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大全

类型
写景咏物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写雨写雪写风写花梅花荷花菊花柳树月亮山水写山写水长江黄河儿童写鸟写马田园边塞地名抒情爱国离别送别思乡思念爱情励志哲理闺怨悼亡写人老师母亲友情战争读书惜时婉约豪放诗经民谣节日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忧国忧民咏史怀古宋词精选小学古诗初中古诗高中古诗古文观止辞赋精选小学文言文初中文言文高中文言文古诗十九首唐诗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
展开
作者
李白高适苏轼杜甫白居易郁达夫孟郊穆旦王维臧克家王昌龄李大钊李清照陆游李贺刘禹锡辛弃疾曹植贺知章王勃陈子昂毛泽东贾岛柳永王安石王国维纳兰性德李商隐北岛戴望舒杜牧韩愈晏几道范成大佚名曹操欧阳修黄庭坚姜夔温庭筠陶渊明龚自珍许浑琼瑶周邦彦张可久曹雪芹王建车胤孟浩然张祜杨万里于谦元稹赵师侠董必武柳宗元刘克庄李颀韦应物王贞白李璟吴融吴文英李益苏舜钦刘长卿鲍照高骈韩翃
展开
朝代
先秦金朝五代汉朝魏晋南北朝唐朝隋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近代当代
形式
文言文辞赋
  • 送惠师(愈在连州与释景常、元惠游·惠师即元惠也)

    韩愈〔唐朝〕

    惠师浮屠者,乃是不羁人。十五爱山水,超然谢朋亲。
    脱冠剪头发,飞步遗踪尘。发迹入四明,梯空上秋旻.
    遂登天台望,众壑皆嶙峋。夜宿最高顶,举头看星辰。
    光芒相照烛,南北争罗陈。兹地绝翔走,自然严且神。
    微风吹木石,澎湃闻韶钧。夜半起下视,溟波衔日轮。
    鱼龙惊踊跃,叫啸成悲辛。怪气或紫赤,敲磨共轮囷。
    金鸦既腾翥,六合俄清新。常闻禹穴奇,东去窥瓯闽。
    越俗不好古,流传失其真。幽踪邈难得,圣路嗟长堙。
    回临浙江涛,屹起高峨岷。壮志死不息,千年如隔晨。
    是非竟何有,弃去非吾伦。凌江诣庐岳,浩荡极游巡。
    崔崒没云表,陂陀浸湖沦。是时雨初霁,悬瀑垂天绅。
    前年往罗浮,步戛南海漘.大哉阳德盛,荣茂恒留春。
    鹏鶱堕长翮,鲸戏侧修鳞。自来连州寺,曾未造城闉。
    日携青云客,探胜穷崖滨。太守邀不去,群官请徒频。
    囊无一金资,翻谓富者贫。昨日忽不见,我令访其邻。
    奔波自追及,把手问所因。顾我却兴叹,君宁异于民。
    离合自古然,辞别安足珍。吾闻九疑好,夙志今欲伸。
    斑竹啼舜妇,清湘沈楚臣。衡山与洞庭,此固道所循。
    寻崧方抵洛,历华遂之秦。浮游靡定处,偶往即通津。
    吾言子当去,子道非吾遵。江鱼不池活,野鸟难笼驯。
    吾非西方教,怜子狂且醇。吾嫉惰游者,怜子愚且谆。
    去矣各异趣,何为浪沾巾。
  • 送灵师

