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出自南北朝元稹的《遣悲怀三首·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拼音解读
xián zuò bēi jun1 yì zì bēi ,bǎi nián duō shì jǐ duō shí 。
dèng yōu wú zǐ xún zhī mìng ,pān yuè dào wáng yóu fèi cí 。
tóng xué yǎo míng hé suǒ wàng ,tā shēng yuán huì gèng nán qī 。
wéi jiāng zhōng yè cháng kāi yǎn ,bào dá píng shēng wèi zhǎn mé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闲坐时我常常悲悼你,也常常自悲;纵使人生能活百年,仍然恰如一寐。邓攸终身无子,难道不是命运安排?潘岳悼诗写得再好,也是心机枉费!即使死后合葬,地府冥冥有何指望;要想来世再结良缘,更是虚妄难期。我只有终夜睁着双眼,长远怀念你;以报答你终身清苦,从未喜笑开眉!

注解1、邓攸句:晋邓攸,字伯道,官河东太守,战乱中舍子保侄,后终无子,时人乃有“天道无知,使伯道无儿”之语。寻知命:即将到知命之年。作者于五十岁时,始由继室裴氏生一子,名道护。寻:随即。知命,指五十岁。2、潘岳句:晋潘岳,字安仁,妻死,作《悼亡》诗三首,为世传诵。犹费辞:意谓潘岳即使写了那么悲痛的诗,对死者也等于白说。实是说自己。3、同穴句:意谓死后纵合葬一处,但洞穴冥,也难望哀情相通。同穴:指夫妻合葬。

赏析

首句“闲坐悲君亦自悲”,承上启下。以“悲君”总括上两首,以“自悲”引出下文。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寿的有限。人生百年,也没有多长时间。诗中引用了邓攸、潘岳两个典故。邓攸心地如此善良,却终身无子,这就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亡诗》写得再好,对于死者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等于白费笔墨。诗人以邓攸、潘岳自喻,故作达观无谓之词,却透露出无子、丧妻的深沉悲哀。接着从绝望中转出希望来,寄希望于死后夫妇同葬和来生再作夫妻。但是,再冷静思量:这仅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更是难以指望的,因而更为绝望:死者已矣,过去的一切永远无法补偿了!诗情愈转愈悲,不能自已,最后逼出一个无可奈何的办法:“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诗人仿佛在对妻子表白自己的心迹:我将永远永远地想着你,要以终夜“开眼”来报答你的“平生未展眉”。真是痴情缠绵,哀痛欲绝。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省洛阳一带)人。幼年丧父,家境比较贫困。十五岁参加科举考试,明经及第。唐宪宗元和初,应制策第一,任左拾遗,历监察御史等职。曾因劾奏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等人的不法行为,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他遭到这次打击后,转与宦官和权贵妥协,并通过宦官崔潭峻等人的推荐,得到穆宗李恒的重用,一度出任宰相。不久,调任同州刺史。文宗太和时,任武昌军节度使,死于任上,年五十三。元稹和白居易是好朋友,他们都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文学主张与白居易相近,提倡杜甫「即事名篇,无复倚傍」的精神,推动了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写过一些《乐府古题》和《新题乐府》,借用乐府的体裁,自出新意,借以「讽当时之事,以贻后代之人」。他还写过不少古诗和律诗,其中也有讽刺现实的,称作「古讽」、「律讽」。此外,他也还写过不少古今体艳诗和悼亡诗,言浅情深,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他的诗在当时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元稹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生疾苦,揭露了上层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但深度、广度都不及白居易。诗的风格与白居易相近,都有语浅情深的特点。►564篇诗文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的上一句是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该诗句出自元稹的作品《遣悲怀三首·其三》。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4819_4.html

元稹相关诗词

  • 竞舟

    元稹〔唐朝〕

    楚俗不爱力,费力为竞舟。买舟俟一竞,竞敛贫者赇。
    年年四五月,茧实麦小秋。积水堰堤坏,拔秧蒲稗稠。
    此时集丁壮,习竞南亩头。朝饮村社酒,暮椎邻舍牛。
    祭船如祭祖,习竞如习雠。连延数十日,作业不复忧。
    君侯馔良吉,会客陈膳羞。画鹢四来合,大竞长江流。
    建标明取舍,胜负死生求。一时欢呼罢,三月农事休。
    岳阳贤刺史,念此为俗疣。习俗难尽去,聊用去其尤。
    百船不留一,一竞不滞留。自为里中戏,我亦不寓游。
    吾闻管仲教,沐树惩堕游。节此淫竞俗,得为良政不。
    我来歌此事,非独歌此州。此事数州有,亦欲闻数州。

  • 酬周从事望海亭见寄

    元稹〔唐朝〕

    年老无流辈,行稀足薜萝。热时怜水近,高处见山多。
    衣袖长堪舞,喉咙转解歌。不辞狂复醉,人世有风波。

  • 夫远征

    元稹〔唐朝〕

    赵卒四十万,尽为坑中鬼。赵王未信赵母言,
    犹点新兵更填死。填死之兵兵气索,秦强赵破括敌起。
    括虽专命起尚轻,何况牵肘之人牵不已。坑中之鬼妻在营,
    髽麻戴绖鹅雁鸣。送夫之妇又行哭,哭声送死非送行。
    夫远征,远征不必戍长城,出门便不知死生。

  • 和乐天梦亡友刘太白同游二首

    元稹〔唐朝〕

    君诗昨日到通州,万里知君一梦刘。
    闲坐思量小来事,只应元是梦中游。
    老来东郡复西州,行处生尘为丧刘。
    纵使刘君魂魄在,也应至死不同游。

  • 使东川·望喜驿

    元稹〔唐朝〕

    满眼文书堆案边,眼昏偷得暂时眠。
    子规惊觉灯又灭,一道月光横枕前。

《遣悲怀三首·其三》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