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出自清朝袁枚的《春风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拼音解读
chūn fēng rú guì kè ,yī dào biàn fán huá
lái sǎo qiān shān xuě ,guī liú wàn guó huā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袁枚

袁枚

袁枚(1716~1797)中国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改放外任,在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任知县,有政声。乾隆十三年辞官,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市),筑室小仓山隋氏废园,改名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从此不再出仕。从事诗文著述,广交四方文士。晚年自号仓山居士。袁枚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他活跃诗坛40余年,有诗4000余首,基本上体现了他所主张的性灵说,有独特风格和一定成就。袁诗思想内容的主要特点是抒写性灵,表现个人生活遭际中的真实感受、情趣和识见,往往不受束缚,时有唐突传统。在艺术上不拟古,不拘一格,以熟练的技巧和流畅的语言,表现思想感受和捕捉到的艺术形象。追求真率自然、清新灵巧的艺术风格。其中较突出的佳作主要有两类:即景抒情的旅游诗和叹古讽今的咏史诗。袁枚亦工文章,散文如《祭妹文》、《峡江寺飞泉亭记》等,骈文如《与蒋苕生书》、《重修于忠肃庙碑》等,传为名篇。袁枚又是乾、嘉时期主要诗论家之一。继明代公安派、竟陵派而持性灵说。《随园诗话》及《补遗》、《续诗品》是他诗论的主要著作。《随园诗话》除阐述性灵说以外,对历代诗人作品、流派演变及清代诗坛多有评述。《续诗品》则是仿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作,立36目,用四言韵文简括诗歌创作过程、方法、修养、技巧等具体经验体会,即所谓创作"苦心"。与公安派相比较,袁枚的性灵说更有反道学、反传统的特点,指出诗并非说教的手段,而要抒写性灵。他把"性灵"和"学识"结合起来,以性情、天分和学习为创作基本,以真、新、活为创作的追求。他并不一概地反对诗歌形式的声律藻饰、骈丽用典等讲究,只要求从属于表现性灵。袁枚的性灵说较公安派前进了一步,全面而完整,被认为是明、清性灵说的主要代表者。袁枚文学思想还广涉文论及文学发展、文体作用等各个方面,在当时有进步意义。但他的文论不及诗论影响深广。著有《小仓山房集》80卷、《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子不语》24卷及续编10卷等。尺牍、说部等30余种。►3622篇诗文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的下一句是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该诗句出自袁枚的作品《春风》。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8904_1.html

袁枚相关诗词

  • 三答 其二

    袁枚〔清朝〕

    翠微亭下野人家,几度高贤驻小车。
    岂为后凋怜硕果,转因不食爱匏瓜。
    儿童竞捉初飞蝶,古佛偏拈已散花。
    倘得秋凉苏老病,定来扶杖话桑麻。

  • 不寐

    袁枚〔清朝〕

    老来最怕夜如年,不是鳏鱼也不眠。
    苦望天明如望榜,一声鸣炮便欣然。

  • 杨花曲七章河南道上作 其二

    袁枚〔清朝〕

    飞花偏绕紫游缰,轻似吴绵澹似霜。
    那有閒情管离别,自家离别一春忙。

  • 两筇歌

    袁枚〔清朝〕

    上山索人扶,将身落人手。
    我陷彼不知,彼坠我反狃。
    不如持两筇,胜添两足走。
    卜卦类得朋,并耕如获耦。
    前支后更撑,左失右还有。
    夹辅类周召,相推似韩柳。
    栾书解曳柴,子贱免掣肘。
    十指尽策勋,双趺愈抖擞。
    平生爱看山,一笑心语口。
    业已如狼贪,何妨作狗苟。
    能步固为奇,似爬亦未丑。
    唤作双弟兄,唯唯复否否。

  • 送秋二首 其一

    袁枚〔清朝〕

    秋风整秋驾,问欲去何方。
    树影一帘薄,虫声彻夜忙。
    花开香渐敛,水近意先凉。
    从此冬心抱,弹琴奏履霜。

《春风》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