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大全

类型
写景咏物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写雨写雪写风写花梅花荷花菊花柳树月亮山水写山写水长江黄河儿童写鸟写马田园边塞地名抒情爱国离别送别思乡思念爱情励志哲理闺怨悼亡写人老师母亲友情战争读书惜时婉约豪放诗经民谣节日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忧国忧民咏史怀古宋词精选小学古诗初中古诗高中古诗古文观止辞赋精选小学文言文初中文言文高中文言文古诗十九首唐诗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
展开
作者
李白高适苏轼杜甫白居易郁达夫孟郊穆旦王维臧克家王昌龄李大钊李清照陆游李贺刘禹锡曹植辛弃疾贺知章王勃陈子昂毛泽东贾岛柳永王安石王国维纳兰性德李商隐北岛戴望舒晏几道杜牧韩愈范成大佚名曹操姜夔黄庭坚欧阳修温庭筠陶渊明龚自珍许浑琼瑶周邦彦张可久曹雪芹王建车胤孟浩然杨万里张祜董必武于谦元稹赵师侠刘克庄柳宗元李颀韦应物王贞白李璟吴文英吴融李益苏舜钦刘长卿鲍照韩翃高骈
展开
朝代
先秦金朝五代汉朝魏晋南北朝唐朝隋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近代当代
形式
文言文辞赋
  • 登阅江楼

    王守仁〔明朝〕

    绝顶楼荒旧有名,高皇曾此驻龙旌。
    险存道德虚天堑,守在蛮夷岂石城。
    山色古今馀王气,江流天地变秋声。
    登临授简谁能赋?千古新亭一怆情。
  • 瘗旅文

    王守仁〔明朝〕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
    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予曰:“此必吏目死矣。伤哉!”薄暮,复有人来,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哭。”询其状,则其子又死矣。明日,复有人来,云:“见坡下积尸三焉。”则其仆又死矣。呜呼伤哉!
    念其暴骨无主,将二童子持畚、锸往瘗之,二童子有难色然。予曰:“嘻!吾与尔犹彼也!”二童闵然涕下,请往。就其傍山麓为三坎,埋之。又以只鸡、饭三盂,嗟吁涕洟而告之,曰:
    呜呼伤哉!繄何人?繄何人?吾龙场驿丞余姚王守仁也。吾与尔皆中土之产,吾不知尔郡邑,尔乌为乎来为兹山之鬼乎?古者重去其乡,游宦不逾千里。吾以窜逐而来此,宜也。尔亦何辜乎?闻尔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尔率妻子躬耕可有也。乌为乎以五斗而易尔七尺之躯?又不足,而益以尔子与仆乎?呜呼伤哉!
    尔诚恋兹五斗而来,则宜欣然就道,胡为乎吾昨望见尔容蹙然,盖不任其忧者?夫冲冒雾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饥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疬侵其外,忧郁攻其中,其能以无死乎?吾固知尔之必死,然不谓若是其速,又不谓尔子尔仆亦遽然奄忽也!皆尔自取,谓之何哉!吾念尔三骨之无依而来瘗尔,乃使吾有无穷之怆也。
    呜呼伤哉!纵不尔瘗,幽崖之狐成群,阴壑之虺如车轮,亦必能葬尔于腹,不致久暴露尔。尔既已无知,然吾何能违心乎?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三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今悲伤若此,是吾为尔者重,而自为者轻也。吾不宜复为尔悲矣。
    吾为尔歌,尔听之。歌曰: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莫知西东兮,维天则同。异域殊方兮,环海之中。达观随寓兮,奚必予宫。魂兮魂兮,无悲以恫。
    又歌以慰之曰:与尔皆乡土之离兮,蛮之人言语不相知兮。性命不可期,吾苟死于兹兮,率尔子仆,来从予兮。吾与尔遨以嬉兮,骖紫彪而乘文螭兮,登望故乡而嘘唏兮。吾苟获生归兮,尔子尔仆,尚尔随兮,无以无侣为悲兮!道旁之冢累累兮,多中土之流离兮,相与呼啸而徘徊兮。餐风饮露,无尔饥兮。朝友麋鹿,暮猿与栖兮。尔安尔居兮,无为厉于兹墟兮!
  • 罗旧驿

    王守仁〔明朝〕

    客行日日万峰头,山水南来亦胜游。
    布谷鸟啼村雨暗,刺桐花暝石溪幽。
    蛮烟喜过青杨瘴,乡思愁经芳杜洲。
    身在夜郎家万里,五云天北是神州。
  • 月夜二首 其二

