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昭王

陈子昂〔唐朝〕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拼音解读
nán dēng jié shí guǎn ,yáo wàng huáng jīn tái 。
qiū líng jìn qiáo mù ,zhāo wáng ān zài zāi ?
bà tú jīn yǐ yǐ ,qū mǎ fù guī lá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从南面登上碣石宫,望向远处的黄金台。丘陵上已满是乔木,燕昭王到哪里去了?宏图霸业今已不再,我也只好骑马归营。

注释(1)碣石馆,即碣石宫。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亲师事之。(2)“黄金台”也是燕昭王所筑。昭王置金于台上,在此延请天下奇士。未几,召来了乐毅等贤豪之士,昭王亲为推毂,国势骤盛。以后,乐毅麾军伐齐,连克齐城七十余座,使齐几乎灭亡。(3)选自《蓟丘览古赠卢举止藏用七首》之二。

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同《登幽州台歌》一样,是作者随武攸宜东征契丹时所作。当时作者身居边地,登临碣石山顶,极目远眺,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吊古抒情,表达了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痛苦心情,反映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强烈的进取精神。     

诗的开篇两句,首先点出凭吊的地点碣石山顶和凭吊的事物黄金台,由此引发出抒怀之情,集中表现出燕昭王求贤若渴的风度,也写出了诗人对明君的盼望,为后四句作铺垫。接下二句紧承诗意,以深沉的感情,凄凉的笔调,描绘了眼前乔木丛生,苍茫荒凉的景色,由景衬情,寓情于景,发出“昭王安在哉”的慨叹,表达对燕昭王仰慕怀念的深情。诗人借古以讽今,对古代圣王的怀念,正是反映对现实君王的抨击,是说现实社会缺少燕昭王这样求贤若渴的圣明君主。结尾二句以画龙点睛之笔,以婉转哀怨的情调,表面上是写昭王之不可见,霸图之不可求,国士的抱负之不得实现,只得挂冠归还,实际是诗人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感叹。  

这首怀古诗借古讽今,感情深沉,词句朴质,有较强的感人力量。

作者介绍

陈子昂

陈子昂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西北)人。年少时就富于浪漫的豪侠性格。武则天光宅元年(684)举进士,因上《大周受命颂》受武则天赏识,拜麟台正字,后迁右拾遗。陈子昂敢于针砭时弊,不避权贵。万岁通天元年(696)随从武攸宜征伐契丹。后因痛感自己的政治抱负和许多进步主张不能实现,便于圣历初(698)辞官返乡。武三思县令段简诬陷他,因此入狱,后忧愤而死。终年仅四十二岁。陈子昂为初唐后期才智志向过人的诗人,在诗歌的理论与创作上都表现出大胆的创新精神。他于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风雅比兴,反对形式主义的齐梁诗风。他是倡导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诗发展影响很大。他的散文取法古代,摒弃浮艳之风,反对骈文,独具清峻的风格。著有《陈伯玉集》。►103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燕昭王》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燕昭王》出自陈子昂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7471.html

陈子昂相关诗词

  •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唐朝〕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 感遇(翡翠巢南海)

    陈子昂〔唐朝〕

    【感遇】 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林。[1] 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 杀身炎洲里,委羽玉堂阴, 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2] 岂不在遐远?虞罗忽见寻。 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

  •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

    陈子昂〔唐朝〕

    昨夜银河畔,星文犯遥汉。今朝紫气新,物色果逢真。
    言从天上落,乃是地仙人。白璧疑冤楚,乌裘似入秦。
    摧藏多古意,历览备艰辛。乐广云虽睹,夷吾风未春。
    凤歌空有问,龙性讵能驯。宝剑终应出,骊珠会见珍。
    未及冯公老,何惊孺子贫。青云傥可致,北海忆孙宾。

  • 送客

    陈子昂〔唐朝〕

    故人洞庭去,杨柳春风生。相送河洲晚,苍茫别思盈。
    白蘋已堪把,绿芷复含荣。江南多桂树,归客赠生平。

  • 南山家园林木交映盛夏五月幽然清凉独坐思远率成十韵

    陈子昂〔唐朝〕

    寂寥守寒巷,幽独卧空林。松竹生虚白,阶庭横古今。
    郁蒸炎夏晚,栋宇閟清阴。轩窗交紫霭,檐户对苍岑。
    凤蕴仙人箓,鸾歌素女琴。忘机委人代,闭牖察天心。
    蛱蝶怜红药,蜻蜓爱碧浔。坐观万象化,方见百年侵。
    扰扰将何息,青青长苦吟。愿随白云驾,龙鹤相招寻。

热门唐朝诗词

热门名句

《燕昭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