    韩愈〔唐朝〕

    佛法入中国,尔来六百年。齐民逃赋役,高士著幽禅。
    官吏不之制,纷纷听其然。耕桑日失隶,朝署时遗贤。
    灵师皇甫姓,胤胄本蝉联。少小涉书史,早能缀文篇。
    中间不得意,失迹成延迁。逸志不拘教,轩腾断牵挛。
    围棋斗白黑,生死随机权。六博在一掷,枭卢叱回旋。
    战诗谁与敌,浩汗横戈鋋.饮酒尽百盏,嘲谐思逾鲜。
    有时醉花月,高唱清且绵。四座咸寂默,杳如奏湘弦。
    寻胜不惮险,黔江屡洄沿。瞿塘五六月,惊电让归船。
    怒水忽中裂,千寻堕幽泉。环回势益急,仰见团团天。
    投身岂得计,性命甘徒捐。浪沫蹙翻涌,漂浮再生全。
    同行二十人,魂骨俱坑填。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开忠二州牧,诗赋时多传。失职不把笔,珠玑为君编。
    强留费日月,密席罗婵娟。昨者至林邑,使君数开筵。
    逐客三四公,盈怀赠兰荃。湖游泛漭沆,溪宴驻潺湲。
    别语不许出,行裾动遭牵。邻州竞招请,书札何翩翩。
    十月下桂岭,乘寒恣窥缘。落落王员外,争迎获其先。
    自从入宾馆,占吝久能专。吾徒颇携被,接宿穷欢妍。
    听说两京事,分明皆眼前。纵横杂谣俗,琐屑咸罗穿。
    材调真可惜,朱丹在磨研。方将敛之道,且欲冠其颠。
    韶阳李太守,高步凌云烟。得客辄忘食,开囊乞缯钱。
    手持南曹叙,字重青瑶镌。古气参彖系,高标摧太玄。
    维舟事干谒,披读头风痊。还如旧相识,倾壶畅幽悁。
    以此复留滞,归骖几时鞭。
  •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韩愈〔唐朝〕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四海岂尽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岂尽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四十馀日矣。书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阁下其亦察之。古之士三月不仕则相吊,故出疆必载质。然所以重于自进者,以其于周不可则去之鲁,于鲁不可则去之齐,于齐不可则去之宋,之郑,之秦,之楚也。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故士之行道者,不得于朝,则山林而已矣。山林者,士之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之所能安也。如有忧天下之心,则不能矣。故愈每自进而不知愧焉,书亟上,足数及门,而不知止焉。宁独如此而已,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贤之门下是惧。亦惟少垂察焉。渎冒威尊,惶恐无已。愈再拜。
  • 荐士(荐孟郊于郑馀庆也)

    韩愈〔唐朝〕

    周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诰。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
    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东都渐瀰漫,派别百川导。
    建安能者七,卓荦变风操。逶迤抵晋宋,气象日凋耗。
    中间数鲍谢,比近最清奥。齐梁及陈隋,众作等蝉噪。
    搜春摘花卉,沿袭伤剽盗。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勃兴得李杜,万类困陵暴。后来相继生,亦各臻阃奥。
    有穷者孟郊,受材实雄骜。冥观洞古今,象外逐幽好。
    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敷柔肆纡馀,奋猛卷海潦。
    荣华肖天秀,捷疾逾响报。行身践规矩,甘辱耻媚灶。
    孟轲分邪正,眸子看了眊.杳然粹而清,可以镇浮躁,
    酸寒溧阳尉,五十几何耄。孜孜营甘旨,辛苦久所冒。
    俗流知者谁,指注竞嘲傲。圣皇索遗逸,髦士日登造。
    庙堂有贤相,爱遇均覆焘。况承归与张,二公迭嗟悼。
    青冥送吹嘘,强箭射鲁缟。胡为久无成,使以归期告。
    霜风破佳菊,嘉节迫吹帽。念将决焉去,感物增恋嫪。
    彼微水中荇,尚烦左右芼.鲁侯国至小,庙鼎犹纳郜。
    幸当择珉玉,宁有弃珪瑁。悠悠我之思,扰扰风中纛。
    上言愧无路,日夜惟心祷。鹤翎不天生,变化在啄菢。
    通波非难图,尺地易可漕。善善不汲汲,后时徒悔懊。
    救死具八珍,不如一箪犒。微诗公勿诮,恺悌神所劳。
  •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宪宗元和五年时为河南令)

