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出自先秦屈原的《九歌·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一作:渺渺)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拼音解读
dì zǐ jiàng xī běi zhǔ ,mù miǎo miǎo xī chóu yǔ 。
niǎo niǎo xī qiū fēng ,dòng tíng bō xī mù yè xià 。(niǎo niǎo yī zuò :miǎo miǎo )
dēng bái fán xī chěng wàng ,yǔ jiā qī xī xī zhāng 。
niǎo hé cuì xī píng zhōng ,zēng hé wéi xī mù shàng 。
yuán yǒu zhǐ xī lǐ yǒu lán ,sī gōng zǐ xī wèi gǎn yán 。
huāng hū xī yuǎn wàng ,guān liú shuǐ xī chán yuán 。
mí hé shí xī tíng zhōng ?jiāo hé wéi xī shuǐ yì ?
cháo chí yú mǎ xī jiāng gāo ,xī jì xī xī shì 。
wén jiā rén xī zhào yǔ ,jiāng téng jià xī xié shì
zhù shì xī shuǐ zhōng ,qì zhī xī hé gài ;
sūn bì xī zǐ tán ,bō fāng jiāo xī chéng táng ;
guì dòng xī lán lǎo ,xīn yí méi xī yào fáng ;
wǎng bì lì xī wéi wéi ,pǐ huì mián xī jì zhāng ;
bái yù xī wéi zhèn ,shū shí lán xī wéi fāng ;
zhǐ qì xī hé wū ,liáo zhī xī dù héng 。
hé bǎi cǎo xī shí tíng ,jiàn fāng xīn xī wǔ mén 。
jiǔ yí bīn xī bìng yíng ,líng zhī lái xī rú yún 。
juān yú mèi xī jiāng zhōng ,yí yú dié xī lǐ pǔ 。
qiān tīng zhōu xī dù ruò ,jiāng yǐ yí xī yuǎn zhě ;
shí bú kě xī zhòu dé ,liáo xiāo yáo xī róng yǔ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踩着白薠啊纵目四望,与佳人相约啊在今天晚上。鸟儿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处?鱼网为什么挂结在树梢之上?沅水芷草绿啊澧水兰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神思恍惚啊望着远方,只见江水啊缓缓流淌。麋鹿为什么在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清晨我打马在江畔奔驰,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着我,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我要把房屋啊建筑在水中央,还要把荷叶啊盖在屋顶上。荪草装点墙壁啊紫贝铺砌庭坛。四壁撒满香椒啊用来装饰厅堂。桂木作栋梁啊木兰为桁椽,辛夷装门楣啊白芷饰卧房。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析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用白玉啊做成镇席,各处陈设石兰啊一片芳香。在荷屋上覆盖芷草,用杜衡缠绕四方。汇集各种花草啊布满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湘夫人,他们簇簇拥拥的像云一样。我把那衣袖抛到江中去,我把那单衣扔到澧水旁。我在小洲上啊采摘着杜若,将用来馈赠给远方的姑娘。美好的时光啊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注释(1)选自《楚辞章句》,为《九歌》中的一篇。《九歌》是屈原十一篇作品的总称。“九”是泛指,非实数,《九歌》本是古乐章名。王逸《楚辞章句》认为:“昔楚目南郢之邑,沅湘之同,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间,杯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札,歌舞之乐,其辞鄙陋,因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已之冤结,托之以风谏。”也有人认为是屈原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此篇与《九歌》中另一篇《湘君》为姊妹篇。关于湘夫人和湘君为谁,多有争论。二人为湘水之神,则无疑。此篇写湘君企待湘夫人而不至,产生的思慕哀怨之情。(2)帝子:指湘夫人。舜妃为帝尧之女,故称帝子。(3)眇眇(miǎo):望而不见的徉子。愁予:使我忧愁。(4)袅袅(niǎo):微风吹拂的样子 (5)波:生波。下:落。(6)薠:水草名,生湖泽间。骋望:纵目而望。(7)佳:佳人,指湘夫人。期:期约。张:陈设。(8)萃:集。鸟本当集在木上,反说在水草中。(9)罾(zēng):鱼网。罾原当在水中,反说在木上,比喻所愿不得,失其应处之所。(10)沅:即沅水,在今湖南省。醴:同“澧”(lǐ),即澧水,在今湖南省,流入洞庭湖。茝:白芷,一种香草。(11)公子:指湘夫人。古代贵族称公族,贵族子女不分姓别,都可称“公子”。(12)荒忽:不分明的样子。(13)潺湲:水流的样子。(14)麋:兽名,似鹿。(15)水裔:水边。此名意谓蛟本当在深渊而在水边。比喻所处失常。(16)皋:水边高地。(17)澨(shì):水边。(18)腾驾:驾着马车奔腾飞驰。偕逝:同往。(19)葺:编草盖房子。盖:指屋顶。(20)荪壁:用荪草饰壁。荪(sūn):一种香草。紫:紫贝。坛:中庭。(21)椒:一种科香木。(22)栋:屋栋,屋脊柱。橑:屋椽。(23)辛夷:木名,初春升花。楣:门上横梁。药:白芷。(24)罔:通“网”,作结解。薜荔;一种香草,缘木而生。帷:帷帐。(25)擗;析开。蕙:一种香草。櫋(mián)櫋:作“幔”讲,帐顶。(26)镇:镇压坐席之物。(27)疏:分疏,分陈。石兰:一种香草。(28)缭:缠绕。杜衡:一种香草。(29)合:合聚。百草:指众芳草。实:充实。(30)馨:能够远闻的香。庑(wǔ):廊(31)九嶷(yí):山名,传说中舜的葬地,在湘水南。这里指九嶷山神。缤:盛多的样子。(32)灵:神。如云:形容众多。(33)袂(mèi):衣袖。(34)褋(dié):外衣。(35)汀:水中或水边的平地。杜若:一种香草。(36)远者:指湘夫人。(37)骤得:数得,屡得。(38)逍遥:游玩。容与:悠闲的样子。

