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出自唐朝韦应物的《观田家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拼音解读
wēi yǔ zhòng huì xīn ,yī léi jīng zhé shǐ 。
tián jiā jǐ rì xián ,gēng zhǒng cóng cǐ qǐ 。
dīng zhuàng jù zài yě ,chǎng pǔ yì jiù lǐ 。
guī lái jǐng cháng yàn ,yǐn dú xī jiàn shuǐ
jī qú bú zì kǔ ,gāo zé qiě wéi xǐ 。
cāng bǐng wú xiǔ chǔ ,yáo yì yóu wèi yǐ 。
fāng cán bú gēng zhě ,lù shí chū lǘ lǐ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雨过后,所有的花卉都焕然一新。一声春雷,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都被惊醒了。农民没过几天悠闲的日子,春耕就开始了。自惊蛰之日起,就得整天起早摸黑地忙于农活了。健壮的青年都到田地里去干活了,留在家里的女人小孩就把家门口的菜园子收拾收拾,准备种菜了。他们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回到家天已经很晚了,还得把牛牵到村子西边的溪沟里让它饮水。这样又累又饿,他们自己却不觉得苦,只要看到雨水滋润过的禾苗心里就觉得很是欢喜。可是即使他们整日这样忙碌,家里也没有隔夜的粮食,而劳役却是没完没了。看着这些,我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奉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

注释①景常晏:指天晚。②劬:劳苦。③膏泽:指雨下到田里。④闾里:民间、乡里。

赏析

  这首《观田家》通过对农民终岁辛劳而不得温饱的具体描述,深刻揭示了当时赋税徭役妁繁重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自惊蛰之日起,农民就没有“几日闲”,整天起早摸黑的忙碌于农活,结果却家无隔夜粮,劳役没个完。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奉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身为封建官吏能够这样自责,确实是难得的。这种思想感情和杜甫等人是相同的,这是唐代田园诗中的一个特点,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优良传统。

作者介绍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唐京兆万年人。韦待价曾孙。初以三卫郎事玄宗,后折节读书,肃宗时入太学。代宗永泰中,为洛阳丞,迁京兆府功曹。德宗建中二年,累除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寻改江州刺史,追赴阙,迁左司郎中。贞元初,复出为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后罢居苏州永定寺,斋心屏除人事。工诗,五言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与顾况、刘长卿等相酬唱。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合称“王孟韦柳”,或与陶渊明合称“陶韦”。有集。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2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 《韦苏州集》。散文存一篇。词存四首,见《尊前集》。►550篇诗文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的上一句是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的下一句是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该诗句出自韦应物的作品《观田家》。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7179_4.html

韦应物相关诗词

  • 答端

    韦应物〔唐朝〕

    坐忆故园人已老,宁知远郡雁还来。
    长瞻西北是归路,独上城楼日几回。

  • 园林晏起,寄昭应韩明府、卢主簿

    韦应物〔唐朝〕

    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烟。园林鸣好鸟,闲居犹独眠。
    不觉朝已晏,起来望青天。四体一舒散,情性亦忻然。
    还复茅檐下,对酒思数贤。束带理官府,简牍盈目前。
    当念中林赏,览物遍山川。上非遇明世,庶以道自全。

  • 精舍纳凉

    韦应物〔唐朝〕

    山景寂已晦,野寺变苍苍。夕风吹高殿,露叶散林光。
    清钟始戒夜,幽禽尚归翔。谁复掩扉卧,不咏南轩凉。

  • 授衣还田里

    韦应物〔唐朝〕

    公门悬甲令,浣濯遂其私。晨起怀怆恨,野田寒露时。
    气收天地广,风凄草木衰。山明始重叠,川浅更逶迤。
    烟火生闾里,禾黍积东菑。终然可乐业,时节一来斯。

  • 送终

    韦应物〔唐朝〕

    奄忽逾时节,日月获其良。萧萧车马悲,祖载发中堂。
    生平同此居,一旦异存亡。斯须亦何益,终复委山冈。
    行出国南门,南望郁苍苍。日入乃云造,恸哭宿风霜。
    晨迁俯玄庐,临诀但遑遑。方当永潜翳,仰视白日光。
    俯仰遽终毕,封树已荒凉。独留不得还,欲去结中肠。
    童稚知所失,啼号捉我裳。即事犹仓卒,岁月始难忘。

《观田家》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