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出自南北朝元稹的《遣悲怀三首·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拼音解读
xī rì xì yán shēn hòu shì ,jīn cháo dōu dào yǎn qián lái
yī shang yǐ shī háng kàn jìn ,zhēn xiàn yóu cún wèi rěn kāi 。
shàng xiǎng jiù qíng lián bì pú ,yě céng yīn mèng sòng qián cái 。
chéng zhī cǐ hèn rén rén yǒu ,pín jiàn fū qī bǎi shì ā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当年咱俩开玩笑讲着身后的事;今日都成沉痛的回忆每每飘来。你生前穿的衣裳眼看施舍快完;只有针线活计还保存不忍打开。我仍念旧情更加怜爱你的婢仆;也曾因梦见你并为你送去钱财。我诚知死别之恨世间人人都有;但咱们贫贱夫妻事事更觉悲哀。

注解1、施:施舍与人。2、行看尽:眼看不多了。行:快要。3、怜婢仆:伸足“旧情”。

赏析

这首诗主要写妻子死后的“百事哀”。诗人写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人已仙逝,而遗物犹在。为了避免见物思人,便将妻子穿过的衣裳施舍出去;将妻子做过的针线活仍然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不忍打开。诗人想用这种消极的办法封存起对往事的记忆,而这种做法本身恰好证明他无法摆脱对妻子的思念。还有,每当看到妻子身边的婢仆,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对婢仆也平添一种哀怜的感情。白天事事触景伤情,夜晚梦魂飞越冥界相寻。梦中送钱,似乎荒唐,却是一片感人的痴情。苦了一辈子的妻子去世了,如今生活在富贵中的丈夫不忘旧日恩爱,除了“营奠复营斋”以外,已经不能为妻子做些什么了。于是积想成梦,出现送钱给妻子的梦境。末两句,从“诚知此恨人人有”的泛说,落到“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特指上。夫妻死别,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是更为悲哀的。末句从上一句泛说推进一层,着力写出自身丧偶不同于一般的悲痛感情。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省洛阳一带)人。幼年丧父,家境比较贫困。十五岁参加科举考试,明经及第。唐宪宗元和初,应制策第一,任左拾遗,历监察御史等职。曾因劾奏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等人的不法行为,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他遭到这次打击后,转与宦官和权贵妥协,并通过宦官崔潭峻等人的推荐,得到穆宗李恒的重用,一度出任宰相。不久,调任同州刺史。文宗太和时,任武昌军节度使,死于任上,年五十三。元稹和白居易是好朋友,他们都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文学主张与白居易相近,提倡杜甫「即事名篇,无复倚傍」的精神,推动了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写过一些《乐府古题》和《新题乐府》,借用乐府的体裁,自出新意,借以「讽当时之事,以贻后代之人」。他还写过不少古诗和律诗,其中也有讽刺现实的,称作「古讽」、「律讽」。此外,他也还写过不少古今体艳诗和悼亡诗,言浅情深,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他的诗在当时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元稹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生疾苦,揭露了上层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但深度、广度都不及白居易。诗的风格与白居易相近,都有语浅情深的特点。►564篇诗文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的下一句是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该诗句出自元稹的作品《遣悲怀三首·其二》。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4817_1.html

元稹相关诗词

  • 君莫非(此后九首和李馀)

    元稹〔唐朝〕

    鸟不解走,兽不解飞。两不相解,那得相讥。犬不饮露,
    蝉不啖肥。以蝉易犬,蝉死犬饥。燕在梁栋,鼠在阶基。
    各自窠窟,人不能移。妇好针缕,夫读书诗。男翁女嫁,
    卒不相知。惧聋摘耳,效痛嚬眉。我不非尔,尔无我非。

  • 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

    元稹〔唐朝〕

    茅檐屋舍竹篱州,虎怕偏蹄蛇两头。暗蛊有时迷酒影,
    浮尘向日似波流。沙含水弩多伤骨,田仰畬刀少用牛。
    知得共君相见否,近来魂梦转悠悠。
    平地才应一顷馀,阁栏都大似巢居。入衙官吏声疑鸟,
    下峡舟船腹似鱼。市井无钱论尺丈,田畴付火罢耘锄。
    此中愁杀须甘分,惟惜平生旧著书。
    哭鸟昼飞人少见,伥魂夜啸虎行多。满身沙虱无防处,
    独脚山魈不奈何。甘受鬼神侵骨髓,常忧岐路处风波。
    南歌未有东西分,敢唱沦浪一字歌。
    荒芜满院不能锄,甑有尘埃圃乏蔬。定觉身将囚一种,
    未知生共死何如。饥摇困尾丧家狗,热暴枯鳞失水鱼。
    苦境万般君莫问,自怜方寸本来虚。

  • 寄旧诗与薛涛,因成长句

    元稹〔唐朝〕

    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月夜咏花怜暗澹,
    雨朝题柳为欹垂。长教碧玉藏深处,总向红笺写自随。
    老大不能收拾得,与君闲似好男儿。

  • 折枝花赠行

    元稹〔唐朝〕

    樱桃花下送君时,一寸春心逐折枝。
    别后相思最多处,千株万片绕林垂。

  • 和东川李相公慈竹十二韵(次本韵)

    元稹〔唐朝〕

    慈竹不外长,密比青瑶华。矛攒有森束,玉粒无蹉跎。
    纤粉妍腻质,细琼交翠柯。亭亭霄汉近,霭霭雨露多。
    冰碧寒夜耸,箫韶风昼罗。烟含胧胧影,月泛鳞鳞波。
    鸾凤一已顾,燕雀永不过。幽姿媚庭实,颢气爽天涯。
    峻节高转露,贞筠寒更佳。托身仙坛上,灵物神所呵。
    时与天籁合,日闻阳春歌。应怜孤生者,摧折成病痾.

《遣悲怀三首·其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