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柳开复合,红尘聚还散

出自唐朝宋之问的《长安路(一作沈佺期诗)
秦地平如掌,层城出云汉。楼阁九衢春,车马千门旦。
绿柳开复合,红尘聚还散。日晚斗鸡场,经过狭斜看。
拼音解读
qín dì píng rú zhǎng ,céng chéng chū yún hàn 。lóu gé jiǔ qú chūn ,chē mǎ qiān mén dàn 。
lǜ liǔ kāi fù hé ,hóng chén jù hái sàn 。rì wǎn dòu jī chǎng ,jīng guò xiá xié kà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656─712)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县)人,父名令文,高宗时为左骁郎将,东台详正学士,善文辞,工书法,膂力过人,时称「三绝」。之问受其父影响,亦善诗文,与「善剖决」的韦善心并称户部「二妙」,与著名诗人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上元二年举进士,初与杨炯分直内教,历任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等职,常扈从游宴,写过不少应制诗。媚附于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后张易之被杀,中宗复位,于神龙元年(705)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不久逃回洛阳。《新唐书》记载他匿居友人张仲之家,「会武三思复用事,仲之与王同皎谋杀三思安王室。之问得其实令兄子昙与冉祖雍上急变,因丐赎罪,由是擢鸿胪主簿,天下丑其行。」景龙中,迁考功员外郎,谄事太平公主,故见用。及安乐公主权盛,复往谐结,故太平公主甚恨之。当中宗将提拔他为中书舍人时,太平公主揭发他知贡举时受贿,便下迁为汴州长史,未知又改越州长史。在越州(今浙江绍兴)期间,「颇自力为政」,景龙三年六月,中宗崩,景云元年(710)睿宗即位,认为他依附张易之,投靠武三思,屡不悔改,便将他流放钦州(今广西钦州)。《旧唐书》说:「先天中,赐死于徙所。」而《新唐书》则说:「赐死桂州。」他的主要功绩和沈佺期一样,在创作实践中使六朝以来的格律诗的法则更趋细密,使五言律诗的体制更臻完善,并创造了七言律诗的新体。他也是律诗的奠基人之一。►189篇诗文

“绿柳开复合,红尘聚还散”的上一句是楼阁九衢春,车马千门旦;“绿柳开复合,红尘聚还散”的下一句是日晚斗鸡场,经过狭斜看。该诗句出自宋之问的作品《长安路(一作沈佺期诗)》。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11269_3.html

宋之问相关诗词

  • 自衡阳至韶州谒能禅师

    宋之问〔唐朝〕

    谪居窜炎壑,孤帆淼不系。别家万里馀,流目三春际。
    猿啼山馆晓,虹饮江皋霁。湘岸竹泉幽,衡峰石囷闭。
    岭嶂穷攀越,风涛极沿济。吾师在韶阳,欣此得躬诣。
    洗虑宾空寂,焚香结精誓。愿以有漏躯,聿薰无生慧。
    物用益冲旷,心源日闲细。伊我获此途,游道回晚计。
    宗师信舍法,摈落文史艺。坐禅罗浮中,寻异穷海裔。
    何辞御魑魅,自可乘炎疠。回首望旧乡,云林浩亏蔽。
    不作离别苦,归期多年岁。

  • 下桂江龙目滩

    宋之问〔唐朝〕

    停午出滩险,轻舟容易前。峰攒入云树,崖喷落江泉。
    巨石潜山怪,深篁隐洞仙。鸟游溪寂寂,猿啸岭娟娟。
    挥袂日凡几,我行途已千。暝投苍梧郡,愁枕白云眠。

  • 发端州初入西江

    宋之问〔唐朝〕

    问我将何去,清晨溯越溪。翠微悬宿雨,丹壑饮晴霓。
    树影捎云密,藤阴覆水低。潮回出浦驶,洲转望乡迷。
    人意长怀北,江行日向西。破颜看鹊喜,拭泪听猿啼。
    骨肉初分爱,亲朋忽解携。路遥魂欲断,身辱理能齐。
    畴日三山意,于兹万绪暌。金陵有仙馆,即事寻丹梯。

  • 内题赋得巫山雨(一作沈佺期诗·题云巫山高)

    宋之问〔唐朝〕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阳。裴回作行雨,婉恋逐荆王。
    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霁云无处所,台馆晓苍苍。

  • 和姚给事寓直之作

    宋之问〔唐朝〕

    清论满朝阳,高才拜夕郎。还从避马路,来接珥貂行。
    宠就黄扉日,威回白简霜。柏台迁鸟茂,兰署得人芳。
    禁静钟初彻,更疏漏渐长。晓河低武库,流火度文昌。
    寓直恩徽重,乘秋藻翰扬。暗投空欲报,下调不成章。

《长安路(一作沈佺期诗)》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