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大全

类型
写景咏物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写雨写雪写风写花梅花荷花菊花柳树月亮山水写山写水长江黄河儿童写鸟写马田园边塞地名抒情爱国离别送别思乡思念爱情励志哲理闺怨悼亡写人老师母亲友情战争读书惜时婉约豪放诗经民谣节日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忧国忧民咏史怀古宋词精选小学古诗初中古诗高中古诗古文观止辞赋精选小学文言文初中文言文高中文言文古诗十九首唐诗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
展开
作者
李白高适苏轼杜甫白居易郁达夫孟郊穆旦王维臧克家王昌龄李大钊李清照陆游李贺刘禹锡辛弃疾曹植贺知章王勃陈子昂毛泽东贾岛柳永王安石王国维纳兰性德李商隐北岛戴望舒杜牧韩愈晏几道范成大佚名曹操欧阳修黄庭坚姜夔温庭筠陶渊明龚自珍许浑琼瑶周邦彦张可久曹雪芹王建车胤孟浩然张祜杨万里于谦元稹赵师侠董必武柳宗元刘克庄李颀韦应物王贞白李璟吴融吴文英李益苏舜钦刘长卿鲍照高骈韩翃
展开
朝代
先秦金朝五代汉朝魏晋南北朝唐朝隋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近代当代
形式
文言文辞赋
  • 予奉诏总裁元史故人操公琬实与纂修寻以病归作诗序旧

    宋濂〔明朝〕

    忆昔试艺时,年丁二十九。
    不谙精与粗,运笔若挥帚。
    欲尽王霸言,自寅直窥酉。
    于时有操君,许子乃其友。
    同自鄱阳来,怀玉期一售。
    风雅别正变,卦画参奇偶。
    见者称双璧,光芒射窗牖。
    及至淡墨题,氏名列某某。
    果符人所占,二榜皆冠首。
    顾予坎籥姿,甘在孙山后。
    有司非冬烘,悬鉴定妍丑。
    终然采芑虋,难可混稂莠。
    盈盈罗刹江,颜色绿胜酒。
    忽然潮汐生,龙虎共吟吼。
    买舟踏澎湃,共折江头柳。
    别归金华山,幸有云半亩。
    结茅涧之阿,敢曰松桂诱。
    寻鹤陟欹磴,避人下关牡。
    外物绝他萦,中扃森独守。
    钻摩六艺学,誓以托不朽。
    奈何荆楚间,妖气夜冲斗。
    蔓延浙河东,无地不深蹂。
    帕额手执刀,骑马向林薮。
    杀戮何忍闻,流毒到鸡狗。
    幸然一命存,微贱不敌韭。
    犹携旧书囊,遑遑戴星走。
    许子忽相逢,短襦不掩肘。
    涕下如绠縻,容枯类羸叟。
    稍稍叙离合,即问君安否。
    云君兵燹馀,充肠乏藜糗。
    念君五内热,谈说不置口。
    何时插两翅,执经趋左右。
    大明丽中天,流光照九有。
    僣乱皆削平,清净无纤垢。
    垂衣坐法宫,充耳施纩黈。
    湛恩极沾霈,天地同高厚。
    群臣再拜跪,齐上万年寿。
    帝曰元有史,是非尚纷糅。
    苟不亟刊修,何以示悠久。
    宜简岩穴臣,学识当不苟。
    衮斧严义例,执笔来听受。
    使者行四方,持檄尽搜取。
    非惟收誉髦,最欲尊黄耇。
    余时奉诏来,君亦至钟阜。
    一见双眼明,不翅蒙发蔀。
    大启金匮藏,一一共评剖。
    发凡及幽微,胜辨白与黝。
    奈何君有疾,客邪干气毋。
    僵卧木榻间,胪逆夜加呕。
    医言湿热胜,良剂急攻掊。
    恨无延年术,玄霜和鬼臼。
    日念芝山青,亲之若甥舅。
    翩然赋《式微》,使我心如炙。
    倾欹车阙辕,颠倒衫失纽。
    若何慰劳劳,吾诚嗟负负。
    平生湖海情,临歧忍分手。
    官楼沽酒别,无钱更留绶。
    醉后双耳热,击壶如击缶。
    汀草涨绿莎,川花破红藕。
    须记送君时,四月日丁丑。
  • 赠刘俊民先辈

