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李生湛然归,寄菊轩弟

出自金朝段克己的《满江红·雨后荒园
遁庵主人植菊阶下,秋雨既盛,草莱芜没,殆不可见。江空岁晚,霜余草腐,而吾菊始发数花,生意凄然,似诉余以不遇,感而赋之。因李生湛然归,寄菊轩弟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
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
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洁。
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头空白。
都无语,怀畴昔。
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
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
漫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拼音解读
dùn ān zhǔ rén zhí jú jiē xià ,qiū yǔ jì shèng ,cǎo lái wú méi ,dài bú kě jiàn 。jiāng kōng suì wǎn ,shuāng yú cǎo fǔ ,ér wú jú shǐ fā shù huā ,shēng yì qī rán ,sì sù yú yǐ bú yù ,gǎn ér fù zhī 。yīn lǐ shēng zhàn rán guī ,jì jú xuān dì

yǔ hòu huāng yuán ,qún huì jìn 、lǜ cán wú shè 。
shū lí xià 、cǐ huā néng bǎo ,yīng yīng xiān zhì 。
yíng bǎ zú yú táo lìng yì ,xī cān shuí sì sān lǘ jié 。
dào ér jīn 、láng jiè wěi cāng tái ,wú rén xī 。

táng shàng kè ,tóu kōng bái 。
dōu wú yǔ ,huái chóu xī 。
hèn yīn xún guò le ,zhòng yáng jiā jiē 。
sà sà liáng fēng chuī rǔ jí ,rǔ shēn gū tè yīng nán lì 。
màn lín fēng 、sān xiù rào fāng cóng ,gē hái qì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雨后的花园,花朵都掉完了。疏散的篱下只有菊花还没有掉落,还是那么的鲜艳。掇取一把菊花足够娱乐,谁还可以像屈原那样用菊花做晚餐呢。到现在狼藉不堪鲜花掉落没有人去怜惜。
堂上的客人都以及须发皆白。都没有说话怀念着过去。重阳佳节过去只剩下了恨,飒飒的凉风吹的你慌乱不堪,你应该很难生活了吧。在风下多次闻吸花丛,放佛可以听到菊花在独自哭泣。

注释
律:原为定音的仪器,后指古乐的十二调。无射:亦作亡射,十二律中的阳律之一;古以十二律与十二个月相对应,秋九月律应无射。
英英:鲜艳貌。
盈(yíng)把:掇取一把。
夕餐:屈原《离骚》有“夕餐秋菊之落英”诗句,故云。三闾(lǘ):指屈原。他曾为三闾大夫。
狼藉:亦为狼籍,乱散不堪状。狼藉草而卧,起则践草使乱以灭迹。
畴昔(chóuxī):往昔。
飒飒(sà):风声。
汝:你。
三嗅:多次闻吸。“三”言其多。芳丛:花丛。

参考资料:
公羽编选,傲霜斗雪·菊花,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08月第1版,第80页

赏析

金朝灭亡之后,词人誓不投降元朝,坚守归隐之志,于是寄情于晚菊秋水,这首词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开头三句,首先展开了一幅秋天雨后的荒园图。“律残无射”,点明时值九月,此时的荒园秋风萧瑟,秋雨无情,百花为之凋零,荒园杂草丛生。全词以此开端,既深曲委婉地透露了词人悲凉凄苦的情怀,又使人自然联想到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像凛冽的秋风袭向词人的心头。这几句,不仅交代了花的生活环境,也为全词定下了凄清的基调。接下来,轻轻一转,“疏篱下”写初开菊花的鲜嫩可爱。这和“雨后荒园”的环境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此花能保”,除了流露出花不逢时尚能自保的欣慰外,更隐含着岁月无情的担忧。细细品味,作者正是借花写人,表达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洁身自保的追求和形势逼人的忧虑。接下来“盈把”二句,由菊花而想到一生爱菊的陶渊明屈原,陶渊明、屈原生活的年代去词人已远,可是他们与词人所处的政治环境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没有屈从于严酷形势的压力,而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反抗险恶的现实,为后世留下了千古英名。上片最后三句忽又一收,由怀古自勉回到凄冷的现实之中,惜花以自惜,哀婉生不逢时。

