王国维纳兰性德李商隐北岛戴望舒晏几道杜牧韩愈范成大佚名曹操姜夔黄庭坚欧阳修温庭筠陶渊明龚自珍许浑琼瑶周邦彦张可久曹雪芹王建车胤孟浩然杨万里张祜董必武于谦元稹赵师侠刘克庄柳宗元韦应物李颀王贞白李璟吴文英吴融李益苏舜钦刘长卿鲍照韩翃高骈
展开
朝代
先秦金朝五代汉朝魏晋南北朝唐朝隋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近代当代
形式
文言文辞赋
  • 岳阳楼记

    范仲淹〔宋朝〕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 通:俱)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隐曜 一作:隐耀;淫雨 通:霪雨)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 岳阳楼记

    范仲淹〔宋朝〕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 通:俱)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隐曜 一作:隐耀)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 酬李光化见寄二首 其二

    范仲淹〔宋朝〕

    万里承平尧舜风,使君尺素半空空。
    庭中无事吏归早,野外有歌民意丰。
    石鼎鬭茶浮乳白,海螺行酒滟波红。
    宴堂未尽嘉宾兴,移下秋光月色中。
  • 郡斋即事

    范仲淹〔宋朝〕

    三出专城鬓似丝,斋中萧洒过禅师。
    近疏歌酒缘多病,不负云山赖有诗。
    半雨黄花秋赏健,一江明月夜归迟。
    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 依韵酬吴安道学士见寄

    范仲淹〔宋朝〕

    圣君贤相正弥纶,谏诤臣微敢徇身。
    但得葵心长向日,何妨骛足未离尘。
    岂辞云水三千里,犹济疮痍十万民。
    宴坐黄堂愧无限,陇头元是带经人。
  • 越上闻子规

    范仲淹〔宋朝〕

    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
    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 京口即事

    范仲淹〔宋朝〕

    突兀立孤城,诗中别有情。
    地深江底过,日大海心生。
    甘露楼台古,金山气象清。
    六朝人薄命,不见此升平。
  • 书事呈韩布殿丞

    范仲淹〔宋朝〕

    南宫曾荐牧之文,失足徒劳忽十春。
    天上云龙期际会,山中猿鹤愧因循。
    无功岂不孤黄石,有道何堪忆紫莼。
    少壮由来须努力,篆铭钟鼎古何人。
  • 雕鹗在秋天

    范仲淹〔宋朝〕

    秋汉寥寥迥,雄心肯木栖。
    人间正摇落,天外绝攀跻。
    月兔精应丧,阳乌影欲齐。
    长河匹练小,太华一拳低。
    下眄群毛遁,横过百鸟睽。
    乘风俊未巳,空阔玉关西。
  • 春日游湖

