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未平

出自明朝王守仁的《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
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未平
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
布衾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曙明。
拼音解读
chéng lǐ xī yáng chéng wài xuě ,xiàng jiāng shí lǐ yì yīn qíng 。
yě zhī zào wù céng hé yì ,dǐ shì rén xīn kǔ wèi píng
bǎi fǔ lóu tái xián dǎo yǐng ,máo cí sōng zhú xiè hán shēng 。
bù qīn mò màn chóu jiāng wò ,jī sù hái duō dá shǔ mí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城里有夕阳而城外却下雪,相距十里天气竟不一样。可知道造物主是何心意?莫非人心中的苦难还没有磨平。御史府的楼台倒影在水中,茅屋松竹流泻出寒冷的信息。有布被不要担心睡觉冻僵,多一点耐心总会等到天明。

注释①也知:有谁知道。②底事:此事。底,作疑问代词,相当于此、这。③布衾:棉被。如杜甫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布衾多年冷似铁。”

简析

  这首诗写初春的景象,诗中“相将十里异阴晴”写出了贵州山区复杂的气候现象。此诗虽然以写景为主,但表达的仍然是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强烈愿望。这首诗画面优美,意境新鲜,富有生活情趣。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王守仁(1472~1529),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二十八岁参加礼部会试,名列前茅,中了进士,授兵部主事。1506年(明武宗正德元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1517年(正德十二年),江西、广东等地爆发民乱,王守仁被朝廷重新启用,并平定了宁王等叛乱,立下赫赫战功。王守仁不但武功非凡,他也是著名的儒学大师,著有《传习录》等重要的著作,是儒家心性学说的集大成者。►593篇诗文

“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未平”的上一句是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未平”的下一句是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该诗句出自王守仁的作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8325_2.html

王守仁相关诗词

  • 于谦祠联

    王守仁〔明朝〕

    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
    青山埋白骨,我来何处吊英贤。

  • 别诸生

    王守仁〔明朝〕

    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
    欲识浑沦无斧凿,须从规矩出方圆。
    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
    握手临歧更可语?慇勤莫愧别离筵。

  • 琅琊山中三首 其一

    王守仁〔明朝〕

    草堂寄放琅琊间,溪鹿岩僧且共閒。
    冰雪能回草木死,春风不化山石顽。
    《六经》散地莫收拾,丛棘被道谁刊删?
    已矣驱驰二三子,凤图不出吾将还。

  • 别余缙子绅

    王守仁〔明朝〕

    不须买棹往来频,我亦携家向海滨。
    但得青山随鹿豕,未论黄阁画麒麟。
    丧心疾已千年痼,起死方存六籍真。
    归向兰溪溪上问,桃花春水正迷津。

  • 杂诗三首 其三

    王守仁〔明朝〕

    羊肠亦坦道,太虚何阴晴?
    灯窗玩古《易》,欣然获我情。
    起舞还再拜,圣训垂明明。
    拜舞讵逾节,顿忘乐所形。
    敛衽复端坐,玄思窥沉溟。
    寒根固生意,息灰抱阳精。
    冲漠际无极,列宿罗青冥。
    夜深向晦息,始闻风雨声。

《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