    王守仁〔明朝〕

    处处中秋此月明,不知何处亦群英?
    须怜绝学经千载,莫负男儿过一生。
    影响尚疑朱仲晦,支离羞作郑康成。
    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
  • 纪梦

    王守仁〔明朝〕

    秋夜卧小阁,梦游沧海滨。
    海上神仙不可到,金银宫阙高嶙峋。
    中有仙人芙蓉巾,顾我宛若平生亲。
    欣然就语下烟雾,自言姓名郭景纯。
    携手历历诉衷曲,义愤感激难具陈。
    切齿尤深怨王导,深奸老猾长欺人。
    当年王敦觊神器,导实阴主相缘夤。
    不然三问三不答,胡忍使敦杀伯仁?
    寄书欲拔太真舌,不相为谋敢尔云。
    敦病已笃事已去,临哭嫁祸复卖敦。
    事成同享帝王贵,事败乃为顾命臣。
    几微隐约亦可见,世史掩覆多失真。
    袖出长篇再三读,觉来字字能书绅。
    开窗试抽《晋史》阅,中间事迹颇有因。
    因思景纯有道者,世移事往千馀春。
    若非精诚果有激,岂得到今犹愤嗔。
    不成之语以筮戒,敦实气沮竟殒身。
    人生生死亦不易,谁能视死如轻尘?
    烛微先几炳易道,多能馀事非所论。
    取义成仁忠晋室,龙逄龚胜心可伦。
    是非颠倒古多有,吁嗟景纯终见伸。
    禦风骑气游八垠。
    彼敦之徒草木,粪土臭腐同沉沦。
    我昔明《易》道,故知未来事。
    时人不我识,遂传耽一技。
    一思王导徒,神器良久觊。
    诸谢岂不力,伯仁见其底。
    所以敦者佣,罔顾天经与地义。
    不然百口未负托,何忍置之死。
    我于斯时知有分,日中斩柴市。
    我死何足悲,我生良有以。
    九天一人抚膺哭,晋室诸公亦可耻。
    举目山河徒叹非,携手登亭空洒泪。
    王导真奸雄,千载人未议。
    偶感君子谈中及,重与写真记。
    固知仓卒不成文,自今当与频谑戏。
    倘其为我一表扬,万世万世万万世。
  • 答人问道

    王守仁〔明朝〕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 睡起写怀

    王守仁〔明朝〕

    江日熙熙春睡醒,江云飞尽楚山青。
    閒观物态皆生意,静悟天机入窅冥。
    道在险夷随地乐,心忘鱼鸟自流形。
    未须更觅羲唐事,一曲沧浪击壤听。
  • 示宪儿

    王守仁〔明朝〕

    幼儿曹,听教诲。
    勤读书,要孝弟。
    学谦恭,循礼义。
    节饮食,戒游戏。
    毋说谎,毋贪利。
    毋任情,毋斗气。
    毋责人,但自治。
    能下人,是有志。
    能容人,是大器。
    凡做人,在心地。
    心地好,是良士。
    心地恶,是凶类。
    譬树果,心是蒂。
    蒂若坏,果必坠。
    吾教汝,全在是。
    汝谛听,勿轻弃。
  • 碧霞池夜坐

    王守仁〔明朝〕

    一雨秋凉入夜新,池边孤月倍精神。
    潜鱼水底传心诀,栖鸟枝头说道真。
    莫谓天机非嗜欲,须知万物是吾身。
    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宿尘?
  • 兴隆卫书壁

    王守仁〔明朝〕

    山城高下见楼台,野戍参差暮角催。
    贵竹路从峰顶入,夜郎人自日边来。
    莺花夹道惊春老,雉堞连云向晚开。
    尺素屡题还屡掷,衡南那有雁飞回?
  • 游岳麓书事