鉴赏

一般认为,湘夫人是湘水女性之神,与湘水男性之神湘君是配偶神。湘水是楚国境内所独有的最大河流。湘君、湘夫人这对神祇反映了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神人恋爱”的构想。楚国民间文艺,有着浓厚的宗教气氛,祭坛实际上就是“剧坛”或“文坛”。以《湘君》和《湘夫人》为例:人们在祭湘君时,以女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君;祭湘夫人时,以男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夫人,各致以爱慕之深情。他们借神为对象,寄托人间纯朴真挚的爱情;同时也反映楚国人民与自然界的和谐。因为纵灌南楚的湘水与楚国人民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她像慈爱的母亲,哺育着楚国世世代代的人民。人们对湘水寄予深切的爱,把湘水视为爱之河,幸福之河,进而把湘水的描写人格化。神的形象也和人一样演出悲欢离合的故事,人民意念中的神,也就具体地罩上了历史传说人物的影子。湘君和湘夫人就是以舜与二妃(娥皇、女英)的传说为原型的。这样一来,神的形象不仅更为丰富生动,也更能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在情感上靠近,使人感到亲切可近,富有人情味。

诗题虽为《湘夫人》,但诗中的主人公却是湘君。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描写相恋者生死契阔、会合无缘。作品始终以候人不来为线索,在怅惘中向对方表示深长的怨望,但彼此之间的爱情始终不渝则是一致的。

比较鉴赏

作为《湘君》的姊妹篇,《湘夫人》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却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

如果把这两首祭神曲联系起来看,那么这首《湘夫人》所写的情事,正发生在湘夫人久等湘君不至而北出湘浦、转道洞庭之时。因此当晚到的湘君抵达约会地北渚时,自然难以见到他的心上人了。作品即由此落笔,与《湘君》的情节紧密配合。

首句“帝子降兮北渚”较为费解。“帝子”历来解作天帝之女,后又附会作尧之二女,但毫无疑问是指湘水女神。一般都把这句说成是帝子已降临北渚,即由《湘君》中的“夕弭节兮北渚”而来;但这样便与整篇所写湘君盼她前来而不见的内容捍格难合。于是有人把这句解释成湘君的邀请语(见詹安泰《屈原》),这样文意就比较顺畅了。