    宋濂〔明朝〕

    刘君卓荦士,出知诗书胄。
    眉目俨如画,幽花眩晴昼。
    踉跄忽来谒,进退颇温茂。
    自言宅偃师,家昔千金富。
    大父名法从,累累印悬绶。
    文辞补元化,求者辄奔走。
    继此簪缨馀,矜庄事雕镂。
    无食不凫翠,有衣总文绣。
    兰舟盟津水,蜡屐谷城岫。
    或骑紫骝马,深林出从兽。
    黄须年少儿,执矢列先后。
    一发巧中肋,欢声溢郊囿。
    狼兔悬宝鞍,归来荐清酎。
    燕姬白如雪,时唱清角侑。
    人意天上郎,雌伏不敢雊。
    一旦黄金尽,其事乃大谬。
    渔樵来争席,傔媵或昂脰。
    愤来气屡绝,十起九颠仆。
    折节去读书,攻苦分句投。
    初如蛇入筒,渐类雏脱矰。
    把笔学为文,众色纷采就。
    又恐误儒冠,杂艺亦兼究。
    雅琴辨商宫,古文参篆籀。
    六物推休祥,八卦占爻繇。
    更参九箴法,俞穴别肤腠。
    闻棋与握槊,赌胜欲起斗。
    不觉疾声呼,有若熊虎吼。
    最便结风舞,唯恐技难售。
    偶逢玳筵张,肴核列饤饾。
    酒酣两耳热,徐起整衿袖。
    文鸾侧茕翎,皓鹤仰褰噣。
    蹑节眄盘鼓,回旋逐音奏。
    虽得诸工怜,不博两眉皱。
    使者天上来,会合诚薢茩。
    负书亟从之,何翅杵投臼。
    三河及幽并,无地不驰骤。
    登高或吊古,感时更怀旧。
    恨无息肩所,若沈疴待灸。
    前年往龙漠,气序异常候。
    八月雪即飞,一夜三尺厚。
    今年度庾岭,热气甚蒸镏。
    老梅虽未花,铁干倚云瘦。
    欲俟喘息定,阴厓聊宿留。
    王虺长过竹,矫首出嵚窦。
    日光夹明镜,铄我汗如沤。
    闲目但待噬,有术不暇祝。
    性命鸿毛轻,几被山鬼蹂。
    年来自惩创,此险安可复。
    俯思十载间,行事贱如畜。
    徒然召悲辛,寸禄焉能收。
    即将巢云松,终老友猿狖。
    予闻心鼻酸,宛若身在疚。
    于时十月交,日月会龙狵。
    霜风吹人急,层衣悉穿漏。
    百龄驹过隙,胡不重栖宿。
    须知学践形,庶不惭载覆。
    勺水当离尊,赠诗比粮糗。
    归欤勿久留,吾言不能又。
  •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明朝〕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 义侠歌

    宋濂〔明朝〕

    德兴董国度,其字为元卿。
    宣和举进士,籍籍多文声。
    初调胶水簿,其地近东溟。
    筮日别母妻,匹马赴驿程。
    居官未一载,金人忽渝盟。
    中原相继陷,无由遂归耕。
    翀天乏羽翼,俯首走伶俜。
    流寓逆旅氏,更变姓与名。
    逆旅恤畸孤,买姬奉使令。
    姬性多黠慧,姿色更娉婷。
    恻然怜卿贫,孳孳学经营。
    镌石作巨硙,市驴使旋萦。
    粉麦白如玉,贸易入南城。
    从此日优裕,寒谷化春坰。
    新居巧缔构,高楼耸朱甍。
    陌阡接东西,秋风熟香粳。
    开尊醉花月,弦管杂匏笙。
    卿终不自怿,叹息或涕零。
    长跪敬问之,岂妾无异能?
    家事不牢落,胡为日怦怦?
    卿曰尔不知,我实为南氓。
    家有鹤发亲,无从问死生。
    念此心欲折,梦魂亦茕茕。
    姬言我伯氏,义侠天下称。
    卿胡不早言,俾卿得归宁。
    未几有奇客,轩然过门庭。
    虬髯赪玉面,九尺长身形。
    高骑紫骝马,好似汉灌婴。
    下马入门坐,气象犹生狞。
    揖卿使卿拜,此乃妾之兄。
    呼童刺羊豕,开燕罗兕觥。
    酣饮直至夜,月影移前楹。
    姬起属前事,郑重语加精。
    是时金人令,南官不自鸣。
    便差县官缚,藁街受极刑。
    卿因讳其说,踧蹐弗能胜。
    客乃奋髯怒,责卿何不诚。
    我以女弟故,冒禁挟子征。
    卿胡反致疑,视我为凶伧?
    急取告身来,庶几足依凭。
    不然擒赴官,命与鬼录争。
    卿惧不敢喘,有言一一听。
    客去甫一日,控马来相迎。
    命姬欲共往,姬谓幸少停。
    卿先随兄去,不必怀战竞。
    妾有自制袍,赠卿意盈盈。
    兄或持金赠,示之辞弗承。
    仓黄别就道,有涕如悬缨。
    疾驰至大海,海舟在水横。
    客令卿前登,迅速类建瓴。
    舟人敬日畏,一如事神明。
    未渴奉马湩,未饥具羊羹。
    财方达南岸,客已在旗亭。
    勺酒对卿饮,论言极崇谹。
    历陈太夫人,年已近耄龄。
    赤手得返国,何以娱其情。
    黄金二佰两,卿当置诸絪。
    卿谢不敢受,客竟委之行。
    卿追至门外,举袍若悬旌。
    客骇且大笑,吾妹实豪英。
    吾事未能了,有怀当再倾。
    卿归拜慈母,慈母惕然惊。
    意谓从天降,稳驾仙人軿。
    南北望已绝,音耗无由侦。
    今晨得再见,死草再发荣。
    喜极继以泣,阴云为冥冥。
    妻儿亦亡恙,一一列前庭。
    更阑共软语,秋花上青灯。
    取袍当户著,袍缝烂然赪。
    箔金满中贮,碎若剪凤翎。
    逾年客果至,携姬重合并。
    乡人竞聚观,皆曰见未曾。
    朝廷录卿官,添差尉宜兴。
    卿妻曰余氏,悍妒仍骄矜。
    遇姬多亡状,禁摄如冻蝇。
    甚或加棰掠,人谏了不惩。
    卿力弗能制,白昼若沉暝。
    姬因不告去,飘若风火升。
    吾闻古义侠,史册每足徵。
    受恩能尽死,义重身则轻。
    未必识书传,文华耀晶荧。
    卿为名进士,岂不读圣经。
    奈何负恩义,犬豕羞为朋。
    追述义侠歌,读者当服膺。
  • 阅江楼记