    范仲淹〔宋朝〕

    湖边多少游湖者,半在断桥烟雨间。
    尽逐春风看歌舞,几人着眼到青山。
  • 舟中

    范仲淹〔宋朝〕

    珠彩耀前川,归来一扣舷。
    微风不起浪,明月自随船。
  • 留题小隐山书室

    范仲淹〔宋朝〕

    小径小桃深,红光隐翠阴。
    是非不到耳,名利本无心。
    笋迸饶当户,云归半在林。
    何须听丝竹,山水有清音。
  • 送河东提刑张太博

    范仲淹〔宋朝〕

    忆守姑苏日,见君已惊人。
    翩翩幕中画,落落席上珍。
    强记及敏力,一一精如神。
    洎余领西帅,密与羌夏邻。
    君来贰边郡,表里还相亲。
    有如得四支,周旋卫其身。
    予始按万渠,兵行百物陈。
    而君主其事,进退皆有伦。
    羌酋八九百,醉歌喜龂龂。
    传告以号令,再拜罔不驯。
    作城大顺川,扼胡来路津。
    汉军始屯集,虏骑俄纷纶。
    诸将稍畏怯,偶语辞艰辛。
    君跃疋马去,入险将死滨。
    持檛画祸福,虎校靡不遵。
    呼兵就畚锸,悦使咸忻忻。
    昼夜战且役,城成未踰旬。
    虏乃急攻我,万众生烟尘。
    苍惶被矢石,遁走无逡巡。
    君驰奏阙下,感慨动中宸。
    是秋怀敏败,虏势侵泾原。
    天地正愁惨,关辅将迸奔。
    腹心苟不守,皮肤安得存。
    予召蕃汉兵,趋邠当北门。
    诸将切切议,谓宜守塞垣。
    惟君力赞我,咸镐为本根。
    全师遂鼓进,连城息惊喧。
    果释天子忧,奖诏垂明恩。
    予贰机衡重,君掌食货繁。
    岂敢懈夙夜,未尝摅笑言。
    今叨领南阳,会君乘使轩。
    携手百花洲,无时不开樽。
    语论极今古,情契及子孙。
    气同若兰芝,声应如篪埙。
    浩歌忘物我,剧饮无凉暄。
    自问平生心,此乐曾几番。
    一旦改使节,匆匆指并汾。
    惜别固不忍,赠行当有云。
    从来宿兵地,北与胡汉分。
    长河出紫塞,太行入青云。
    天然作雄屏,览者怀忠勋。
    行府在平阳,山川秀氤氲。
    尧民击壤歌,千古犹得闻。
    君有经济心,润以金石文。
    揽辔问风俗,坐堂精典坟。
    此道日益大,行行思致君。
  • 书扇示门人

    范仲淹〔宋朝〕

    一派青山景色幽, 前人田地后人收。

    后人收得休欢喜, 还有后人在后头。

  • 清风谣

    范仲淹〔宋朝〕

    清风何处来,先此高高台。
    兰丛国香起,桂枝天籁迥。
    飘飘度清汉,浮云安在哉。
    万古郁结心,一旦为君开。
    有客慰所思,临风久徘徊。
    神若游华胥,身疑立天台。
    极渴饮沆瀣,大暑执琼瓌。
    旷如携松丘,腾上烟霞游。
    熙如揖庄老,语人逍遥道。
    朱弦鼓其薰,可以解吾民。
    沧浪比其清,可以濯吾缨。
    愿此阳春时,勿使飘暴生。
    千灵无结愠,万卉不摧荣。
    庶几宋玉赋,聊广楚王情。
  • 出守桐庐道中十绝 其九

    范仲淹〔宋朝〕

    沧浪清可爱,白鸟鉴中飞。
    不信有京洛,风尘化客衣。
  • 书海陵滕从事文会堂

    范仲淹〔宋朝〕

    东南沧海郡,幕府清风堂。
    诗书对周孔,琴瑟亲羲黄。
    君子不独乐,我朋来远方。
    言兰一相接,岂特十步香。
    德星一相聚,直有千载光。
    道味清可挹,文思高若翔。
    笙磬得同声,精色皆激扬。
    栽培尽桃李,栖止皆鸾皇。
    琢玉作镇圭,铸金为干将。
    猗哉滕子京,此意久而芳。
  • 和葛闳寺丞接花歌

