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出自宋朝苏洵的《九日和韩魏公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拼音解读
wǎn suì dēng mén zuì bú cái ,xiāo xiāo huá fā yìng jīn léi 。
bú kān chéng xiàng yán dōng gé ,xián bàn zhū rú lǎo qǔ tái 。
jiā jiē jiǔ cóng chóu lǐ guò ,zhuàng xīn ǒu bàng zuì zhōng lái
mù guī chōng yǔ hán wú shuì ,zì bǎ xīn shī bǎi biàn kā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苏洵

苏洵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62篇诗文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的上一句是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的下一句是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该诗句出自苏洵的作品《九日和韩魏公》。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95348_3.html

苏洵相关诗词

  • 自尤

    苏洵〔宋朝〕

    五月之旦兹何辰,有女强死无由伸。
    嗟予为父亦不武,使汝孤冢埋冤魂。
    死生寿夭固无定,我岂以此辄怨人。
    当时此事最惊众,行道闻者皆醉辛。
    余家世世本好学,生女不独治组紃。
    读书未省事华饰,下笔亹亹能属文。
    家贫不敢嫁豪贵,恐彼非偶难为亲。
    汝母之兄汝叔舅,求以厥子来结姻。
    乡人婚嫁重母族,虽我不肯将安云。
    生年十六亦已嫁,日负忧责无欢欣。
    归宁见我悲且泣,告我家事不可陈。
    舅姑叔妹不知道,弃礼自快纷如云。
    人多我寡势不胜,祗欲强学非天真。
    昨朝告以此太甚,捩耳不听生怒嗔。
    余言如此非乃事,为妇何不善一身。
    嗟哉尔夫任此责,可奈狂狠如痴麏。
    忠臣汝不见泄冶,谏死世不非陈君。
    谁知余言果不妄,明年会汝初生孙。
    一朝有疾莫肯视,此意岂尚求尔存。
    忧惶百计独汝母,复有汝父惊且奔。
    此时汝舅拥爱妾,呼卢握槊如隔邻。
    狂言发病若有怪,里有老妇能降神。
    呼来问讯岂得已,汝舅责我学不纯。
    急难造次不可动,坚坐有类天王尊。
    导其女妻使为孽,就病索汝襦与裙。
    衣之出看又汝告,谬为与汝增殷勤。
    多多扰乱莫胜记,咎汝不肯同其尘。
    经旬乳药渐有喜,移病余告未绝根。
    喉中喘息气才属,日使勉强飡肥珍。
    舅姑不许再生活,巧计窃发何不仁。
    婴儿盈尺未能语,忽然夺去词纷纷。
    传言姑怒不归觐,急抱疾走何暇询。
    病中忧恐莫能测,起坐无语涕满巾。
    须臾病作状如故,三日不救谁缘因。
    此惟汝甥汝儿妇,何用负汝漫无恩。
    嗟余生女苟不义,虽汝手刃吾何言。
    俨然正直好礼让,才敏明辩超无伦。
    正应以此获尤谴,汝可以手心自扪。
    此虽法律所无奈,尚可仰首披苍旻。
    天高鬼神不可信,后世有耳犹或闻。
    只今闻者已不服,恨我无勇不复冤。
    惟余故人不责汝,问我此事久叹呻。
    惨然谓我子无恨,此罪在子何尤人。
    虎跑牛触不足怪,当自为计免见吞。
    深居高堂闭重键,牛虎岂解逾墙垣。
    登山入泽不自爱,安可侥幸遭骐驎。
    明珠美玉本无价,弃置沟上多缁磷。
    置之失地自当尔,既尔何咎荆与榛。
    嗟哉此事余有罪,当使天下重结婚。

  • 仙都山鹿

    苏洵〔宋朝〕

    客来未到何从见,昨夜数声高出云。
    应是仙君老僮仆,当时掌客意犹勤。

  • 答二任

    苏洵〔宋朝〕

    鲁人贱夫子,呜丘指东家。
    当时虽未遇,弟子已如麻。
    奈何乡闾人,曾不为叹嗟。
    区区吴越间,问骨不惮遐。
    习见反不怪,海人等龙暇。
    嗟我何足道,穷居出无车。
    昨者入京落,文章彼人夸。
    故旧未肯信,闻之笑呀呀。
    独有两任子,知我有足嘉。
    远游苦相念,长篇寄芬葩。
    我道亦未尔,子得无增加。
    贫穷已衰老,短发垂髿髿。
    重禄无意取,思治山中畬。
    往岁栽苦竹,细密如蒹葭。
    庭前三小山,本为山中楂。
    当前凿方池,寒泉照谽谺。
    玩此可竟日,胡为踏朝衙。
    何当子来会,酒食相邀遮。
    愿为久相敬,终始无疵瑕。
    闲居各无事,数来饮流霞。

  • 襄阳怀古

    苏洵〔宋朝〕

    我行襄阳野,山色向人明。
    何以洗怀抱,悠哉汉水清。
    辽辽岘山道,千载几人行。
    踏尽山上士,山腰为之平。
    道逢堕泪碣,不觉涕亦零。
    借问羊叔子,何异葛孔明。
    今人固已远,谁识前辈情。
    朅来万山下,潭水转相萦。
    水深不见底,中有杜预铭。
    潭水竟未涸,后世自知名。
    成功本无敌,好誉真儒生。
    自从三子亡,草中无豪英。
    聊登岘山首,泪与汉流倾。

  • 张益州画像记

    苏洵〔宋朝〕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军夜呼,野无居人,谣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不可,遂行。

      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欹,未坠于地。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尔繄以生,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斧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然。”

      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乡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恶之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

      公,南京人,为人慷慨有大节,以度量雄天下。天下有大事,公可属。系之以诗曰:天子在祚,岁在甲午。西人传言,有寇在垣。庭有武臣,谋夫如云。天子曰嘻,命我张公。公来自东,旗纛舒舒。西人聚观,于巷于涂。谓公暨暨,公来于于。公谓西人“安尔室家,无敢或讹。讹言不祥,往即尔常。春而条桑,秋尔涤场。”西人稽首,公我父兄。公在西囿,草木骈骈。公宴其僚,伐鼓渊渊。西人来观,祝公万年。有女娟娟,闺闼闲闲。有童哇哇,亦既能言。昔公未来,期汝弃捐。禾麻芃芃,仓庾崇崇。嗟我妇子,乐此岁丰。公在朝廷,天子股肱。天子曰归,公敢不承?作堂严严,有庑有庭。公像在中,朝服冠缨。西人相告,无敢逸荒。公归京师,公像在堂。

《九日和韩魏公》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