    王守仁〔明朝〕

    醴陵西来涉湘水,信宿江城沮风雨。
    不独病齿畏风湿,泥潦侵途绝行旅。
    人言岳麓最形胜,隔水溟蒙隐云雾。
    赵侯需晴邀我游,故人徐陈各传语。
    周生好事屡来速,森森雨脚何由住。
    晓来阴翳稍披拂,便携周生涉江去。
    戒令休遣府中知,徒尔劳人更妨务。
    橘洲僧寺浮江流,鸣钟出延立沙际。
    停桡一至答其情,三洲连绵亦佳处。
    行云散漫浮日色,是时峰峦益开霁。
    乱流荡桨济倏忽,系楫江边老檀树。
    岸行里许入麓口,周生道予勤指顾。
    柳溪梅堤存彷佛,道林林壑独如故。
    赤沙想像虚田中,西屿倾颓今冢墓。
    道乡荒趾留突兀,赫曦远望石如鼓。
    殿堂释菜礼从宜,下拜朱张息游地。
    凿石开山面势改,双峰辟阙见江渚。
    闻是吴君所规画,此举良是反遭忌。
    九仞谁亏一篑功,叹息遗基独延伫。
    浮屠观阁摩青霄,盘据名区遍寰宇。
    其徒素为儒所摈,以此方之反多愧。
    爱礼思存告朔羊,况此实作匪文具。
    人云赵侯意颇深,隐忍调停旋修举。
    昨来风雨破栋脊,方遣圬人补残敝。
    予闻此语心稍慰,野人蔬蕨亦罗置。
    欣然一酌才举杯,津夫走报郡侯至。
    此行隐迹何由闻,遣骑候访自吾寓。
    潜来鄙意正为此,仓卒行庖益劳费。
    整冠出讶见两盖,乃知王君亦同禦。
    肴羞层叠丝竹繁,避席兴辞恳莫拒。
    多仪劣薄非所承,乐阕觞周日将暮。
    黄堂吏散君请先,病夫沾醉须少憩。
    入舟暝色渐微茫,却喜顺流还易渡。
    严城灯火人已稀,小巷曲折忘归路。
    仙宫酣倦成熟寐,晓闻檐声复如注。
    昨游偶遂实天假,信知行乐皆有数。
    涉躐差偿夙好心,尚有名山敢多慕。
    齿角盈亏分则然,行李虽淹吾不恶。
  • 睡起偶成二首 其一

    王守仁〔明朝〕

    四十馀年睡梦中,而今醒眼始朦胧。
    不知日已过亭午,起向高楼撞晓钟。
  • 象祠记

    王守仁〔明朝〕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书》不云乎:“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瞽瞍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抵于奸,则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
    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 啾啾吟

    王守仁〔明朝〕

    知者不惑仁不忧,君胡戚戚眉双愁?
    信步行来皆坦道,凭天判下非人谋。
    用之则行舍即休,此身浩荡浮虚舟。
    丈夫落落掀天地,岂顾束缚如穷囚。
    千金之珠弹鸟雀,掘土何烦用镯镂?
    君不见东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衔其头?
    西家儿童不识虎,报竿驱虎如驱牛。
    痴人惩噎遂废食,愚者畏溺先自投。
    人生达命自洒落,忧谗避毁徒啾啾。
  • 题灌山小隐二绝 其二

    王守仁〔明朝〕

    一自移家入紫烟,深林住久遂忘年。
    山中莫道无供给,明月清风不用钱。
  • 诸生

    王守仁〔明朝〕

    人生多离别,佳会难再遇。
    如何百里来,三宿便辞去?
    有琴不肯弹,有酒不肯禦。
    远陟见深情,宁予有弗顾?
    洞云还自栖,溪月谁同步?
    不念南寺时,寒江雪将暮?
    不记西园日,桃花夹川路?
    相去倏几月,秋风落高树。
    富贵犹尘沙,浮名亦飞絮。
    嗟我二三子,吾道有真趣。
    胡不携书来,茆堂好同住。
  • 次谦之韵

    王守仁〔明朝〕

    珍重江船冒暑行,一宵心话更分明。
    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
    久奈世儒横臆说,竞搜物理外人情。
    良知底用安排得?此物由来自浑成。
  • 四明观白水二首 其二

    王守仁〔明朝〕

    千丈飞流舞白鸾,碧潭倒影镜中看。
    藤萝半壁云烟湿,殿角长年风雨寒。
    野性从来山水癖,直躬更觉世途难。
    卜居断拟如周叔,高卧无劳比谢安。
  • 杂诗三首 其三

    王守仁〔明朝〕

    羊肠亦坦道,太虚何阴晴?
    灯窗玩古《易》,欣然获我情。
    起舞还再拜,圣训垂明明。
    拜舞讵逾节,顿忘乐所形。
    敛衽复端坐,玄思窥沉溟。
    寒根固生意,息灰抱阳精。
    冲漠际无极,列宿罗青冥。
    夜深向晦息,始闻风雨声。
  • 冬至

    王守仁〔明朝〕

    客床无寐听潜雷,珍重初阳夜半回。
    天地未尝生意息,冰霜不耐鬓毛催。
    春添哀线谁能补?岁晚心丹自动灰。
    料得重闱强健在,早看消息报窗梅。
12 3 4 5 6 7 8 下一页末页共593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