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山甫出祖

出自先秦诗经的《烝民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监有周,昭假于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

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赋。

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缵戎祖考,王躬是保。出纳王命,王之喉舌。赋政于外,四方爰发。

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

仲山甫出祖。四牡业业。征夫捷捷,每怀靡及。四牡彭彭,八鸾锵锵。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

四牡骙骙,八鸾喈喈。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拼音解读

tiān shēng zhēng mín ,yǒu wù yǒu zé 。mín zhī bǐng yí ,hǎo shì yì dé 。tiān jiān yǒu zhōu ,zhāo jiǎ yú xià 。bǎo zī tiān zǐ ,shēng zhòng shān fǔ 。

zhòng shān fǔ zhī dé ,róu jiā wéi zé 。lìng yí lìng sè 。xiǎo xīn yì yì 。gǔ xùn shì shì 。wēi yí shì lì 。tiān zǐ shì ruò ,míng mìng shǐ fù 。

wáng mìng zhòng shān fǔ ,shì shì bǎi pì ,zuǎn róng zǔ kǎo ,wáng gōng shì bǎo 。chū nà wáng mìng ,wáng zhī hóu shé 。fù zhèng yú wài ,sì fāng yuán fā 。

sù sù wáng mìng ,zhòng shān fǔ jiāng zhī 。bāng guó ruò fǒu ,zhòng shān fǔ míng zhī 。jì míng qiě zhé ,yǐ bǎo qí shēn 。sù yè fěi jiě ,yǐ shì yī rén 。

rén yì yǒu yán ,róu zé rú zhī ,gāng zé tǔ zhī 。wéi zhòng shān fǔ ,róu yì bú rú ,gāng yì bú tǔ 。bú wǔ jīn guǎ ,bú wèi qiáng yù 。

rén yì yǒu yán ,dé yóu rú máo ,mín xiān kè jǔ zhī 。wǒ yí tú zhī ,wéi zhòng shān fǔ jǔ zhī 。ài mò zhù zhī 。gǔn zhí yǒu què ,wéi zhòng shān fǔ bǔ zhī 。

zhòng shān fǔ chū zǔ 。sì mǔ yè yè 。zhēng fū jié jié ,měi huái mí jí 。sì mǔ péng péng ,bā luán qiāng qiāng 。wáng mìng zhòng shān fǔ ,chéng bǐ dōng fāng 。

sì mǔ kuí kuí ,bā luán jiē jiē 。zhòng shān fǔ cú qí ,shì chuán qí guī 。jí fǔ zuò sòng ,mù rú qīng fēng 。zhòng shān fǔ yǒng huái ,yǐ wèi qí xī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老天生下这些人.有着形体有法则。人的常性与生来,追求善美是其德。上天临视周王朝,昭明之德施于下。保佑这位周天子,有仲山甫辅佐他。  仲山甫贤良具美德,温和善良有原则。仪态端庄好面色,小心翼翼真负责。遵从古训不出格,勉力做事合礼节。天子选他做大臣,颁布王命管施政。  周王命令仲山甫,要做诸侯的典范。继承祖业要宏扬,辅佐天子振朝纲。出令受命你执掌,天子喉舌责任重。发布政令告畿外,四方听命都遵从。  严肃对待王命令,仲山甫全力来推行。国内政事好与坏,仲山甫心里明如镜。既明事理又聪慧,善于应付保自身。早早晚晚不懈怠,侍奉周王献忠诚。  有句老话这样说:"柔软东西吃下肚,刚硬东西往外吐。"与众不同仲山甫,柔软东西他不吃,刚硬东西偏下肚。鳏夫寡妇他不欺,碰着强暴狠打击。  有句老话这样说:"德行如同毛羽轻,很少有人能高举。"我细揣摩又核计,能举起唯有仲山甫,别人爱他难相助。天子龙袍有破缺,独有仲山甫能弥补。  仲山甫出行祭路神,四匹公马力强劲。车载使臣匆匆行,常念王命未完成。四马奋蹄彭彭响,八只鸾铃声锵锵。周王命令仲山甫,督修齐城赴东疆。  四匹公马蹄不停,八只鸾铃响叮叮。仲山甫赴齐去得急,早日完工回朝廷。吉甫作歌赠穆仲,乐声和美如清风。仲山甫临行顾虑多,宽慰其心好建功。

