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

出自唐朝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拼音解读

jiāng bì niǎo yú bái ,shān qīng huā yù rán

jīn chūn kàn yòu guò ,hé rì shì guī niá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注释
逾:更多。
欲:好象。
燃:燃烧。
过:过去。
何:什么。
译文
江水碧绿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 
山峰青翠映衬得花儿像燃烧的火一样红。 
今年的春天眼看又过去了, 
不知什么时候才是我回家的日子。

赏析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绮靡,十分灿烂。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简析

《绝句·江碧鸟逾白》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唐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字子美,自称杜陵布衣,又称少陵野老。杜审言孙。初举进士不第,遂事漫游。后居困长安近十年,以献《三大礼赋》,待制集贤院。安禄山乱起,甫走凤翔上谒肃宗,拜左拾遗。从还京师,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弃官客秦州、同谷,移家成都,营草堂于浣花溪,世称浣花草堂。后依节度使严武,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代宗大历中,携家出蜀,客居耒阳,一夕病卒于湘江舟中。甫工诗歌,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后人又称其为诗圣,称其诗为“诗史”。名篇甚多,为世传诵。有《杜工部集》。►1185篇诗文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的下一句是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该诗句出自杜甫的作品《绝句(江碧鸟逾白)》。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41_1.html

杜甫相关诗词

  • 骢马行

    杜甫〔唐朝〕

    邓公马癖人共知,初得花骢大宛种。夙昔传闻思一见,
    牵来左右神皆竦。雄姿逸态何崷崒,顾影骄嘶自矜宠。
    隅目青荧夹镜悬,肉骏碨礌连钱动。朝来久试华轩下,
    未觉千金满高价。赤汗微生白雪毛,银鞍却覆香罗帕。
    卿家旧赐公取之,天厩真龙此其亚。昼洗须腾泾渭深,
    朝趋可刷幽并夜。吾闻良骥老始成,此马数年人更惊。
    岂有四蹄疾于鸟,不与八骏俱先鸣。时俗造次那得致,
    云雾晦冥方降精。近闻下诏喧都邑,肯使骐驎地上行。

  • 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

    杜甫〔唐朝〕

    鬓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欹倒衰年废,招寻令节同。
    薄衣临积水,吹面受和风。有喜留攀桂,无劳问转蓬。

  • 严郑公阶下新松(得沾字)

    杜甫〔唐朝〕

    弱质岂自负,移根方尔瞻。细声闻玉帐,疏翠近珠帘。
    未见紫烟集,虚蒙清露沾。何当一百丈,欹盖拥高檐。

  • 宿青草湖(重湖,南青草,北洞庭)

    杜甫〔唐朝〕

    洞庭犹在目,青草续为名。宿桨依农事,邮签报水程。
    寒冰争倚薄,云月递微明。湖雁双双起,人来故北征。

  • 千秋节有感二首(八月二日为明皇千秋节)

    杜甫〔唐朝〕

    自罢千秋节,频伤八月来。先朝常宴会,壮观已尘埃。
    凤纪编生日,龙池堑劫灰。湘川新涕泪,秦树远楼台。
    宝镜群臣得,金吾万国回。衢尊不重饮,白首独馀哀。
    御气云楼敞,含风彩仗高。仙人张内乐,王母献宫桃。
    罗袜红蕖艳,金羁白雪毛。舞阶衔寿酒,走索背秋毫。
    圣主他年贵,边心此日劳。桂江流向北,满眼送波涛。

《绝句(江碧鸟逾白)》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