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出自宋朝文天祥的《金陵驿二首·其一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拼音解读
cǎo hé lí gōng zhuǎn xī huī ,gū yún piāo bó fù hé yī !
shān hé fēng jǐng yuán wú yì ,chéng guō rén mín bàn yǐ fēi 。
mǎn dì lú huā hé wǒ lǎo ,jiù jiā yàn zǐ bàng shuí fēi
cóng jīn bié què jiāng nán lù ,huà zuò tí juān dài xuè gu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草合离宫转夕晖:夕阳下那被野草覆盖的行宫,孤云飘泊复何依:自己的归宿在哪里啊?山河风景元无异: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原来没有什么不同,(“元”,同"原"。)城郭人民半已非:而人民已成了元朝的臣民.。满地芦花和我老:满地的芦苇花和我一样老去,旧家燕子傍谁飞:人民流离失所,国亡无归。从今别却江南路:现在要离开这个熟悉的老地方了,化作啼鹃带血归:从此以后南归无望,等我死后让魂魄归来吧!

注释金陵:今江苏南京。驿:古代官办的交通站,供传递公文的人和来往官吏休憩的地方。这里指文天祥抗元兵败被俘,由广州押往元大都路过金陵.草合:草已长满。离宫:即行宫,皇帝出巡时临时居住的地方。金陵是宋朝的陪都,所以有离宫。啼鹃带血:用蜀王死后化为杜鹃鸟啼鹃带血的典故‘暗喻北行以死殉国,只有魂魄归来。旧家燕子:引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句含义。别却:离开。

赏析

本诗写于1279年的深秋,此时,南宋政权覆亡已半年有余,金陵(今南京)亦被军元军攻破四年之多。诗人战败不幸被俘,在被送往大都(今北京)的途中经过金陵,抚今思昨,触景生情,留下了这首沉郁苍凉寄托亡国之恨的著名诗篇。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夕阳落照之下,当年金碧辉煌的皇帝行宫已被荒草重重遮掩,残状不忍目睹。不忍目睹却又不忍离去,因为它是百年故国的遗迹,大宋政权的象征,看到她,就好像看到了为之效命的亲人,看到了为之奔走的君王。“草合离宫”与“孤云漂泊”相对,则道出国家与个人的双重不幸,染下国家存亡与个人命运密切相关的情理基调。“转夕晖”之“转”字用得更是精妙到位,尽显状元宰相的艺术风采:先是用夕阳渐渐西斜、渐渐下落之“动”反衬诗人久久凝望、久久沉思之“静”,进而与“孤云飘泊复何依”相照应,引发出诗人万里长江般的无限悲恨,无限怅惘。一个处境悲凉空怀“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复国壮志的爱国者的形象随之跃然纸上。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山河依旧,可短短的四年间,城郭面目全非,人民多已不见。“元无异”“半已非”巨大反差的设置,揭露出战乱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深重灾难,反映出诗人心系天下兴亡、情关百姓疾苦的赤子胸怀,将诗作的基调进一步渲染,使诗作的主题更加突出鲜明。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满地芦花”犹如遍地哀鸿,他们之所以白花如发和我一样苍老,是因为他们心中都深深埋着说不尽的国破恨、家亡仇、飘离苦。原来王谢豪门世家风光不再,燕子尚可“飞入寻常百姓家”,现在老百姓亡的亡,逃的逃,燕子们也是巢毁窝坏,到哪里去安身呢?拟人化的传神描写,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诗人在哭,整个金陵也在哭,亦使悲凉凄惨的诗人自身形象更加饱满。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尽管整个金陵城都笼罩在悲凉的氛围中,我也不愿离她而去,因为她是我的母亲,我的挚爱。但元军不让我在此久留,肉体留不下,就让我的忠魂化作啼血不止、怀乡不已的杜鹃鸟归来伴陪您吧。本联与诗人《过零丁洋》里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谓是异曲同工,旗帜鲜明地表达出诗人视死如归、以死报国的坚强决心。四年后,诗人受尽种种折磨和苦难,战胜种种诱惑和威胁,从容就义,用生命和鲜血践行了自己的誓言,在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宝库中谱写了一曲永远鼓舞中华儿女的悲壮之歌、正气之歌。

作者介绍

文天祥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 南宋政治家、抗元名臣、文学家。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宝祐四年(1256)状元,授承事郎,升任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再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时被拘,逃归后聚兵抗元。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被俘,拒绝元朝诱惑,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元至元十九年(1283),于大都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正气歌》等。所作《齐天乐·庆湖北漕知鄂州李楼峰》一词,状写南楼景色,被视为佳作。►991篇诗文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的上一句是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的下一句是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该诗句出自文天祥的作品《金陵驿二首·其一》。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5796_3.html

文天祥相关诗词

  • 和前人赋别 其二

    文天祥〔宋朝〕

    当年童子见,今见二毛翁。
    海月三秋别,江云一日同。
    鸥心驰舍北,龙尾曳天东。
    定有延和奏,南来寄一通。

  • 送吉州陈守解任

    文天祥〔宋朝〕

    美人策良马,弭节螺江湄。
    岁年忽晼晚,桃李已成蹊。
    遥遥一水间,复复东与西。
    晴川夹修杨,行舟何能维。
    朱凤翔海山,层汉扬音徽。
    高冈有梧桐,驾言览朝晖。
    赠君以白云,白云不我持。
    赠君以明月,明月不我携。
    白云与明月,远道相追随。

  • 平江府

    文天祥〔宋朝〕

    楼台俯舟楫,城郭满干戈。
    故吏归心少,遗民出涕多。
    鸠居无鹊在,鱼网有鸿过。
    使遂睢阳志,安危今若何。

  • 胡笳曲 八拍

    文天祥〔宋朝〕

    只今年才十六七,风尘荏苒音书绝。
    胡骑长驱五六年,弊裘何啻连百结。
    愁对寒云雪满山,愁看冀北是长安。
    此身未知归定处,漂泊西南天地间。

  • 沁园春 其二 雪霁

    文天祥〔宋朝〕

    同云笼覆,遍效原、一望苍茫无际。
    是处青山皆改色,姑射琼台初启。
    渔艇迷烟,樵柯失径,歉收点风霜厉。
    子猷短棹,三高祠畔堪系。
    江城梦纪罗浮,踽步豪吟,东郭先生履。
    欲伴袁安营土室,高卧六花堆里。
    此是冰天,谁言水国,千古孤臣滋涕。
    芒苇首白,浑疑缟素刘季。

《金陵驿二首·其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