注释(1)烝:众。物、则:严粲《诗缉》谓“天生烝民具形而有物,禀性而有则”。(2)秉彝:常理,常性。懿:美。(3)假:至。(4)仲山甫:人名,樊侯,为宣王卿士,字穆仲。(5)式:用,效法。(6)若:选择。见《说文解字》段玉裁注。赋:颁布。(7)辟:君,此指诸侯。(8)缵(zuǎn):继承。戎:你。王躬:指周王。(9)出纳:指受命与传令。喉舌:代言人。(10)外:郑笺谓“以布政于畿外”。爰发:乃行。(11)肃肃:严肃。将:行。(12)若否:好坏。(13)解(xiè):通“懈”。一人:指周天子。(14)茹:吃。(15)矜:老而无妻。强御:强悍。(16)輶(yóu):轻。鲜:少。克:能。(17)仪图:揣度。(18)衮(gǔn):绣龙图案的王服。职:犹“适”,即偶然。阙:缺。(19)祖:祭路神。业业:马高大的样子。(20)捷捷:马行迅疾的样子。(21)彭彭:形容马蹄声杂沓。鸾:鸾铃。(22)骙(kuí)骙:同“彭彭”。喈(jiē)喈:象声词,铃声。(23)徂:往。遄(chuán):速。(24)吉甫:尹吉甫,宣王大臣。穆:和美。(25)永:长。怀:思。

鉴赏

这首诗《毛诗序》谓“尹吉甫美宣王也,任贤使能,周室中兴焉”;因诗中直接颂扬的是仲山甫,而不是周宣王,故朱熹《诗集传》认为是“宣王命樊侯仲山甫筑城于齐,而尹吉甫作诗送之”;清人郝敬既不赞同毛说,也不以朱说为然,他提出此诗合《春秋》微言大义之旨,仲山甫具才德位望,为辅弼重臣,宜常在王之左右,城齐之役,不劳相烦,诗言“衮职有阙”、“式遄其归”,实有规讽之意。《序》谓“美”,郝谓“讽”,二说视角不同,自然见解相反,然也有共同点,那就是皆着眼于此诗的言外之意,非诗中的基本内容。见仁见智,各有所取,此姑且不论,如果就诗说诗,当以朱熹说为胜。

此诗首章起句不凡,方玉润《诗经原始》评曰:“工于发端”,“高浑有势。”开头四句郑重提出“人性”这一命题,哲理意味甚浓。前人多认为这是最早的“性善论”,故孟子在《告子章》中引此四句与孔子的阐释作为论“性善”的理论依据。但从全诗考察,似乎诗人并不是倡导什么“性善论”,他只不过是借天赋予人以善性,为下文歌颂仲山甫张本。戴震《诗补传》指出:“诗美仲山甫德之纯粹而克全,故推本性善以言之。”第一章颂扬仲山甫应天运而生,非一般人物可比,总领全诗。接下去二至六章便不遗余力赞美仲山甫的德才与政绩:首先说他有德,遵从古训,深得天子的信赖;其次说他能继承祖先事业,成为诸侯典范,是天子的忠实代言人;再次说他洞悉国事,明哲忠贞,勤政报效周王;继而说他个性刚直,不畏强暴,不欺弱者;进而回应前几章,说他德高望重,关键靠自己修养,不断积累,因而成了朝廷补衮之臣。诗人对仲山甫推崇备至,极意美化,塑造了一位德才兼备、身负重任、忠于职守、攸关国运的名臣形象。七、八两章才转到正题,写仲山甫奉王命赴东方督修齐城,尹吉甫临别作诗相赠,安慰行者,祝愿其功成早归。全诗基调虽是对仲山甫个人的颂扬与惜别,但透过诗中关于仲山甫行事与心理的叙述,从中大体能体察到处于西周衰世的贵族,对中兴事业艰难的认识与隐忧,以及对力挽狂澜的辅弼大臣的崇敬与呼唤。不难理解,此诗对仲山甫的种种赞美,是真实的、现实的,然而也不排除其中有某些理想化的成分,包含着诗人所代表的这一阶层的期盼。有人斥此篇为“谀词”,似乎过苛。

