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阁九衢春,车马千门旦

出自唐朝宋之问的《长安路(一作沈佺期诗)
秦地平如掌,层城出云汉。楼阁九衢春,车马千门旦
绿柳开复合,红尘聚还散。日晚斗鸡场,经过狭斜看。
拼音解读
qín dì píng rú zhǎng ,céng chéng chū yún hàn 。lóu gé jiǔ qú chūn ,chē mǎ qiān mén dàn
lǜ liǔ kāi fù hé ,hóng chén jù hái sàn 。rì wǎn dòu jī chǎng ,jīng guò xiá xié kà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656─712)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县)人,父名令文,高宗时为左骁郎将,东台详正学士,善文辞,工书法,膂力过人,时称「三绝」。之问受其父影响,亦善诗文,与「善剖决」的韦善心并称户部「二妙」,与著名诗人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上元二年举进士,初与杨炯分直内教,历任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等职,常扈从游宴,写过不少应制诗。媚附于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后张易之被杀,中宗复位,于神龙元年(705)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不久逃回洛阳。《新唐书》记载他匿居友人张仲之家,「会武三思复用事,仲之与王同皎谋杀三思安王室。之问得其实令兄子昙与冉祖雍上急变,因丐赎罪,由是擢鸿胪主簿,天下丑其行。」景龙中,迁考功员外郎,谄事太平公主,故见用。及安乐公主权盛,复往谐结,故太平公主甚恨之。当中宗将提拔他为中书舍人时,太平公主揭发他知贡举时受贿,便下迁为汴州长史,未知又改越州长史。在越州(今浙江绍兴)期间,「颇自力为政」,景龙三年六月,中宗崩,景云元年(710)睿宗即位,认为他依附张易之,投靠武三思,屡不悔改,便将他流放钦州(今广西钦州)。《旧唐书》说:「先天中,赐死于徙所。」而《新唐书》则说:「赐死桂州。」他的主要功绩和沈佺期一样,在创作实践中使六朝以来的格律诗的法则更趋细密,使五言律诗的体制更臻完善,并创造了七言律诗的新体。他也是律诗的奠基人之一。►189篇诗文

“楼阁九衢春,车马千门旦”的上一句是秦地平如掌,层城出云汉;“楼阁九衢春,车马千门旦”的下一句是绿柳开复合,红尘聚还散。该诗句出自宋之问的作品《长安路(一作沈佺期诗)》。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11269_2.html

宋之问相关诗词

  • 寒食还陆浑别业

    宋之问〔唐朝〕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 留别之望舍弟

    宋之问〔唐朝〕

    同气有三人,分飞在此晨。西驰巴岭徼,东去洛阳滨。
    强饮离前酒,终伤别后神。谁怜散花萼,独赴日南春。

  •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欢字

    宋之问〔唐朝〕

    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
    御气云霄近,乘高宇宙宽。今朝万寿引,宜向曲中弹。

  • 郡宅中斋

    宋之问〔唐朝〕

    郡宅枕层岭,春湖绕芳甸。云甍出万家,卧览皆已遍。
    渔商汗成雨,廨邑明若练。越俗镜中行,夏祠云表见。
    兹都信盘郁,英远常栖眄。王子事黄老,独乐恣游衍。
    谢公念苍生,同忧感推荐。灵越多秀士,运阔无由面。
    神理翳青山,风流满黄卷。揆予谬承奖,自昔从缨弁。
    瑶水执仙羁,金闺负时选。晨趋博望苑,夜直明光殿。
    一朝罢台阁,万里违乡县。风土足慰心,况悦年芳变。
    淮廪伫滋实,沂歌非所羡。讼寝归四明,龄颓亲九转。
    微尚本江海,少留岂交战。唯馀后凋色,窃比东南箭。

  • 夜饮东亭

    宋之问〔唐朝〕

    春泉鸣大壑,皓月吐层岑。岑壑景色佳,慰我远游心。
    暗芳足幽气,惊栖多众音。高兴南山曲,长谣横素琴。

《长安路(一作沈佺期诗)》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