歌辞的第一段写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这是一个环境气氛都十分耐人寻味的画面: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望断秋水、不见伊人的湘君搔首蹰躇,一会儿登临送目,一会儿张罗陈设,可是事与愿违,直到黄昏时分仍不见湘夫人前来。这种情形经以“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的反常现象作比兴,就更突出了充溢于人物内心的失望和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劳无益的意味。而其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更是写景的名句,对渲染气氛和心境都极有效果,因而深得后代诗人的赏识。

第二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湘君的渴望之情。以水边泽畔的香草兴起对伊人的默默思念,又以流水的缓缓而流暗示远望中时光的流逝,是先秦诗歌典型的艺术手法,其好处在于人物相感、情景合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以下麋食中庭和蛟滞水边又是两个反常现象,与前文对鸟和网的描写同样属于带有隐喻性的比兴,再次强调爱而不见的事愿相违。接着与湘夫人一样。他在久等不至的焦虑中,也从早到晚骑马去寻找,其结果则与湘夫人稍有不同:他在急切的求觅中,忽然产生了听到佳人召唤、并与她一起乘车而去的幻觉。于是作品有了以下最富想像力和浪漫色彩的一笔。

第三段纯粹是湘君幻想中与湘夫人如愿相会的情景。这是一个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神奇世界:建在水中央的庭堂都用奇花异草香木构筑修饰。其色彩之缤纷、香味之浓烈,堪称无与伦比。作品在这里一口气罗列了荷、荪、椒、桂、兰、辛夷、药、薜荔、蕙、石兰、芷、杜衡等十多种植物,来极力表现相会处的华美艳丽。其目的,则全在于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环境来烘托和反映充溢于人物内心的欢乐和幸福。因此当九嶷山的众神来把湘君的恋人接走时,他才恍然大悟,从这如梦幻般的美境中惊醒,重新陷入相思的痛苦之中。

最后一段与《湘君》结尾不仅句数相同,而且句式也完全一样。湘君在绝望之余,也像湘夫人那样情绪激动,向江中和岸边抛弃了对方的赠礼,但表面的决绝却无法抑制内心的相恋。他最终同样恢复了平静,打算在耐心的等待和期盼中,走完相恋相思这段好事多磨的心理历程。他在汀洲上采来芳香的杜若,准备把它赠送给远来的湘夫人。

从情感的结构角度看,这首诗是以“召唤方式”呼应“期待视野”。《湘夫人》既然是迎神曲,必然是以召唤的方式祈求神灵降临。全诗以召唤湘夫人到来作为出发点,以期待的心理贯穿其中。诗的前半段主要写湘君思念湘夫人时那种望而不见、遇而无缘的期待心情。中间经历了忧伤、懊丧、追悔、恍惚等情感波动。这些都是因期待而落空所产生的情绪波动。诗的后半段是写湘君得知湘夫人应约即将到来的消息后,喜出望外,在有缘相见而又未相见的期待心情中忙碌着新婚前的准备事宜。诗的末尾,湘夫人才出现,召唤的目的达到,使前面一系列的期待性的描写与此呼应。实际上,后半段的描写不过是湘君的幻想境界。出现这种幻象境界,也是由于期待心切的缘故。整首诗对期待过程的描写,有开端,有矛盾,有发展,有高潮,有低潮,有平息。意识线路清晰可见。

这首诗还有著明暗对应的双层结构方式。主人公情感的表现,有明有暗,明暗结合。抒情对象既可实指,又有象征性。在描写实境时,主人公的情感是表层性的,意旨明朗,指事明确,语言明快,情感色泽清晰,高低起伏,强弱大小,都呈透明状态。如诗的后半段写筑室建堂、美饰洞房、装饰门面、迎接宾客的场面,就属于表层性的,即明写。从“筑室兮水中”至“疏石兮为芳”,是从外到里、由大到小;从“芷葺兮荷屋”至“建芳馨兮庑门”,又由里到外。线路清楚,事实明白,情感的宣泄是外露的,是直露胸臆的方式,淋漓酣畅,无拘无束,少含蓄,情感的流动与外在形式同步。

从深层结构看,这首诗又有着寓情于景的表情法。景物不是原来的样子,如“鸟何”、“罾何”、“麋何”、“蛟何”等句;或是带上感情色彩的景物,如秋风、秋水、秋叶的描写。情感的流动较蕴藉、含蓄、深沉,如海底暗流,不易发觉。因此需要通过表层意象加以领会。

