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苏洵〔宋朝〕
骚人足奇思,香草比君子。
况此霜下杰,清芬绝兰茝。
气禀金行秀,德备黄中美。
古来鹤发翁,餐英饮其水。
但恐蓬藋伤,课仆加料理。
拼音解读
sāo rén zú qí sī ,xiāng cǎo bǐ jun1 zǐ 。
kuàng cǐ shuāng xià jié ,qīng fēn jué lán zhǐ 。
qì bǐng jīn háng xiù ,dé bèi huáng zhōng měi 。
gǔ lái hè fā wēng ,cān yīng yǐn qí shuǐ 。
dàn kǒng péng dí shāng ,kè pú jiā liào lǐ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苏洵

苏洵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62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菊花》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菊花》出自苏洵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95388.html

苏洵相关诗词

  • 苏洵〔宋朝〕

    捣麝筛檀入范模,润分薇露合鸡苏。
    一丝吐出青烟细,半炷烧成玉筯粗。
    道士每占经次第,佳人惟验绣工夫。
    轩窗几席随宜用,不待高擎鹊尾炉。

  • 送李才元学士知邛州

    苏洵〔宋朝〕

    贫贱羞妻子,富贵乐乡关。
    不见李夫子,得意今西还。
    白马渡浐水,红旌照蜀山。
    归来未解带,故旧已满门。
    平生浪游处,何者哀王孙。
    壮士勿龌龊,千金报一飱。

  • 张益州画像记

    苏洵〔宋朝〕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军夜呼,野无居人,谣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不可,遂行。
    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欹,未坠于地。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尔繄以生,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斧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然。”
    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乡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恶之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
    公,南京人,为人慷慨有大节,以度量雄天下。天下有大事,公可属。系之以诗曰:天子在祚,岁在甲午。西人传言,有寇在垣。庭有武臣,谋夫如云。天子曰嘻,命我张公。公来自东,旗纛舒舒。西人聚观,于巷于涂。谓公暨暨,公来于于。公谓西人“安尔室家,无敢或讹。讹言不祥,往即尔常。春而条桑,秋尔涤场。”西人稽首,公我父兄。公在西囿,草木骈骈。公宴其僚,伐鼓渊渊。西人来观,祝公万年。有女娟娟,闺闼闲闲。有童哇哇,亦既能言。昔公未来,期汝弃捐。禾麻芃芃,仓庾崇崇。嗟我妇子,乐此岁丰。公在朝廷,天子股肱。天子曰归,公敢不承?作堂严严,有庑有庭。公像在中,朝服冠缨。西人相告,无敢逸荒。公归京师,公像在堂。

  • 又答陈公美三首 其三

    苏洵〔宋朝〕

    公孙昔放逐,牧羊沧海滨。
    勉强听乡里,垂老西游秦。
    自顾未为壮,徒为久辛勤。
    君子岂必隐,孔孟皆旅人。

  • 途次长安上都漕傅谏议

    苏洵〔宋朝〕

    丈夫正多念,老大自不安。
    居家不能乐,忽忽思中原。
    慨然弃乡庐,劫劫道路间。
    穷山多虎狼,行路非不难。
    昔者倦奔走,闲门事耕田。
    蚕谷聊自给,如此已十年。
    缅怀当今人,草草无复闲。
    坚卧固不起,芒刺实在肩。
    布衣与食肉,幸可交口言。
    默默不以告,未可遽罪愆。
    驱车入京洛,藩镇皆达官。
    长安逢傅侯,愿得说肺肝。
    贫贱吾老矣,不复苦自叹。
    富贵不足爱,浮云过长天。
    中怀邈有念,惝恍难自论。
    世俗不见信,排斥仅得存。
    昨者东入秦,大麦黄满田。
    秦民可无饥,为君喜不眠。
    禁军几千万,仰此填其咽。
    西蕃久不反,老贼非常然。
    士饱可以战,吾宁为之先。
    傅侯君在西,天子忧东藩。
    烽火尚未灭,何策安西边。
    傅侯君谓何,明日将东辕。

热门宋朝诗词

热门名句

《菊花》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