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偕作

出自先秦诗经的《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拼音解读

qǐ yuē wú yī ?yǔ zǐ tóng páo 。wáng yú xìng shī ,xiū wǒ gē máo 。yǔ zǐ tóng chóu !

qǐ yuē wú yī ?yǔ zǐ tóng zé 。wáng yú xìng shī ,xiū wǒ máo jǐ 。yǔ zǐ xié zuò

qǐ yuē wú yī ?yǔ zǐ tóng shang 。wáng yú xìng shī ,xiū wǒ jiǎ bīng 。yǔ zǐ xié há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内衣。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出发与你在一起。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战裙。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杀敌与你共前进。

注释①袍:长袍,即今之斗篷。②王:指周王,秦国出兵以周天子之命为号召。一说指秦君。③同仇:共同对敌。④泽:通“襗”,内衣,如今之汗衫。⑤作:起。⑥裳:下衣,此指战裙。⑦甲兵:铠甲与兵器。⑧行:往。

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气氛,读之不禁受到强烈的感染。可是《毛诗序》却说:“《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陈奂《诗毛氏传疏》也认为:“此亦刺康公诗也。”《诗经》固然讲究美刺,但这里明明是美,却被说成刺。按其内容,当是一首爱国主义的战歌。据今人考证,公元前771年(秦襄公七年,周幽王十一年),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秦国靠近王畿,与周王室休戚相关,遂奋起反抗。此诗似在这一背景下产生。

当时的秦国位于今甘肃东部及陕西一带。那里木深土厚,民性厚重质直。班固在《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中说秦地“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故秦诗曰:‘王于兴诗,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焉。”朱熹《诗集传》也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这首诗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确实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他们就一呼百诺,紧跟出发,团结友爱,协同作战,表现出崇高无私的品质和英雄气概。

由于此诗旨在歌颂,也就是说以“美”为主,所以对秦军来说有巨大的鼓舞力量。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06年(鲁定公四年),吴国军队攻陷楚国的首府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于是一举击退了吴兵。可以想像,在秦王誓师的时候,此诗犹如一首誓词;对士兵们来说,则又似一首动员令。

如前所述,秦人尚武好勇,反映在这首诗中则以气概胜。诵读此诗,不禁为诗中火一般燃烧的激情所感染,那种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气概令人心驰神往。无怪乎吴闿生《诗义会通》评为“英壮迈往,非唐人出塞诸诗所及”。之所以造成这样的艺术效果,第一是每章开头都采用了问答式的句法。陈继揆《读诗臆补》说:“开口便有吞吐六国之气,其笔锋凌厉,亦正如岳将军直捣黄龙。”一句“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仿佛在人们复仇的心灵上点上一把火,于是无数战士同声响应:“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第二是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像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这样的诗句,可以歌,可以舞,堪称激动人心的活剧。

诗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每一章句数、字数相等,但结构的相同并不意味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如首章结句“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的,说的是他们有共同的敌人。二章结句“与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这才是行动的开始。三章结句“与子偕行”,行训往,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了。这种重叠复沓的形式固然受到乐曲的限制,但与舞蹈的节奏起落与回环往复也是紧密结合的,而构成诗中主旋律的则是一股战斗的激情,激情的起伏跌宕自然形成乐曲的节奏与舞蹈动作,正所谓“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礼记·乐记》)

“与子偕作”的上一句是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的下一句是岂曰无衣。该诗句出自诗经的作品《秦风·无衣》。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4728_8.html

诗经相关诗词

  • 楚茨

    诗经〔先秦〕

    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自昔何为,我艺黍稷。我黍与与,我稷翼翼。

    我仓既盈,我庾维亿。以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

    济济跄跄,絜尔牛羊,以往烝尝。或剥或亨,或肆或将。

    祝祭于祊,祀事孔明。先祖是皇,神保是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执爨踖踖,为俎孔硕。或燔或炙,君妇莫莫。为豆孔庶,为宾为客。

    献酬交错,礼仪卒度,笑语卒获。神保是格,报以介福,万寿攸酢。

    我孔戁矣,式礼莫愆。工祝致告,徂赉孝孙。苾芬孝祀,神嗜饮食。

    卜尔百福,如几如式。既齐既稷,既匡既敕。永锡尔极,时万时亿。

    礼仪既备,钟鼓既戒。孝孙徂位,工祝致告。神具醉止,皇尸载起。

    钟鼓送尸,神保聿归。诸宰君妇,废彻不迟。诸父兄弟,备言燕私。

    乐具入奏,以绥后禄。尔肴既将,莫怨具庆。既醉既饱,小大稽首。

    神嗜饮食,使君寿考。孔惠孔时,维其尽之。子子孙孙,勿替引之。

  • 桑扈

    诗经〔先秦〕

    交交桑扈,有莺其羽。君子乐胥,受天之祜。
    交交桑扈,有莺其领。君子乐胥,万邦之屏。
    之屏之翰,百辟为宪。不戢不难,受福不那。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敖,万福来求。

  • 干旄

    诗经〔先秦〕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丝纰之,良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孑孑干旟,在浚之都。素丝组之,良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孑孑干旌,在浚之城。素丝祝之,良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 北风

    诗经〔先秦〕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惠而好我,携手同车。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 出其东门(出其东门)

    诗经〔先秦〕

    【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1]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2] 虽则如荼,匪我思且。 缟衣茹藘,聊可与娱。[3]

《秦风·无衣》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