这种双层结构,明暗对应,相辅相成,构成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可以增大情感的容量,使情感的表现呈立体状。

另外,全诗所描写的对象和运用的语言,都是楚化了的,具有鲜明的楚国地方特色。诸如沅水、湘水、澧水、洞庭湖、白芷、白薠、薜荔、杜蘅、辛夷、桂、蕙、荷、麋、鸟、白玉等自然界的山水、动物、植物和矿物,更有那楚地的民情风俗、神话传说、特有的浪漫色彩、宗教气氛等,无不具有楚地的鲜明特色。诗中所构想的房屋建筑、陈设布置,极富特色,都是立足于楚地的天然环境、社会风尚和文化心理结构这个土壤上的,否则是不可能作此构想的。语言上也有楚化的特点。楚辞中使用了大量的方言俗语,《湘夫人》也不例外,如“搴”(动词)、“袂”、“褋”(名词)等。最突出的是“兮”字的大量运用——全诗每句都有一个“兮”字。这个语气词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啊”字。它的作用就在于调整音节,加大语意、语气的转折、跳跃,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湘夫人》以方言为主,兼有五七言。句式变化灵活。这种“骚体”诗,是继《诗经》后新出现的自由诗,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是一次了不起的创新。

综上所述,《湘君》和《湘夫人》是由一次约会在时间上的误差而引出的两个悲剧,但合起来又是一幕两情相悦、忠贞不渝的喜剧。说它们是悲剧,是因为赴约的双方都错过了相会的时间,彼此都因相思不见而难以自拔,心灵和感情遭受了长时间痛苦的煎熬;说它们是喜剧,是由于男女双方的相恋真诚深挚,尽管稍有挫折,但都没有放弃追求和期盼,所以圆满结局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当他们在耐心平静的相互等待之后终于相见时,这场因先来后到而产生的误会和烦恼必然会在顷刻间烟消云散,迎接他们的将是湘君在幻觉中所感受的那种欢乐和幸福。

这两篇作品一写女子的爱慕,一写男子的相思,所取角度不同,所抒情意却同样缠绵悱恻;加之作品对民间情歌直白的抒情方式的吸取和对传统比兴手法的运用,更加强了它们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尽管这种热烈大胆、真诚执着的爱情被包裹在宗教仪式的外壳中,但它本身所具有强大的生命内核,却经久不息地释放出无限的能量,让历代的读者和作者都能从中不断获取不畏艰难、不息地追求理想和爱情的巨大动力。这可以从无数篇后代作品都深受其影响的历史中,得到最好的印证。

作者介绍

屈原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时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名平。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学问博,见识广,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为怀王所信用。主张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等,开楚辞之体。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14篇诗文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的上一句是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的下一句是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该诗句出自屈原的作品《九歌·湘夫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5479_10.html

屈原相关诗词

  • 九歌

    屈原〔先秦〕

    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
    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云中君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湘君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余,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大司命
    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
    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
    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
    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
    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
    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
    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
    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
    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
    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

    少司命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
    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愁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
    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与女沐兮咸池,曦女发兮阳之阿;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好歌;
    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
    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东君
    暾将出兮东方,吾槛兮扶桑;
    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驾龙輈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
    羌声色兮娱人,观者儋兮忘归;
    縆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
    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
    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
    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敝日;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撰余辔兮高驰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河伯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
    灵何惟兮水中;
    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
    流澌纷兮将来下;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

    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芬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礼魂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
    姱女倡兮容与;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 天问

    屈原〔先秦〕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闇,谁能极之?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明明闇闇,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出自汤谷,次于蒙氾。
    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
    伯强何处?惠气安在?
    何阖而晦?何开而明?
    角宿未旦,曜灵安藏?

    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
    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
    鸱龟曳衔,鲧何听焉?
    顺欲成功,帝何刑焉?
    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
    纂就前绪,遂成考功。
    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
    洪泉极深,何以窴之?
    地方九则,何以坟之?
    河海应龙?何尽何历?
    鲧何所营?禹何所成?
    康回冯怒,坠何故以东南倾?