    韩愈〔唐朝〕

    元和庚寅斗插子,月十四日三更中。森森万木夜僵立,
    寒气屃奰顽无风。月形如白盘,完完上天东。
    忽然有物来啖之,不知是何虫。如何至神物,遭此狼狈凶。
    星如撒沙出,攒集争强雄。油灯不照席,
    是夕吐焰如长虹。玉川子,涕泗下,中庭独行。
    念此日月者,为天之眼睛。此犹不自保,吾道何由行。
    尝闻古老言,疑是虾蟆精。径圆千里纳女腹,
    何处养女百丑形。杷沙脚手钝,谁使女解缘青冥。
    黄帝有四目,帝舜重其明。今天只两目,何故许食使偏盲。
    尧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女于此时若食日,
    虽食八九无嚵名。赤龙黑鸟烧口热,
    翎鬣倒侧相搪撑。婪酣大肚遭一饱,饥肠彻死无由鸣。
    后时食月罪当死,天罗磕匝何处逃汝刑。
    玉川子立于庭而言曰:地行贱臣仝,再拜敢告上天公。
    臣有一寸刃,可刳凶蟆肠。无梯可上天,天阶无由有臣踪。
    寄笺东南风,天门西北祈风通。丁宁附耳莫漏泄,
    薄命正值飞廉慵。东方青色龙,牙角何呀呀。从官百馀座,
    嚼啜烦官家。月蚀汝不知,安用为龙窟天河。赤鸟司南方,
    尾秃翅觰沙。月蚀于汝头,汝口开呀呀。虾蟆掠汝两吻过,
    忍学省事不以汝觜啄虾蟆。於菟蹲于西,旗旄卫毵uF.
    既从白帝祠,又食于蜡礼有加。忍令月被恶物食,
    枉于汝口插齿牙。乌龟怯奸,怕寒缩颈,以壳自遮。
    终令夸蛾抉汝出,卜师烧锥钻灼满板如星罗。此外内外官,
    琐细不足科。臣请悉扫除,慎勿许语令啾哗。
    并光全耀归我月,盲眼镜净无纤瑕。弊蛙拘送主府官,
    帝箸下腹尝其皤。依前使兔操杵臼,玉阶桂树闲婆娑。
    姮娥还宫室,太阳有室家。天虽高,耳属地。感臣赤心,
    使臣知意。虽无明言,潜喻厥旨。有气有形,皆吾赤子。
    虽忿大伤,忍杀孩稚。还汝月明,安行于次。尽释众罪,
    以蛙磔死。
  • 石鼓歌

    韩愈〔唐朝〕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珮鸣相磨。 蒐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1][2][3]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 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4] 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 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佗。 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媕婀。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 安能以此尚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 与陈给事书

    韩愈〔唐朝〕

      愈再拜:愈之获见于阁下有年矣。始者亦尝辱一言之誉。贫贱也,衣食于奔走,不得朝夕继见。其后,阁下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愈也道不加修,而文日益有名。夫道不加修,则贤者不与;文日益有名,则同进者忌。始之以日隔之疏,加之以不专之望,以不与者之心,而听忌者之说。由是阁下之庭,无愈之迹矣。
    去年春,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温乎其容,若加其新也;属乎其言,若闵其穷也。退而喜也,以告于人。其后,如东京取妻子,又不得朝夕继见。及其还也,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邈乎其容,若不察其愚也;悄乎其言,若不接其情也。退而惧也,不敢复进。
    今则释然悟,翻然悔曰: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不敏之诛,无所逃避。不敢遂进,辄自疏其所以,并献近所为《复志赋》以下十首为一卷,卷有标轴。《送孟郊序》一首,生纸写,不加装饰。皆有揩字注字处,急于自解而谢,不能俟更写。阁下取其意而略其礼可也。
    愈恐惧再拜。
  • 进学解

    韩愈〔唐朝〕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觝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

    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

    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

    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役役,窥陈编以盗窃。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 原毁

    韩愈〔唐朝〕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
    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 秋字

    韩愈〔唐朝〕

    淮南悲木落,而我亦伤秋。况与故人别,那堪羁宦愁。
    荣华今异路,风雨昔同忧。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
  •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观察使裴行立也)