    范仲淹〔宋朝〕

    江城有卒老且贫,憔悴抱关良苦辛。
    众中忽闻语声好,知是北来京洛人。
    我试问云何至是,欲语汍澜堕双泪。
    斯须收泪始能言,生自东都富贵地。
    家有城南锦绣园,少年止以花为事。
    黄金用尽无他能,却作琼林苑中吏。
    年年中使先春来,晓宣口敕修花台。
    奇芬异卉百余品,求新换旧争栽培。
    犹恐君王厌颜色,群芳只似寻常开。
    幸有神仙接花术,更向都城求绝匹。
    梁王苑里索妍姿,石氏园中搜淑质。
    金刀玉尺裁量妙,香膏腻壤弥缝密。
    回得东皇造化工,五色敷华异平日。
    一朝宠爱归牡丹,千花相笑妖娆难。
    窃药嫦娥新换骨,婵娟不似人间看。
    太平天子春游好,金明柳色笼黄道。
    道南楼殿五云高,钧天捧上蓬莱岛。
    四边桃李不胜春,何况花王对玉宸。
    国色精明动韶景,天香旖旎飘芳尘。
    特奏霓裳羽衣曲,千官献寿罗星辰。
    兑悦临轩逾数刻,花吏此时方得色。
    白银红锦满牙床,拜赐仗前生羽翼。
    惟观风景不忧身,一心岁岁供春职。
    中途得罪情多故,刻木在前何敢诉。
    窜来江外知几年,骨肉无音雁空度。
    北人情况异南人,萧洒溪山苦无趣。
    子规啼处血为花,黄梅熟时雨如雾。
    多愁多恨信伤人,今年不及去年身。
    目昏耳重精力减,复有乡心难具陈。
    我闻此语聊悒悒,近曾侍从班中立。
    朝违日下暮天涯,不学尔曹向隅泣。
    人生荣辱如浮云,悠悠天地胡能执。
    贾谊文才动汉家,当时不免来长沙。
    幽求功业开元盛,亦作流人过梅岭。
    我无一事逮古人,谪官却得神仙境。
    自可优优乐名教,曾不恓恓吊形影。
    接花之技尔则奇,江乡卑湿何能施。
    吾皇又诏还淳朴,组绣文章皆弃遗。
    上林将议赐民畋,似昔繁华徒尔为。
    西都尚有名园处,我欲抽身希白傅。
    一日天恩放尔归,相逐栽花洛阳去。
  • 阅古堂诗

    范仲淹〔宋朝〕

    中山天下重,韩公兹镇临。
    堂上缋昔贤,阅古以儆今。
    牧师六十人,冠剑竦若林。
    既瞻古人像,必求古人心。
    彼或所存远,我将所得深。
    仁与智可尚,忠与义可钦。
    吾爱古贤守,馨德神祗歆。
    典法曾弗泥,劝沮良自斟。
    跻民在春台,熙熙乐不淫。
    耕夫与樵子,饱暖相讴吟。
    王道自此始,然后张薰琴。
    吾爱古名将,毅若武库森。
    其重如山安,其静如渊沉。
    有令凛如霜,有谋密如阴。
    敌城一朝拔,戎首万里擒。
    虎豹卷韬略,鲸鲵投釜鬵。
    皇威彻西海,天马来骎骎。
    留侯武侯者,将相俱能任。
    决胜神所启,受托天所谌。
    披开日月光,振起雷霆音。
    九关支一柱,万宇覆重衾。
    前人何赫赫,后人岂愔愔。
    所以作此堂,公意同坚金。
    仆思宝元初,叛羌弄千镡。
    王师生太平,苦战诚未禁。
    赤子喂犬彘,塞翁泪涔涔。
    中原固为辱,天子动宸襟。
    乃命公与仆,联使御外侵。
    历历革前弊,拳拳扫妖祲。
    二十四万兵,抚之若青衿。
    惟以人占天,不问昴与参。
    相彼形胜地,指掌而蹄涔。
    复我横山疆,限尔长河浔。
    此得喉可扼,彼宜肉就椹。
    上前同定策,奸谋俄献琛。
    枭巢不忍覆,异日生凶禽。
    仆已白发翁,量力欲投簪。
    公方青春期,抱道当作霖。
    四夷气须夺,百代病可针。
    河湟议始行,汉唐功必寻。
    复令千载下,景仰如高岑。
    因赋阅古篇,为公廊庙箴。
  • 酬叶道卿学士见寄

    范仲淹〔宋朝〕

    世传学中禄,小子乃逢辰。
    一入谏诤司,鸿毛忽其身。
    可负万乘主,甘为三黜人。
    岂量尧舜心,如日照孤臣。
    薄责落善地,雅尚过朝伦。
    仅同龟在泥,敢冀蠖求伸。
    朱楼逼清江,下睨百丈鳞。
    羡此南鱼乐,不忍持钩纶。
    为郡良优优,乏材止循循。
    恬愉弗扰外,何以慰远民。
    拙可存吾朴,静可逸吾神。
    渐得疏懒味,下车将四旬。
    嘉兴风雅来,观对如天宾。
    感兹韶夏音,佐我台上春。
12 3 4 5 6 7 8 下一页末页共333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