    宋濂〔明朝〕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思。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必曰:“此朕沐风栉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上下,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外内之所及也。”四陲之远,益思所以柔之。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思,不一而足。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阅夫长江而已哉?彼临春、结绮,非弗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一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
    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余里而始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
    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切者,勒诸贞珉。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
  • 送陈彦正教授之官富州

    宋濂〔明朝〕

    我怀深袅君,灿烂双碧目。
    骑麟执春秋,从头细谳鞫。
    傅逮及爰书,法情无委曲。
    肯随三傅后,是非互倾覆。
    更惩汉专门,一经双鬓秃。
    牙签三万卷,过眼不再读。
    精华尽成咽,璺罅无不烛。
    一物苟不知,便类车脱毂。
    本根既硕茂,柯条遂芬郁。
    大肆文章手,直压百怪伏。
    绛蕤麒麟车,登载珠万斛。
    五色凤皇翎,光耀映简牍。
    收贮箧衍中,宝气尚可掬。
    至今空山陬,似闻鬼夜哭。
    当时入室者,陈子最神速。
    君时见子来,谓是新生犊。
    健捷类狮象,有手难加牿。
    见君复呼子,诲言甚谆复。
    六经汝甲胄,四子汝剑镞。
    濂洛汝金鼓,武夷汝橐絜。
    汝将汝心官,汝战汝邪欲。
    子即受命还,建起豹尾纛。
    城池坚如铁,寇来不得触。
    如此四三年,温若于阗玉。
    唯于进学锐,勇赴在一蹴。
    澹然水云心,不受世羁束。
    去向神泄山,依岩缚茅屋。
    拄颊数冥鸿,撷芳食群鹿。
    终然薜罗衣,莫蔽锦绣服。
    石门碧作山,怒泻千丈瀑。
    嵬眼与澒耳,雄特类岳渎。
    子尝往其中,坐候碧桃熟。
    柯峰与严濑,天下号奇瞩。
    星河羊裘轩,黑白纹楸局。
    或追隐者操,或授真人箓。
    嗒然竟忘归,不记南浦舳。
    龙兴大江西,丰城乃支属。
    郁葱君子林,中藏万鸿鹄。
    子今挟书行,有志当灌沃。
    英英我杞梓,芄芄我棫朴。
    菁菁我台莱,一一思乐育。
    须使鲁驺风,染遍荆楚俗。
    振衣别我去,我有再三祝。
    子如宛马驹,未得饱刍粟。
    方歅当见怜,使纵千里足。
    子如缑山鹤,六翩暂羞缩。
    仙人一下来,云笙恣驰逐。
    子材有如此,不久当食肉。
    岂如嚾哓徒,长困左右塾。
    祝罢更浩歌,歌意殊局促。
    只为良朋行,使我秋影独。
    寥寥风雨夜,灯花尚堪卜。
  •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明朝〕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 天麦毒行