    韩愈〔唐朝〕

    知识久去眼,吾行其既远。瞢瞢莫訾省,默默但寝饭。
    子兮何为者,冠珮立宪宪。何氏之从学,兰蕙已满畹。
    于何玩其光,以至岁向晚。治惟尚和同,无俟于謇謇。
    或师绝学贤,不以艺自挽。子兮独如何,能自媚婉娩。
    金石出声音,宫室发关楗。何人识章甫,而知骏蹄踠.
    惜乎吾无居,不得留息偃。临当背面时,裁诗示缱绻。
    英英桂林伯,实惟文武特。远劳从事贤,来吊逐臣色。
    南裔多山海,道里屡纡直。风波无程期,所忧动不测。
    子行诚艰难,我去未穷极。临别且何言,有泪不可拭。
    吾友柳子厚,其人艺且贤。吾未识子时,已览赠子篇。
    寤寐想风采,于今已三年。不意流窜路,旬日同食眠。
    所闻昔已多,所得今过前。如何又须别,使我抱悁悁。
    势要情所重,排斥则埃尘。骨肉未免然,又况四海人。
    嶷嶷桂林伯,矫矫义勇身。生平所未识,待我逾交亲。
    遗我数幅书,继以药物珍。药物防瘴疠,书劝养形神。
    不知四罪地,岂有再起辰。穷途致感激,肝胆还轮囷。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子今四美具,实大华亦荣。王官不可阙,未宜后诸生。
    嗟我摈南海,无由助飞鸣。
    寄书龙城守,君骥何时秣。峡山逢飓风,雷电助撞捽。
    乘潮簸扶胥,近岸指一发。两岩虽云牢,水石互飞发。
    屯门虽云高,亦映波浪没。余罪不足惜,子生未宜忽。
    胡为不忍别,感谢情至骨。
  • 师说

    韩愈〔唐朝〕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 泷吏

    韩愈〔唐朝〕

    南行逾六旬,始下昌乐泷。险恶不可状,船石相舂撞。
    往问泷头吏,潮州尚几里。行当何时到,土风复何似。
    泷吏垂手笑,官何问之愚。譬官居京邑,何由知东吴。
    东吴游宦乡,官知自有由。潮州底处所,有罪乃窜流。
    侬幸无负犯,何由到而知。官今行自到,那遽妄问为。
    不虞卒见困,汗出愧且骇。吏曰聊戏官,侬尝使往罢。
    岭南大抵同,官去道苦辽。下此三千里,有州始名潮。
    恶溪瘴毒聚,雷电常汹汹。鳄鱼大于船,牙眼怖杀侬。
    州南数十里,有海无天地。飓风有时作,掀簸真差事。
    圣人于天下,于物无不容。比闻此州囚,亦在生还侬。
    官无嫌此州,固罪人所徙。官当明时来,事不待说委。
    官不自谨慎,宜即引分往。胡为此水边,神色久戃慌。
    bd大瓶罂小,所任自有宜。官何不自量,满溢以取斯。
    工农虽小人,事业各有守。不知官在朝,有益国家不。
    得无虱其间,不武亦不文。仁义饬其躬,巧奸败群伦。
    叩头谢吏言,始惭今更羞。历官二十馀,国恩并未酬。
    凡吏之所诃,嗟实颇有之。不即金木诛,敢不识恩私。
    潮州虽云远,虽恶不可过。于身实已多,敢不持自贺。
  • 示儿

    韩愈〔唐朝〕

    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
    此屋岂为华,于我自有馀。中堂高且新,四时登牢蔬。
    前荣馔宾亲,冠婚之所于。庭内无所有,高树八九株。
    有藤娄络之,春华夏阴敷。东堂坐见山,云风相吹嘘。
    松果连南亭,外有瓜芋区。西偏屋不多,槐榆翳空虚。
    山鸟旦夕鸣,有类涧谷居。主妇治北堂,膳服适戚疏。
    恩封高平君,子孙从朝裾。开门问谁来,无非卿大夫。
    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问客之所为,峨冠讲唐虞。
    酒食罢无为,棋槊以相娱。凡此座中人,十九持钧枢。
    又问谁与频,莫与张樊如。来过亦无事,考评道精粗。
    跹跹媚学子,墙屏日有徒。以能问不能,其蔽岂可祛。
    嗟我不修饰,事与庸人俱。安能坐如此,比肩于朝儒。
    诗以示儿曹,其无迷厥初。
  •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张籍、周况也)