    九州安错?川谷何洿?
    东流不溢,孰知其故?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
    南北顺堕,其衍几何?
    昆仑县圃,其尻安在?
    增城九重,其高几里?
    四方之门,其谁从焉?
    西北辟启,何气通焉?
    日安不到?烛龙何照?
    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
    何所冬暖?何所夏寒?

    焉有石林?何兽能言?
    焉有虬龙、负熊以游?
    雄虺九首,鯈忽焉在?
    何所不死?长人何守?
    靡蓱九衢,枲华安居?
    灵蛇吞象,厥大何如?
    黑水、玄趾,三危安在?
    延年不死,寿何所止?
    鲮鱼何所?鬿堆焉处?
    羿焉彃日?乌焉解羽?

    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
    焉得彼嵞山女,而通之於台桑?
    闵妃匹合,厥身是继。
    胡为嗜不同味,而快朝饱?

    启代益作后,卒然离蠥。
    何启惟忧,而能拘是达?
    皆归射鞠,而无害厥躬。
    何后益作革,而禹播降?
    启棘宾商,《九辨》、《九歌》。
    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
    冯珧利决,封豨是射。
    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
    浞娶纯狐,眩妻爰谋。
    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
    阻穷西征,岩何越焉?
    化为黄熊,巫何活焉?

    咸播秬黍,莆雚是营。
    何由并投,而鲧疾修盈?

    白蜺婴茀,胡为此堂?
    安得夫良药,不能固臧?
    天式从横,阳离爰死。
    大鸟何鸣,夫焉丧厥体?
    蓱号起雨,何以兴之?
    撰体胁鹿,何以膺之?
    鼇戴山抃,何以安之?
    释舟陵行,何之迁之?

    惟浇在户,何求于嫂?
    何少康逐犬,而颠陨厥首?
    女歧缝裳,而馆同爰止。
    何颠易厥首,而亲以逢殆?
    汤谋易旅,何以厚之?
    覆舟斟寻,何道取之?

    桀伐蒙山,何所得焉?
    妹嬉何肆,汤何殛焉?
    舜闵在家,父何以鱞?
    尧不姚告,二女何亲?
    厥萌在初,何所意焉?
    璜台十成,谁所极焉?
    登立为帝,孰道尚之?
    女娲有体,孰制匠之?
    舜服厥弟,终然为害。
    何肆犬豕,而厥身不危败?
    吴获迄古,南岳是止。
    孰期去斯,得两男子?

    缘鹄饰玉,后帝是飨。
    何承谋夏桀,终以灭丧?
    帝乃降观,下逢伊挚。
    何条放致罚,而黎服大说?

    简狄在台,喾何宜?
    玄鸟致贻,女何喜,

    该秉季德,厥父是臧。
    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
    干协时舞,何以怀之?
    平胁曼肤,何以肥之?
    有扈牧竖,云何而逢?
    击床先出,其命何从?

    恆秉季德,焉得夫朴牛?
    何往营班禄,不但还来?

    昏微遵迹,有狄不宁。
    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
    眩弟并淫,危害厥兄。
    何变化以作诈,而後嗣逢长?

    成汤东巡,有莘爰极。
    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
    水滨之木,得彼小子。
    夫何恶之,媵有莘之妇?
    汤出重泉,夫何罪尤?
    不胜心伐帝,夫谁使挑之?

    会晁争盟,何践吾期?
    苍鸟群飞,孰使萃之?
    列击纣躬,叔旦不嘉。
    何亲揆发,何周之命以咨嗟?
    授殷天下,其位安施?
    反成乃亡,其罪伊何?
    争遣伐器,何以行之?
    并驱击翼,何以将之?

    昭后成游,南土爰底。
    厥利惟何,逢彼白雉?

    穆王巧挴,夫何周流?
    环理天下,夫何索求?

    妖夫曳衒,何号于市?
    周幽谁诛?焉得夫褒姒?

    天命反侧,何罚何佑?
    齐桓九会,卒然身杀。

    彼王纣之躬,孰使乱惑?
    何恶辅弼,谗谄是服?
    比干何逆,而抑沉之?
    雷开何顺,而赐封之?
    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
    梅伯受醢,箕子详狂?