    宋濂〔明朝〕

    任生累叶居章丘,僮妾指千百马牛。
    文轩䌽阁插云上,脆管繁弦邀客留。
    閒时好把道书读,日啖汤饼无时休。
    一朝阴厥忽仆地,六脉隐约如虾游。
    移时开寤拂衣起,喜气入面轻黄浮。
    自言恍惚有奇遇,不翅乘軿观十洲。
    初逢一身卧空旷,手足僵劲无寸柔。
    大神持刀剖心腹,洞见十二仙家楼。
    红光眩眼视闪烁,后先楹户皆朱髹。
    绛衣女子导以入,手执幢节悬银流。
    入宫升殿谒女主,美艳可使春花愁。
    鸳鸯曳裙佩软玉,芙蓉仍插金搔头。
    五明扇遮九龙座,珍珠帘挂珊瑚钩。
    分班就坐未及语,有敕大官催进羞。
    须臾水陆尽交错,玉盘擘脯堆红虬。
    女乐翩翩次第举,搊筝弹瑟鸣箜篌。
    燕罢瑶阶月初转,馀情不断鱼含钩。
    紫州小姑遽饯别,《阳春》一曲翻新讴。
    隐雷作声忽惊觉,却厌人世真蜉蝣。
    若非名登九天籍,安得俗驾攀真俦。
    室中宴坐绝荤血,扃鐍不许他人抽。
    或为妍唱感异类,水禽山雀争喧啾。
    如斯岁发至六七,犹怨阔远难冥搜。
    家人共怪狐鬼惑,握粟出卜城南头。
    巫医迭进献方技,何异白石江水投。
    相里先生来自陕,纤目入鬓清于秋。
    腰悬药壶大如斗,吐言便觉冰生喉。
    且云饼中大麦毒,阴气不决为人尤。
    必须阳精可制胜,驱逐恶厉诛阴酋。
    嵩岳丹砂我独得,迎阳捣就光油油。
    便烹芦菔和为液,祛疾有同鹰脱韝。
    三斋七戒始敢服,服后所见非前侔。
    侍臣朱裳多故恶,执乐不作含深忧。
    再服户楹皆变白,素衣对泣声伊嚘。
    三服宫闱攲且侧,左右纷乱如惊鸥。
    女主戎装急奔窜,上车历录行荒陬。
    迅霆一击前殿火,虐燄四射森戈矛。
    自兹神观渐复旧,方与人事通绸缪。
    呜呼我人最灵贵,一为病蛊忘身谋。
    孰知无病亦颠倒,沈蚀声利甘拘囚。
    纷纷白昼混人鬼,老死竟不分薰莸。
    当持六经鍊为药,尽疗天下苍生瘳。
  • 示吕生

    宋濂〔明朝〕

    吕生家浔阳,昂藏若饥鹞。
    持刺望门拜,不复资介绍。
    手持缥囊书,蝇头写芒秒。
    病眼花晕生,力览始能了。
    词锋刚且锐,无异晙斯赵。
    汗菜尽薅刘,糜芑植如旐。
    风枝动姗姗,秋实垂袅袅。
    岂比稗与荑,难复称舂捣。
    似尔才患多,堪为世珍宝。
    文华固交绚,荒志咎非少。
    忆当弱龄时,颇亦耽葩藻。
    精神应冥会,或梦吞罗鸟。
    射侯抗熊犴,万舞持皇翿。
    五采染夏翟,三就荐周缫。
    自谓颇俊爽,分得天孙巧。
    俯视占毕徒,孤篁出丛葆。
    有时被余酒,便指腹为稿。
    赫蹄薄如叶,鸦蚓恣挥扫。
    春苑集秾艳,秋陵失乾薧。
    下则陈姬周,上复述轩皞。
    古今万沿革,毫发无不考。
    终然立门庭,焉敢望宦窔。
    古圣制为经,白日行黄道。
    流光逮幽隐,烂然天下晓。
    谁骋萤爝微,欲以斗玄造。
    若非灵台昏,致此明目眇。
    曷以七尺躯,不解分白皂。
    末俗狂澜奔,湖江决堤堡。
    郊原化巨浸,何地有桑枣。
    鱼鳖舞神奸,庐舍作洲岛。
    非加回障功,未易就平燥。
    只缘正学微,本末遂颠倒。
    迩来深知非,笔砚稍焚燎。
    遗经置枕傍,寤寐事蒐讨。
    尚惭弓力微,不足穿鲁缟。
    荏苒馀十龄,晦朔几朒朓。
    未见宗庙美,忧心惄如捣。
    尔才十倍丕,雅志复精皦。
    当思不远复,改辙谢缠绕。
    蒸沙岂乐饥,裹粮足充饱。
    先庐长山东,结兰以为橑。
    非独繁牙签,亦自饶鱼稻。
    念尔何当来,相与探深窈。
    躬行验所知,勿惮心形剿。
    翻翻逐时移,毋类风中纛。
    皮革可登器,所贵在柔鞄。
    大羽金瓜镝,亦务端其笴。
    千里孰云遐,举足始一蹻。
    煌煌作圣功,须知此其兆。
    勉旃复勉旃,勿谓吾言矫。
  • 出门辞为苏鹏赋

