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

出自唐朝孟浩然的《高阳池送朱二
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
池边钓女日相随,妆成照影竟来窥。
澄波澹澹芙蓉发,绿岸参参杨柳垂。
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
意气豪华何处在,空余草露湿罗衣。
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
征马分飞日渐斜,见此空为人所嗟。
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
拼音解读
dāng xī xiāng yáng xióng shèng shí ,shān gōng cháng zuì xí jiā chí
chí biān diào nǚ rì xiàng suí ,zhuāng chéng zhào yǐng jìng lái kuī 。
chéng bō dàn dàn fú róng fā ,lǜ àn cān cān yáng liǔ chuí 。
yī cháo wù biàn rén yì fēi ,sì miàn huāng liáng rén zhù xī 。
yì qì háo huá hé chù zài ,kōng yú cǎo lù shī luó yī 。
cǐ dì cháo lái jiàn háng zhě ,fān xiàng cǐ zhōng mù zhēng mǎ 。
zhēng mǎ fèn fēi rì jiàn xié ,jiàn cǐ kōng wéi rén suǒ jiē 。
yīn qín wéi fǎng táo yuán lù ,yǔ yì guī lái sōng zǐ jiā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当年襄阳雄盛时期,镇守襄阳的山间经常在习家池醉饮。相随而来的钓女,来到池边,竞相窥视她们自己妆扮过的映在池中的倩影。清波荡漾荷花盛开,依依垂柳映绿了水岸。澹澹:水波摇荡的样子。参参:草木茂盛;细长的样子。往日的繁华已经消逝,人物也不似当年,四望习池已变得一派荒凉,人迹稀少。往日意气风发豪华风流的一代人物都不见了,只有荒草露水沾湿着游人的衣服。此处虽然萧条了,但是一大早就来此为送别饯行的,并在这里放牧将要远行的马匹。一直到红日渐斜,远行人才上马而去,此情此景见之无不令人感叹此地的荒凉。诚恳而来是为寻找通向世外桃源之路,既然如此,只好归去,做一个赤松仙子隐逸罢了。松子:赤松子。古代神话中的仙人,相传神农时为一说为帝喾之师,后为道教所信奉。《史记·留侯世家》:“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松子家”,指学仙求道雨师。的隐逸者之家,即孟浩然的隐居处。

注释 高阳池:即习家池。朱二:孟浩然友人,生平事迹不详。

简析

  此诗写了习家池往日的绮丽繁华,与眼前的空寂冷落,形成鲜明的对照,其实是浩然心中的理想和眼前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写意。此诗当作于他的晚年,诗中也可见浩然仕途彻底无望之后,真正归隐的决绝之心。同时从诗中也为读者流露了如下信息:晋代的襄阳其雄盛和繁华是胜于盛唐之初的;另外就习家池而言其荒凉和破败,远非近代之事,而是唐已如斯了。

作者介绍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早年隐居家乡襄阳附近的鹿门山,闭门读书,以诗自娱。曾游历长江南北各地,巴蜀、吴越、湘赣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四十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不第。张九龄镇荆州时,署其为荆州从事,不久,患疽而卒,终年五十二岁。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诗与王维齐名,号王孟。其诗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清闲浅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有《孟浩然集》。►278篇诗文

“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的下一句是池边钓女日相随,妆成照影竟来窥。该诗句出自孟浩然的作品《高阳池送朱二》。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7755_1.html

孟浩然相关诗词

  • 送谢录事之越

    孟浩然〔唐朝〕

    清旦江天迥,凉风西北吹。白云向吴会,征帆亦相随。
    想到耶溪日,应探禹穴奇。仙书倘相示,予在此山陲。

  • 东陂遇雨,率尔贻谢南池

    孟浩然〔唐朝〕

    田家春事起,丁壮就东陂。殷殷雷声作,森森雨足垂。
    海虹晴始见,河柳润初移。予意在耕凿,因君问土宜。

  • 送贾升主簿之荆府

    孟浩然〔唐朝〕

    奉使推能者,勤王不暂闲。观风随按察,乘骑度荆关。
    送别登何处,开筵旧岘山。征轩明日远,空望郢门间。

  • 寻香山湛上人

    孟浩然〔唐朝〕

    朝游访名山,山远在空翠。氛氲亘百里,日入行始至。
    杖策寻故人,解鞭暂停骑。石门殊豁险,篁径转森邃。
    法侣欣相逢,清谈晓不寐。平生慕真隐,累日探奇异。
    野老朝入田,山僧暮归寺。松泉多逸响,苔壁饶古意。
    谷口闻钟声,林端识香气。愿言投此山,身世两相弃。

  • 问舟子

    孟浩然〔唐朝〕

    向夕问舟子,前程复几多。湾头正堪泊,淮里足风波。

《高阳池送朱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