此诗主要以赋叙事,开篇以说理领起;中间夹叙夹议,突出仲山甫之德才与政绩;最后偏重描写与抒情,以热烈的送别场面作结,点出赠别的主题。全诗章法整饬,表达灵活,为后世送别诗之祖。在《诗经》中此篇说理成分比较浓厚,在诗歌发展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姚际恒《诗经通论》评开头四句说:“《三百篇》说理始此,盖在宣王之世矣。”后世“以理为诗”当溯源于此。此诗语言也很有特色,尽管多用说理、议论,却不迂腐呆滞,这除了诗人的激情之外,还在于语言运用独具匠心,诗人多以民间俗语入诗,如表现仲山甫扶弱锄强的性格特征、赞美仲山甫重视修身立德,都是反用俗语来衬托,这比直说简洁、形象,又有理趣,说理中注进了诗味,故姚际恒称此为“奇语”(同上)。诗中一些形象生动、富有哲理的语言,有的经后人使用或提炼,至今仍活在人们口头,如“小心翼翼”、“明哲保身”、“爱莫能助”、“穆如清风”等。善用虚词与叠字词本是《诗经》的语言特点,此篇独特之处是“之”字的运用,全诗十二个“之”字,用于句尾的有九个,其中第六章连用五个“之”字收句,娓娓道来,委婉有致,起到了特有的抒情效果,姚际恒指出“多用‘之’字,见缠绵之态”(同上)。第十、八两章连用“业业”、“捷捷”、“锵锵”、“彭彭”、“骙骙”、“喈喈”等叠字词,铺叙送行场面的壮观和行动的迅捷,绘声绘色,增强了诗的形象性与节奏感。此诗押韵复杂,除五、六两章用一韵外,其余各章皆用两韵,韵脚也变化不定,如第一章则、德为韵,下、甫为韵;而第二章德、则、色、翼、式、力为韵,若、赋为韵;第三章考、保为韵,舌、发为韵;几乎无规则可循,后五章也是如此,译诗尽可能保留原貌。

“仲山甫出祖”的上一句是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仲山甫出祖”的下一句是四牡业业。该诗句出自诗经的作品《烝民》。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6792_25.html

诗经相关诗词

  • 伯兮(伯兮朅兮)

    诗经〔先秦〕

    【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1]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2]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3]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4]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5]

  • 采薇

    诗经〔先秦〕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 芣苢

    诗经〔先秦〕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 角弓

    诗经〔先秦〕

    骍骍角弓,翩其反矣。兄弟婚姻,无胥远矣。

    尔之远矣,民胥然矣。尔之教矣,民胥效矣。

    此令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愈。

    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已斯亡。

    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如食宜饇,如酌孔取。

    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莫肯下遗,式居娄骄。

    雨雪浮浮,见晛曰流。如蛮如髦,我是用忧。

  • 长发

    诗经〔先秦〕

    浚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
    玄王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率履不越,遂视既发。相士烈烈。海外有截。
    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跻。昭假迟迟,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
    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何天之休。不竞不絿,不刚不柔。敷政优优。百禄是遒。
    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厖。何天之龙,敷奏其勇。不震不动,不戁不竦,百禄是总。
    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苞有三蘖,莫遂莫达。九有有截,韦顾既伐,昆吾夏桀。
    昔在中叶,有震且业。允也天子,降予卿士。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

《烝民》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