    宋濂〔明朝〕

    忆昔出门时,营魂不相依。
    乱行忘户庭,欲东却从西。
    升堂拜严父,鹤发七十馀。
    欲语不成语,涕下如绠縻。
    老妻哭中闺,半世叹分违。
    孰意垂白后,亦复不同栖。
    妾病入骨髓,一命仅若丝。
    不知君还日,能有相见期。
    争如床下舄,反得随君之。
    不忍出门别,难禁君去时。
    言已咽就榻,见者皆歔欷。
    流云虽无情,惨澹亦如悲。
    瘦女候庭前,含泪整衿裾:“东风尚苦寒,凛凛中人肌。
    愿耶善自爱,以慰儿女思”。
    三孙拜马前,头角何累累。
    大者始十龄,小者犹孩提。
    伯仲似解事,饮泣貌惨凄。
    季也最可怜,顿足放声啼:“我欲同翁去,明日同翁归”。
    石人纵无肠,对此能自持?
    二儿相逐行,直至双溪涯。
    泪眼似井水,源源流弗襜。
    舟师催棹发,丁宁且迟迟:“我父去终去,幸得缓斯须”。
    于时天渐暗,密雪学花飞。
    山林尽变幻,白玉为树枝。
    橹声伊轧动,兄弟争牵衣。
    但得到睦州,不敢再相随。
    强颜麾斥去,掩泣立沙坻。
    盘回过前湾,跂立犹不移。
    我时情怀恶,有目何能窥。
    急入篷底卧,冥然付无知。
    同行坚慰解,沽酒买红鱼。
    酒饮未终觞,酩酊已如泥。
    至重在天伦,谁宁不念兹。
    无泪洒离别,此语非人为。
    况我志丘壑,岂欲阨路歧。
    但愿身强健,定得返故庐。
    长幼聚一筵,春篘荐埘鸡。
    重赓《考槃》咏,勿倡《出门辞》。
  • 送方生还宁海

    宋濂〔明朝〕

    昔在词垣时,英材常骏奔。
    水碧与金膏,价重骇见闻。
    终然无根蒂,敛散空中云。
    方生海上来,玉栗而春温。
    袖携絺绣书,面带黼黻纹。
    揖逊入礼域,陈义陵秋旻。
    同餐太仓米,共勘典与坟。
    潜将索幽邃,穹欲攀嶙峋。
    蹈雪忽言别,涉险涛江津。
    梅花似相怜,沿途慰孤颦。
    湛恩来九天,悯吾发如银。
    特敕还故山,许与烟霞亲。
    生闻抱经来,处此寂寞滨。
    莽苍叩大始,溟涬穷无垠。
    宇宙所管摄,载籍所敷陈。
    巨细钩钳之,若大乐建均。
    律吕按高下,宫商肃君臣。
    鬯和免惉懘,叠奏归绎纯。
    桑濮俟挥斥,淫哇竟何存。
    黄钟压瓦缶,庭燎灭荒磷。
    似兹稽古力,可敌龛定勋。
    濡毫写雄颢,势欲移峨岷。
    漏泄混沌窍,出入造化神。
    变幻波起伏,清温玉璘珣。
    尽抽神奇秘,不堕臭腐尘。
    所以日出之,逾见光景新。
    山鬼当洒泣,湘灵且逡巡。
    振古著作家,后先胡缤纷。
    岂知万牛毛,难媲一角麟。
    古今二千载,有如星在辰。
    岂意荒砾中,获此席上珍。
    予生发未燥,立言鄙河汾。
    结交一世士,暮齿越七旬。
    妍蚩与楛良,入目无留痕。
    自非病狂易,颠倒甲与矜。
    宁因一学徒,谀辞浪云云。
    大言心不怍,只为所见真。
    生今有行期,序饮松竹根。
    笑摘黄金花,起泛青瑶尊。
    酒酣双耳热,剧论如抽缗。
    岂无赠别言,有意须当遵。
    真儒在用世,宁能滞弥文。
    文繁必丧质,适中乃彬彬。
    有虞号多士,九官展经纶。
    惟时亮天工,外夷悉来宾。
    不闻有著书,鼓荡摩乾坤。
    生乃周容刀,生乃鲁玙璠。
    道贵器乃贵,何须事空言。
    孳孳务践行,勿负七尺身。
    敬义以为衣,忠信以为冠。
    慈仁以为佩,廉知以为鞶。
    特立睨千古,万象昭无昏。
    此意竟谁知,为尔言谆谆。
    无徒谓强聒,一一宜书绅。
  • 送黄伴读东还故里