下片由花写到人,词人首先哀叹岁月匆匆,少年书生已成白发衰翁。往事如烟,功名未就,自然引起对已逝岁月的追怀。以下几句便以无限怅惘的心情追怀畴昔,通过极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词人难以言传的苦衷,使人觉得凄婉悲怆。“飒飒凉风吹汝急”包含着对世事变迁的慨叹、时不我待的哀婉、怜花惜人的深情。全词至此,菊花的高洁品性与词人的精神追求,菊花的零落憔悴与词人的身世之慨已完全融为一体。“谩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写得缠绵幽深。词人徘徊于花丛之中,顾花怀人,一种无可奈何的忧伤之情表露无遗。“歌还泣”更是悲不堪言,正是情动于心发之于外,长歌当哭,更觉余情不尽。

通观全篇,以花写人,借物言情,花与人浑然一体,无法辨认,也无须辨认。全词写得含蓄蕴藉,一往情深。

参考资料:
徐寒主编,历代古词鉴赏 下,中国书店,2011.06,第489-490页
夏承焘等著,宋词鉴赏辞典 下,上海辞典书出版社,2013.08,第2332页

作者介绍

段克己

段克己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180篇诗文

“因李生湛然归,寄菊轩弟”的上一句是江空岁晚,霜余草腐,而吾菊始发数花,生意凄然,似诉余以不遇,感而赋之;“因李生湛然归,寄菊轩弟”的下一句是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该诗句出自段克己的作品《满江红·雨后荒园》。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280096_3.html

段克己相关诗词

  • 寿卫生袭之

    段克己〔金朝〕

    去年即席赋新诗,今岁迎门把酒卮。
    似此相逢能几度,莫教虚负百年期。

  • 仲冬之初家弟诚之自芹溪得红梅数枝作三诗以见意夜归枕上次韵简山中二三子 其一

    段克己〔金朝〕

    十月梅花春未知,竹閒璀璨出斜枝。
    耐寒巧作新妆面,绝胜含章檐下时。

  • 史伯友好礼斋

    段克己〔金朝〕

    禹门山壁石巃嵷,惊涛拍岸石疑动。
    奔腾西去疾于飞,千里一折不旋踵。
    山水不得独当奇,异气钟人生将种。
    乃翁阴德及后昆,墓木而今犹未拱。
    大儿膂力号绝人,挟槊弯弧贾馀勇。
    小儿精神大于身,野鹤乘风欲高耸。
    人物风流此一时,坐使山河价增重。
    读书已能了大义,稼穑还知依亩陇。
    孰谓人閒杞梓林,肯与樗栎同拥肿。
    良心一发不可遏,油然而上若泉涌。
    悦亲诚身固有道,不得乎友深自悚。
    一豪骄气不可作,好礼名斋心益悚。
    敷陈几席待佳士,却扫门庭谢凡冗。
    善言急闻闻必拜,未之能行后惟恐。
    结袜何尝愧古人,亲诣仍能越常奉。
    慎恭勇智咸有节,人伪不私无所壅。
    汝之所得亦已多,更须道义相切磋。
    佳时劝客金叵罗,主人起舞客齐歌。
    遁庵野叟鬓已皤,坐中不觉衰颜酡。
    六龙冉冉奔羲和,年年事业毋蹉跎。
    君其为我疾挥鲁阳戈,我亦浼君颠倒挽黄河。
    他时策杖重来过,更名此里为鸣珂,名与西山俱不磨。

  • 封仲坚挽词 其五

    段克己〔金朝〕

    谁谓如胶漆,中年永别离。
    崩摧五内热,契阔一生悲。
    对月听歌处,围炉把酒时。
    凄然独不见,何以慰相思。

  • 鹧鸪天 其二 青阳峡对酒

    段克己〔金朝〕

    古木寒藤荫小溪。
    溪边更著好山围。
    波閒容与双鸥净,空外飘飖一鹗飞。

    湍浪泻,万珠霏。
    风前天棘舞青丝。
    兰亭豪逸今陈迹,不醉东风待几时。

《满江红·雨后荒园》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