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

元好问〔金朝〕
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凭君莫问:清泾浊渭,去马来牛。谢公扶病,羊昙挥涕,一醉都休。古今几度,生存华屋,零落山丘。
拼音解读
xuán dōu guān lǐ táo qiān shù ,huā luò shuǐ kōng liú 。píng jun1 mò wèn :qīng jīng zhuó wèi ,qù mǎ lái niú 。xiè gōng fú bìng ,yáng tán huī tì ,yī zuì dōu xiū 。gǔ jīn jǐ dù ,shēng cún huá wū ,líng luò shān qi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玄都观里曾有无数株桃花烂漫盛开,而今早已水流花谢,不复存在。请您不必去寻求明白:奔流着的是清泾还是浊渭,苍茫之中是马去还是牛来。谢安重回故地已经带上了病态,羊昙为他的下世流泪痛哀。这样的存殁之感,在我酩酊一醉之后便淡然忘怀。要知道古往今来有多少同样的感慨:活着时身居高厦大宅,到头来免不了要在荒凉的山丘中把尸骨掩埋。

注释
卜居:择定居所。外家:母亲的娘家。
“玄都”句:唐刘禹锡《戏赠看花诸君子》:“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玄都观,唐代长安城郊的一所道观。
凭:请。
“清泾”二句:语本杜甫《秋雨叹》:“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清泾浊渭,泾、渭皆水名,在陕西高陵县境汇合,泾流清而渭流浊。
谢公:谢安(320—385),东晋政治家。在桓温谋篡及苻坚南侵的历史关头制乱御侮,成为保全东晋王朝的柱石。孝武帝太元年间,琅琊王司马道擅政,谢安因抑郁成疾,不久病故。
羊昙:谢安之甥,东晋名士。

赏析

元太宗十一年(1239),元好问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秀容(今山西沂县)。其时金朝已亡,生母张氏已久故,“外家”人物零落殆尽。《人月圆》小令即作于此时。

同题的第一首:“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表达了“卜居”东园后屏隔红尘、醉度余生的感受。诗人显然还有许许多多的话要说,又像是什么都说不出来。于是一连串寓意深沉的典故,便替代了作者的自白,成为这第二首曲子的特殊的景观。

先看一、二句。“玄都观里桃千树”,注释中已说过,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成句。刘禹锡于元和十年(815)春,由朗州贬所召回京城,见京城人争相去玄都观赏花,所谓“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于是写了《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正是他离京十年、旧地重回的感受。十四年后刘禹锡再度回到京城重游玄都观,此时已是“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再游玄都观》)了。元好问将自己二十余年才得重返的家乡秀容,比作刘禹锡所契阔的玄都观,借用的虽是刘诗的原句,“花落水空流”的景象却是惨痛百倍了。

“清泾浊渭,去马来牛”用杜诗,杜诗原意是写大雨滂沱中河水的印象,“去马来牛”化用《庄子·秋水》“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之意。作者将其从杜诗中游离出来,便与原解无关,而纯粹带上了世事纷纭、是非扰杂的象征意义。江山易主,故里非昔,对于“红尘”中的时世,“莫问”二字含有多少隐痛啊!

六、七二句的“谢公”、“羊昙”,是联为一义的典故。史载谢安晚年受到司马道子的排挤,离开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出镇广陵。太元十年(385),谢安扶病还京,经过西州门,对左右说:“吾病殆不起乎!”不久果然病逝。他的外甥羊昙素受谢安恩重,从此悲戚辍乐,不忍心再行经西州门。后来因为喝醉了酒,误入这一禁区,发现时已经过晚。他日诵曹植《箜篌引》的诗句,恸哭而去。元好问既以谢安的“扶病”借喻自己重回故园的衰残,又以羊昙的“挥涕”来代表自己对外家人物殁亡的哀悼,所谓“一醉都休”,不过是强行自我麻醉而已。