    宋濂〔明朝〕

    我昔弱龄时,辄侍而翁游。
    经畬日耕概,艺圃兼旁搜。
    泰山一以颓,欲往将安从。
    岂意麒麟儿,复出湖水东。
    尔年踰二十,文采昭清秋。
    灿灿五色锦,孰肯寘道周。
    一朝捧贡函,群彦让先登。
    毡墨新题处,祥云为之升。
    南宫虽免试,成均复渐摩。
    庭中传且叶,几见寒雨多。
    天子坐法宫,诏翻金匮书。
    尔独当青年,执笔与之俱。
    九年游降敕,持经赞藩王。
    出入禁闼中,衣分泥水香。
    有时献新文,跪诵黼扆前。
    帝曰尔小臣,才思何蝉联。
    声名落人间,一如潮水生。
    蛟龙助气势,坐使汀洲平。
    双亲在乌伤,不见今三年。
    青宫为奏请,即日乘舟旋。
    顾我发种种,与尔会神京。
    悬镫青照夜,不翅父子情。
    别言不忍出,况复为新吟。
    吟成意莫尽,一字一寸心。
    别去明早来,立业继而翁。
    翁名亘天地,不见初与终。
    持此赠尔行,棹发龙江麋。
    官书有严程,勿恋故山薇。
  • 王冕好学

    宋濂〔明朝〕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选自《元史·王冕传》

  • 灵槐诗

    宋濂〔明朝〕

    难谌惟帝,厥命孔赫。
    鉴于九有,显相有德。
    先宋九君,既南而微。
    微不遂倾,世臣毗之。
    世臣之家,鄮山之下。
    岁时来归,旗节车马。
    冯轼而趋,衮衣佩璜。
    其绶伊何,将相之章。
    雄城渠渠,黎庶如雨。
    相臣戾止,耄倪咸喜。
    岂无公侯,孰能后昆。
    三相二王,国存与存。
    谁其尸之,其德有始。
    既受多祜,又有孙子。
    钜海汤汤,朔风荒荒。
    不沦于危,不显其光。
    孰云菑播,而不有穫。
    天将昌之,嘉徵允灼。
    崇堂有庭,其左有槐。
    匪植而生,惟德是培。
    天实培之,或戕于人。
    人力虽劳,其能胜天。
    南园膴膴,有萌期蘖。
    其本如达,靡有摧害。
    始轧而卑,忽拔而穹。
    其兆斯何,宜卿宜公。
    明明天子,俊乂是使。
    矧兹世家,王公之嗣。
    嗟尔君子,天休汝膺。
    何以占之,灵槐在庭。
  • 行路难

    宋濂〔明朝〕

    笋舆向江行,十步四三曲。
    日落天渐昏,栖止怜不夙。
    有如丧家狗,望望共奔逐。
    遥见洲渚边,凋杨失新绿。
    一室小如舟,偶值酒新熟。
    主翁面如鬼,行步苦彳亍。
    延坐白木床,发问极羞缩。
    百钱买一斗,聊诳先生腹。
    执觞未及饮,所睹甚怪促。
    昂昂舶上下,头缠布一幅。
    两胫赤如染,俟食类饥鹄。
    忽然来共席,迫我汗如沐。
    弃酒出倚闾,远吸江上渌。
    青山向我笑,不语意良足。
    居常务标致,今此毋乃俗。
    少时凶悍徒,几欲塞破屋。
    喧嚣呈百伎,丑恶难具录。
    生平见未曾,五藏为反覆。
    瞠目久不语,情思殊隘蹙。
    晚入一窝卧,槁秸纷不束。
    瓦穿星似筛,壁坏风如镞。
    水车贴四畔,转足碍轮轴。
    解装暂一息,何异树下宿。
    萧晨出门去,轩豁骋遐瞩。
    远岭收片云,前汀落双鹜。
    即景政自佳,抚怀欲成哭。
    天地虽无私,人事有倚伏。
    台观变坑阱,衽席为韔箙。
    休嗟行路难,羊肠乃平陆。
  • 送刘赞府之官都昌五十韵