    稷维元子,帝何竺之?
    投之於冰上,鸟何燠之?
    何冯弓挟矢,殊能将之?
    既惊帝切激,何逢长之?

    伯昌号衰,秉鞭作牧。
    何令彻彼岐社,命有殷国?
    迁藏就岐,何能依?
    殷有惑妇,何所讥?
    受赐兹醢,西伯上告。
    何亲就上帝罚,殷之命以不救?
    师望在肆,昌何识?
    鼓刀扬声,后何喜?
    武发杀殷,何所悒?
    载尸集战,何所急?
    伯林雉经,维其何故?
    何感天抑坠,夫谁畏惧?
    皇天集命,惟何戒之?
    受礼天下,又使至代之?

    初汤臣挚,後兹承辅。
    何卒官汤,尊食宗绪?

    勋阖、梦生,少离散亡。
    何壮武历,能流厥严?

    彭铿斟雉,帝何飨?
    受寿永多,夫何久长?

    中央共牧,后何怒?
    蜂蛾微命,力何固?
    惊女采薇,鹿何祐?
    北至回水,萃何喜?
    兄有噬犬,弟何欲?
    易之以百两,卒无禄?

    薄暮雷电,归何忧?
    厥严不奉,帝何求?
    伏匿穴处,爰何云?
    荆勋作师,夫何长?
    悟过改更,我又何言?
    吴光争国,久余是胜。
    何环穿自闾社丘陵,爰出子文?
    吾告堵敖以不长。
    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

  • 卜居

    屈原〔先秦〕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
    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
    “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
    “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
    “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 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

    屈原〔先秦〕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
    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
    魂魄离散,汝筮予之。”
    巫阳对曰:“掌梦!
    上帝其难从;若必筮予之,
    恐后之谢,不能复用。”
    巫阳焉乃下招曰:
    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
    何为四方些?舍君之乐处,
    而离彼不祥些!
    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讬些。
    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
    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彼皆习之,魂往必释些。
    归来兮!不可以讬些。
    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
    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些。
    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
    雄虺九首,往来倏忽,吞人以益其心些。
    归来兮!不可久淫些。
    魂兮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
    旋入雷渊,爢散而不可止些。
    幸而得脱,其外旷宇些。
    赤蚁若象,玄蜂若壶些。
    五谷不生,丛菅是食些。
    其土烂人,求水无所得些。
    彷徉无所倚,广大无所极些。
    归来兮!恐自遗贼些。
    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
    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
    归来兮!不可以久些。
    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
    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一夫九首,拔木九千些。
    豺狼从目,往来侁侁些。
    悬人以嬉,投之深渊些。
    致命于帝,然后得瞑些。
    归来!往恐危身些。
    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
    土伯九约,其角觺觺些。
    敦脄血拇,逐人伂駓駓些。
    参目虎首,其身若牛些。
    此皆甘人,归来!恐自遗灾些。
    魂兮归来!入修门些。
    工祝招君,背行先些。
    秦篝齐缕,郑绵络些。
    招具该备,永啸呼些。
    魂兮归来!反故居些。
    天地四方,多贼奸些。
    像设君室,静闲安些。
    高堂邃宇,槛层轩些。
    层台累榭,临高山些。
    网户朱缀,刻方连些。
    冬有穾厦,夏室寒些。
    川谷径复,流潺湲些。
    光风转蕙,氾崇兰些。
    经堂入奥,朱尘筵些。
    砥室翠翘,挂曲琼些。
    翡翠珠被,烂齐光些。
    蒻阿拂壁,罗帱张些。
    纂组绮缟,结琦璜些。
    室中之观,多珍怪些。
    兰膏明烛,华容备些。
    二八侍宿,射递代些。
    九侯淑女,多迅众些。
    盛鬋不同制,实满宫些。
    容态好比,顺弥代些。
    弱颜固植,謇其有意些。
    姱容修态,絚洞房些。
    蛾眉曼睩,目腾光些。
    靡颜腻理,遗视矊些。
    离榭修幕,侍君之闲些。
    悲帷翠帐,饰高堂些。
    红壁沙版,玄玉梁些。
    仰观刻桷,画龙蛇些。
    坐堂伏槛,临曲池些。
    芙蓉始发,杂芰荷些。
    紫茎屏风,文缘波些。
    文异豹饰,侍陂陁些。
    轩辌既低,步骑罗些。
    兰薄户树,琼木篱些。
    魂兮归来!何远为些?
    室家遂宗,食多方些。
    稻粢穱麦,挐黄梁些。
    大苦醎酸,辛甘行些。
    肥牛之腱,臑若芳些。
    和酸若苦,陈吴羹些。
    胹鳖炮羔,有柘浆些。
    鹄酸臇凫,煎鸿鸧些。
    露鸡臛蠵,厉而不爽些。
    粔籹蜜饵,有餦餭些。
    瑶浆蜜勺,实羽觞些。
    挫糟冻饮,酎清凉些。
    华酌既陈,有琼浆些。
    归来反故室,敬而无妨些。
    肴羞未通,女乐罗些。
    敶钟按鼓,造新歌些。
    《涉江》《采菱》,发《扬荷》些。
    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嬉光眇视,目曾波些。
    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
    长发曼鬋,艳陆离些。
    二八齐容,起郑舞些。
    衽若交竿,抚案下些。
    竽瑟狂会,搷鸣鼓些。
    宫庭震惊,发<激楚>些。
    吴歈蔡讴,奏大吕些。
    士女杂坐,乱而不分些。
    放敶组缨,班其相纷些。
    郑卫妖玩,来杂陈些。
    《激楚》之结,独秀先些。
    菎蔽象棋,有六簙些。
    分曹并进,遒相迫些。
    成枭而牟,呼五白些。
    晋制犀比,费白日些。
    铿钟摇簴,揳梓瑟些。
    娱酒不废,沈日夜些。
    兰膏明烛,华灯错些。
    结撰至思,兰芳假些。
    人有所极,同心赋些。
    酎饮尽欢,乐先故些。
    魂兮归来!反故居些。
    乱曰:
    献岁发春兮,汨吾南征。
    菉蘋齐叶兮,白芷生。
    路贯庐江兮,左长薄。
    倚沼畦瀛兮,遥望博。
    青骊结驷兮,齐千乘。
    悬火延起兮,玄颜烝。
    步及骤处兮,诱骋先。
    抑骛若通兮,引车右还。
    与王趋梦兮,课后先。
    君王亲发兮,惮青兕。
    朱明承夜兮,时不可以淹。
    皋兰被径兮,斯路渐。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魂兮归来,哀江南!