    韩愈〔唐朝〕

    日薄风景旷,出归偃前檐。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田野兴偶动,衣冠情久厌。吾生可携手,叹息岁将淹。
  • 君子法天运

    韩愈〔唐朝〕

    君子法天运,四时可前知。小人惟所遇,寒暑不可期。
    利害有常势,取舍无定姿。焉能使我心,皎皎远忧疑。
  • 符读书城南(符,愈之子·城南,愈别墅)

    韩愈〔唐朝〕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
    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
    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
    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
    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馀。
    君子与小人,不系父母且。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犁鉏.
    不见三公后,寒饥出无驴。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畬。
    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墟。
    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
    恩义有相夺,作诗劝踌躇。
  • 苦寒

    韩愈〔唐朝〕

    四时各平分,一气不可兼。隆寒夺春序,颛顼固不廉。
    太昊弛维纲,畏避但守谦。遂令黄泉下,萌牙夭句尖。
    草木不复抽,百味失苦甜。凶飙搅宇宙,铓刃甚割砭。
    日月虽云尊,不能活乌蟾。羲和送日出,恇怯频窥觇。
    炎帝持祝融,呵嘘不相炎。而我当此时,恩光何由沾。
    肌肤生鳞甲,衣被如刀镰。气寒鼻莫嗅,血冻指不拈。
    浊醪沸入喉,口角如衔箝。将持匕箸食,触指如排签。
    侵炉不觉暖,炽炭屡已添。探汤无所益,何况纩与缣。
    虎豹僵穴中,蛟螭死幽潜。荧惑丧缠次,六龙冰脱髯。
    芒砀大包内,生类恐尽歼。啾啾窗间雀,不知已微纤。
    举头仰天鸣,所愿晷刻淹。不如弹射死,却得亲炰燖.
    鸾皇苟不存,尔固不在占。其馀蠢动俦,俱死谁恩嫌。
    伊我称最灵,不能女覆苫。悲哀激愤叹,五藏难安恬。
    中宵倚墙立,淫泪何渐渐。天王哀无辜,惠我下顾瞻。
    褰旒去耳纩,调和进梅盐。贤能日登御,黜彼傲与憸。
    生风吹死气,豁达如褰帘。悬乳零落堕,晨光入前檐。
    雪霜顿销释,土脉膏且黏。岂徒兰蕙荣,施及艾与蒹。
    日萼行铄铄,风条坐襜襜.天乎苟其能,吾死意亦厌。
  • 祭鳄鱼文

    韩愈〔唐朝〕

    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食,而告之曰:

    昔先王既有天下,列山泽,罔绳擉刃,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驱而出之四海之外。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江汉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楚、越;况潮岭海之间,去京师万里哉!鳄鱼之涵淹卵育于此,亦固其所。今天子嗣唐位,神圣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内,皆抚而有之;况禹迹所揜,扬州之近地,刺史、县令之所治,出贡赋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鳄鱼其不可与刺史杂处此土也。

    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鳄鱼睅然不安溪潭,据处食民畜、熊、豕、鹿、獐,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且承天子命以来为吏,固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

    鳄鱼有知,其听刺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归容,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其无悔!

  • 送孟东野序

    韩愈〔唐朝〕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敚,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

    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以鸣。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伊尹鸣殷,周公鸣周。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其弗信矣乎!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臧孙辰、孟轲、荀卿,以道鸣者也。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属,皆以其术鸣。秦之兴,李斯鸣之。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最其善鸣者也。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将天丑其德莫之顾邪?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

    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其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邪,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于天者以解之。

上一页1 23 4 5 6 7 8 下一页末页共404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