    宋濂〔明朝〕

    都昌古鄡阳,旧号为江国。
    右拒落星湾,左据彭蠡泽。
    岩霏朝散赪,川景时眩白。
    居然风气会,生聚密如织。
    名区列象犀,高楼发箫笛。
    酒帘杏花园,渔市蘋洲栅。
    盛极理必衰,楚氛忽陵斥。
    连云六千家,一炬半天赤。
    积尸成坡陀,冻血凝洛泽。
    瑟瑟触髅语,多在风雨夕。
    今春疆理复,尽出将军力。
    庙堂遣良令,铲茅辨街陌。
    生茨四五椽,足憩王乔舄。
    日出绾铜章,瞠目销岑阒。
    隶卒瘦如竹,见人犹辟易。
    似闻庭除间,夜有黑虎迹。
    又烦刘赞府,共树怀柔绩。
    定知灰籥应,岂假龟墨食。
    赞府实奇才,不用髯如戟。
    玉立伟丈夫,见者改颜色。
    文字五千卷,肠胃觉充塞。
    摛辞夺春花,艳艳美堪摘。
    吟酣或挥翰,龙蛇出肘腋。
    阴灵助变化,凌厉意惨黑。
    人夸胜玙璠,自谓聊戏剧。
    兼攻刑法家,儒术共缘饰。
    应能不负丞,奇略肥民瘠。
    墙阴或艺桑,中丁皆袯襫。
    勿羡翻经台,学著登山屐。
    可怜康乐公,却类弥天释。
    勿升元辰山,去踏马蹄石。
    丹灶白草秋,青鸟书难觅。
    勿栖五柳馆,惊见元亮宅。
    仕隐各有心,忘世非良则。
    当如陈大夫,树陂寿民脉。
    令名垂无穷,晴波共洋溢。
    我辞固强聒,君子宜慎择。
    时当九月交,凉气压离席。
    黄花如窥人,啼蛩似留客。
    新蟹斫金瘦,甘酿拍琼液。
    饮馀志慨慷,狂语忘岸帻。
    执手立沙头,欲别貌还戚。
    顾予诚缪悠,颇有书传癖。
    造文应时需,不异陪篸役。
    扼吭操左袪,立志在必得。
    每藉翰墨润,粲粲有精魄。
    西风片帆张,遽作千里隔。
    仓皇车折轮,颠沛禽铩翮。
    不知孤月夜,何人破愁寂。
    傥有尺素书,早寄凌风翼。
  • 游泾川水西寺蕳叶八宣慰刘七都事章卞二元师

    宋濂〔明朝〕

    水陆行兼旬,招摇月如醉。
    筋弛遂莫支,神痴但思睡。
    若非游名山,曷以豁幽闭。
    泾川名汉县,宝胜标唐寺。
    一往情已坚,百阏思转炽。
    大川阻鸿溟,怒涛写滂濞。
    仿佛号夫诸,昏蒙舞魑魅。
    小舟劣容坐,大险曾不避。
    中流震撼数,性命毫发计。
    敛股不容摇,屏息恒独惴。
    良久幸登陆,寸步怀千畏。
    盘回行陇畦,迷眩失沟遂。
    啮趾嵌剑石,衣冠排戟蔌。
    身入青玉林,一白点群翠。
    道过桓彝祠,古柏撑幽邃。
    青红闪败壁,神鬼错飞旞。
    忠精烨白虹,直欲贯天地。
    周礼在所旌,尸祝宜弗废。
    敕书从天来,犹勒崇宁字。
    象贤恨非古,奸丑亵神器。
    南风啸林薄,吹落英雄泪。
    俯仰感微衷,蛇行复西逝。
    委移履上方,满目但椔翳。
    云何黄檗灵,不敌郁攸崇。
    卧钟蚀阴苔,孤塔挂晴荔。
    大雄兜率还,真应天台萃。
    木鱼午停声,林鼯晴出戏。
    残僧五六辈,飖衲裹山隶。
    奔趋失绳矩,面目剧芒刺。
    别有白发师,野鹤鸡群异。
    身披伽黎衣,云继泐潭裔。
    揖客入邃筵,从容语非易。
    呼童涤尊罍,为我出芳饵。
    溪毛糁白姜,芝髓烹红胾。
    群羞未终荐,三爵了不识。
    汤饼银丝嫩,园荈雪涛试。
    复出新篇什,自谓宗汉魏。
    焜耀鸳鸯裘,错落麒麟罽。
    似将三昧力,幻出千葩丽。
    有时气雄拔,欲夺三军帅。
    西取月氏头,北断坚昆臂。
    谁知忧世心,尽雪沧江涕。
    缁女尚如斯,蝉冠当不愧。
    少焉出楸局,矜负骁与鸷。
    雌雄将势分,黑白如鼎沸。
    分甘东野拜,难续西林志。
    长啸出山来,荒云密如毳。
    归宿山县中,穷愁复相滞。
    粮绝诸傔愠,濑激良朋忌。
    褰衣步明月,忧极不思寐。
    忆昔山林居,岂识道途累。
    崖色夫容开,洞水冰帘腻。
    渊龙学人吟,夜猿呼鹤唳。
    采岚术可餐,钓渚鲜堪哜。
    负此济胜姿,奈何心不悸。
    所幸二三友,酸咸同所嗜。
    钩理抉神扃,探玄发天秘。
    虽于嘻笑间,亦足洗蒙罻。
    此生已任运,泉石随所值。
    敬亭在望青,行行勿迂辔。
  • 忆与刘伯温章三益叶景渊三君子同上江表五六年间人事离合不齐而景渊已作土中人矣慨然有赋