  • 离骚

    屈原〔先秦〕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唯 通:惟)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茞!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掔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女嬃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
    「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
    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
    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
    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
    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

    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敶词:
    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
    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衖。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
    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日康娱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
    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
    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
    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
    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
    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
    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
    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
    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
    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
    驷玉虬以桀鹥兮,溘埃风余上征。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绁马。
    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
    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
    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
    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謇修以为理。
    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繣其难迁。
    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
    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
    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

    览相观于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
    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
    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
    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
    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
    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
    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
    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
    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
    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而与此终古?
    索琼茅以筳篿兮,命灵氛为余占之。

    曰:「两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
    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
    曰:「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
    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世幽昧以昡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恶?
    民好恶其不同兮,惟此党人其独异!
    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
    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之能当?
    苏粪壤以充祎兮,谓申椒其不芳。
    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
    巫咸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
    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迎。
    皇剡剡其扬灵兮,告余以吉故。

    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
    汤、禹俨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
    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
    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
    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
    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
    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
    恐鹈鴃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何琼佩之偃蹇兮,众薆然而蔽之。
    惟此党人之不谅兮,恐嫉妒而折之。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
    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
    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
    椒专佞以慢慆兮,樧又欲充夫佩帏。
    既干进而务入兮,又何芳之能祗?
    固时俗之流从兮,又孰能无变化?
    览椒兰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离?
    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
    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沬。
    和调度以自娱兮,聊浮游而求女。
    及余饰之方壮兮,周流观乎上下。

    灵氛既告余以吉占兮,历吉日乎吾将行。
    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爢以为粻。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
    邅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
    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
    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
    凤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
    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与。
    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
    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
    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轪而并驰。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
    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偷乐。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
    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乱曰:已矣哉!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九歌·湘夫人》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