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出自唐朝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拼音解读

【dēng yōu zhōu tái gē 】

qián bú jiàn gǔ rén ,hòu bú jiàn lái zhě 。

niàn tiān dì zhī yōu yōu ,dú chuàng rán ér tì xià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注释⑴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⑵前:过去。⑶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⑷后:未来。⑸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⑹念:想到。⑺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⑻怆(chuàng)然:悲伤,凄恻。⑼涕:眼泪。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公元696年(万岁通天元年)。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公元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鉴赏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但是,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因此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这里免不了有对时世的感伤,但也有诗人对诗坛污浊的憎恶。诗人看不见前古贤人,古人也没来得及看见诗人;诗人看不见未来英杰,未来英杰同样看不见诗人,诗人所能看见以及能看见诗人的,只有眼前这个时代。这首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这首诗没有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而只是登台的感慨,却成为千古名篇。诗篇风格明朗刚健,是具有“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驱之作,对扫除齐梁浮艳纤弱的形式主义诗风具有拓疆开路之功。在艺术上,其意境雄浑,视野开阔,使得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加鲜亮感人。全诗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壮美的背景加以衬托。第四句饱蘸感情,凌空一笔,使抒情主人公——诗人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站到了画面的主位上,画面顿时神韵飞动,光彩照人。从结构脉络上说,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

在用辞造语方面,此诗深受《楚辞》特别是其中《远游》篇的影响。《远游》有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此诗语句即从此化出,然而意境却更苍茫遒劲。

同时,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式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式为: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同时,诗歌的韵味极强,前两句更是苍劲有力。

作者介绍

陈子昂

陈子昂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西北)人。年少时就富于浪漫的豪侠性格。武则天光宅元年(684)举进士,因上《大周受命颂》受武则天赏识,拜麟台正字,后迁右拾遗。陈子昂敢于针砭时弊,不避权贵。万岁通天元年(696)随从武攸宜征伐契丹。后因痛感自己的政治抱负和许多进步主张不能实现,便于圣历初(698)辞官返乡。武三思县令段简诬陷他,因此入狱,后忧愤而死。终年仅四十二岁。陈子昂为初唐后期才智志向过人的诗人,在诗歌的理论与创作上都表现出大胆的创新精神。他于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风雅比兴,反对形式主义的齐梁诗风。他是倡导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诗发展影响很大。他的散文取法古代,摒弃浮艳之风,反对骈文,独具清峻的风格。著有《陈伯玉集》。►103篇诗文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下一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该诗句出自陈子昂的作品《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2919_1.html

陈子昂相关诗词

  • 燕昭王

    陈子昂〔唐朝〕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陈子昂〔唐朝〕

    龙种生南岳,孤翠郁亭亭。峰岭上崇崒,烟雨下微冥。
    夜闻鼯鼠叫,昼聒泉壑声。春风正淡荡,白露已清泠。
    哀响激金奏,密色滋玉英。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
    岂不厌凝冽,羞比春木荣。春木有荣歇,此节无凋零。
    始愿与金石,终古保坚贞。不意伶伦子,吹之学凤鸣。
    遂偶云和瑟,张乐奏天庭。妙曲方千变,箫韶亦九成。
    信蒙雕斫美,常愿事仙灵。驱驰翠虬驾,伊郁紫鸾笙。
    结交嬴台女,吟弄升天行。携手登白日,远游戏赤城。
    低昂玄鹤舞,断续彩云生。永随众仙逝,三山游玉京。

  • 白帝城怀古

    陈子昂〔唐朝〕

    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
    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
    古木生云际,孤帆出雾中。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

  • 赠赵六贞固二首

    陈子昂〔唐朝〕

    回中烽火入,塞上追兵起。此时边朔寒,登陇思君子。
    东顾望汉京,南山云雾里。
    赤螭媚其彩,婉娈苍梧泉。昔者琅琊子,躬耕亦慨然。
    美人岂遐旷,之子乃前贤。良辰在何许,白日屡颓迁。
    道心固微密,神用无留连。舒可弥宇宙,揽之不盈拳。
    蓬莱久芜没,金石徒精坚。良宝委短褐,闲琴独婵娟。

  •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六

    陈子昂〔唐朝〕

    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
    石林何冥密,幽洞无留行。
    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玄感非象识,谁能测沈冥?
    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
    昆仑有瑶树,安得采其英?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