    宋濂〔明朝〕

    我歌何太苦,触事增百忧。
    忆离溪上舍,久客城东楼。
    钩经语衮衮,舞剑光油油。
    五穷作奇祟,六凿为深仇。
    昏眸眩翳镜,秋骨束算筹。
    取憎鬼亦唾,出谒人谁谋。
    有美济时彦,来自处士州。
    金茎擎白液,玉瓒含黄流。
    长山同蹑楼,严濑仍维舟。
    雨花掠篷走,风蒲向人愁。
    冒险前至歙,计程几经邮。
    盘涡结唇穴,欹石排蛇矛。
    暗陵走魑魅,灌木啼鸺禋。
    川尽青逗晓,城新白凝秋。
    贤躅访阙里,仙踪索浮丘。
    乌聊就神卜,绮席征童讴。
    颍滨所谪宦,绩溪倚荒陬。
    丛祠尚赑屃,苔碣犹蛟虬。
    摩挲未及读,行迈焉能留。
    随山转荦确,满目只梧楸。
    淳原当日盛,杰观连云稠。
    兵馀有遗构,星分如碎裘。
    徘徊望泾邑,迤逦驱晨裛。
    狭径横黑辗,荒茅飞白球。
    聚落耿寒磷,原田巢秃鹙。
    百里一庐舍,平沙千髑髅。
    穴塍支爨鼎,掬溪咽乾糇。
    天才或吊白,诗衲还逢休。
    感慨每东望,盘回且西游。
    层楼眺叠嶂,汇水寻宛句。
    红线毯方软,木瓜酝新篘。
    风流忆江谢,文藻胜枚邹。
    落日惨平楚,悲风吟古湫。
    三湖渺空阔,一棹成穷搜。
    苍茫日月浴,震荡乾坤浮。
    水落近成浦,沙屯远为洲。
    网师出文鳜,墨客嘲轻鸥。
    涂经华林岸,地接秦淮沟。
    穷塔屹天秀,列廛布城周。
    河山互联络,龙虎相雄遒。
    郁葱金焰发,潋滟虹光抽。
    烟霞压台殿,剑舄集公侯。
    泮宫共一榻,江树闻鸣鸠。
    钟阜足游衍,龙湾更夷犹。
    谈锋述王霸,政柄分嬴刘。
    淬文砺戈戟,博古陈罍卣。
    合庖集鱼雁,响屐锵琅球。
    桂窗足每跣,花日首多囚。
    赌棋或握算,斗酒恒投钩。
    下关避沉酗,抵掌争嘲咻。
    一旦分客袂,三年感灯篝。
    剖符洪都郡,瞻云苍岭头。
    晨星遂落落,宵梦长悠悠。
    怀生悯契阔,悼死隔明幽。
    恶怀不可抑,衰涕何能收。
    牛鼎伤折足,羽旌恨无斿。
    此生几冠屦,两间寄蜉蝣。
    宣尼嗟逝水,漆园叹悬疣。
    天德在所务,人役将焉酬。
    矧当肃秋气,正值酣商飕。
    紫螫饱丹液,黄鞠苞金瓯。
    得酒且自喜,锢情欲谁仇。
    床头有《周易》,归去推刚柔。
  • 送天台陈庭学序

    宋濂〔明朝〕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 次刘经历韵

    宋濂〔明朝〕

    先生劲气类松柏,压倒柔脆千蒹葭。
    发为人文疾于电,砚墨衮衮翻群鸦。
    便合催归玉堂署,天子左右宣黄麻。
    如何摈绝东海上,使采夕术餐晨霞。
    一朝闽寇掠乡部,蜂营蚁队来无涯。
    先生仗剑募饶壮,带甲十万人无哗。
    旗帜精明刀戟锐,欲歼封豕连长蛇。
    灼山烙泽绝橧窟,奔迸不翅逃罝麚。
    火光照耀天地赤,支骸撑柱随燖煆。
    鸿勋垂成事或变,志士扼腕徒咨嗟。
    迩来漂寄在道路,东西不定如栖苴。
    营乖卫逆结疮痏,攻啮胫踝将侵胯。
    注浆流沈泄愤懑,未许裤褶来笼遮。
    御湿虽治曲巘剂,踞洗恨欠云鬟娃。
    况逢炎溽酿急雨,大风挟势飞黄沙。
    山漫疑欲接霄汉,河涨定可浮星查。
    空堂悲坐发孤咏,风刺欲斗《离骚》家。
    岂惟草堂诗止疟,妙句亦可苏痿淋。
    悬灯疾读但吐舌,不觉唇腭相掀呀。
    文场自合推第一,俯视诸子百倍赊。
    黄钟大吕正醇鬯,桑间濮上谁淫哇。
    群仙谪下暂狡狯,莫忘旧种瑶池花。
    鉥肝刿肾竟无益,不如养性袪阴邪。
    他时紫府或有召,会驾五色麒麟车。
12 3 4 5 下一页共186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