至于末二句的“生存华屋,零落山丘”,则正是羊昙所诵曹植诗句的内容。这是对“一醉都休”的事实上的否定。“生存”与“卜居”又建立了想象间的联系,也就是所谓“扣题”。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见到这首不长的小令,全篇蕴涵着作者极为丰富的述意:刘郎去后重来,犹见“玄都观里桃千树”,而如今连片花也没有,说明诗人所重见的故乡,面目全非;“清泾浊渭,去马来牛”,非不可辨,作者却“凭君莫问”,不愿意再细详世事,显示了国变之后的万念俱灰;羊昙恸哭谢安的存殁深情,作者宁可付之醉忘,反映了“旧家人物今谁在”(作者《东园晚眺》句)的严酷事实;而“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引曹植诗句,作为古今至理,则是对人生有限、世事无常的深沉慨叹。全曲通过一系列典故和前人成句的化用,表现了国破家亡的沧桑巨痛,及“卜居外家东园”而苟延残生的沉重心情。

这首小令典重蕴深,带有较重的词味。这一来是因为“人月圆”本属词牌,后因合于北曲宫调的缘故才转为小曲;二来是由于散曲初创时期,词、曲界限并无明显分野。日后的散曲也用典故或引前人诗句,但援例和用意都要显豁得多。

作者介绍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913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出自元好问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8919.html

元好问相关诗词

  • 太常引

    元好问〔金朝〕

    官街杨柳絮飞忙。
    鞍马送年芳。
    诗兴更教狂。
    算能醉、花前几场。

    满城桃李,一枝香雪,不属富家郎。
    风雨没商量。
    快来与、梨化洗妆。

  • 杏花二首 其一

    元好问〔金朝〕

    芳树春融绛蜡凝,春风寂寞掩柴荆。
    画眉卢女娇无奈,龋齿孙娘笑不成。
    已怕宿妆添蝶粉,更堪暖蕊闹蜂声。
    一般疏影黄昏月,独爱寒梅恐未平。

  • 九月晦日王村道中

    元好问〔金朝〕

    水涸沙仍湿,霜馀草更幽。
    烟光藏落景,山骨露清秋。
    坐食知何益,行吟只自愁。
    随阳见鸿雁,三叹惜淹留。

  • 去岁君远游送仲梁出山

    元好问〔金朝〕

    去岁君远游,今年客他州。
    青天万古一明月,只与行人生暮愁。
    问君游何许,情多地僻兮遍处处。
    金鞭断折骐骥死,万里长鸿思一举。
    忆初识子梁王台,清风入座无纤埃。
    华岳峰尖见秋隼,金眸玉爪不凡材。
    西园日晴花满烟,五云楼阁三山巅。
    玉树瑶林照春色,青钱白璧买芳年。
    三年一梦南阳道,汴水迢迢入秋草。
    挐云心事人不知,千首新诗怨枯槁。
    破屋仰见星,疏衾风露清。
    匣中有长剑,为君鸣不平。
    泥涂久辱思一濯,去去举足皆清泠。
    邓州大帅材望雄,爱客不减奇章公。
    军中宴酣笳鼓竞,银烛吐焰如长虹。
    幕中多士君又往,谈笑已觉南夷空。
    东州春回十月后,梅花分香入春酒。
    平生得意钦与京,青眼高歌望君久。
    淅江南下青沄沄,石门细路苍烟屯。
    五松平头白日静,千山万山如乱云。
    菊源不逐时事改,芝岭自与商颜邻。
    他日想思一回首,渔舟时问武陵人。

  • 除夜

    元好问〔金朝〕

    一灯明暗夜如何,梦寐衡门在涧阿。
    物外烟霞玉华远,花时车马洛阳多。
    折腰真有陶潜兴,扣角空传宁戚歌。
    三十七年今日过,可怜出处两蹉跎。

热门金朝诗词

热门名句

《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