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孙莘老次韵

苏轼〔宋朝〕
去国光阴春雪消,还家踪迹野云飘。
功名正自妨行乐,迎送才堪博早朝。
虽去友朋亲吏卒,却辞谗谤得风谣。
明年我亦江南去,不问雄繁与寂寥。
拼音解读
qù guó guāng yīn chūn xuě xiāo ,hái jiā zōng jì yě yún piāo 。
gōng míng zhèng zì fáng háng lè ,yíng sòng cái kān bó zǎo cháo 。
suī qù yǒu péng qīn lì zú ,què cí chán bàng dé fēng yáo 。
míng nián wǒ yì jiāng nán qù ,bú wèn xióng fán yǔ jì liáo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人。苏洵子。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再中制科。为凤翔府签书判官,召试得直史馆,摄开封府推官。神宗熙宁中上书论王安石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湖三州。元丰中,因诗托讽,逮赴台狱,后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哲宗即位,起知登州,累官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会大旱,饥疾并作,轼请免上供米,又减价粜常平米,存活甚众。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轼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东西三十里修长堤,民德之。元祐六年,召为翰林承旨,寻因谗出知颍州,徙扬州。后以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出知定州,后贬惠州。绍圣中累贬琼州别驾,居昌化。徽宗立,元符三年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寻病逝常州。谥文忠。所作诗文清新畅达,作词豪放,开拓内容,突破绮靡词风,工书善画。有《东坡七集》、《东坡志林》、《东坡乐府》、《仇池笔记》、《论语说》等。►3154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和孙莘老次韵》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和孙莘老次韵》出自苏轼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89005.html

苏轼相关诗词

  • 别海南黎民表

    苏轼〔宋朝〕

    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
    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
    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
    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 富人之子

    苏轼〔宋朝〕

    齐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
    一日,艾子谓其父曰:“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克其家?”
    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岂有不通世务者耶?”
    艾子曰:“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若知之,吾当妄言之罪。”
    父遂呼其子问之。其子嘻然笑曰:“吾岂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来。”
    其父愀然改容曰:“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田中来?”
    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

  • 永和清都观谢道士童颜鬒发问其年生于丙子盖与予同求此诗

    苏轼〔宋朝〕

    镜湖敕赐老江东,未似西归玉局翁。
    敧枕未容春梦断,清都宛在默存中。
    每逢佳境携儿去,试问行年与我同。
    自笑余生消底物,半篙清涨百滩空。

  • 游武昌寒溪西山寺

    苏轼〔宋朝〕

    连山蟠武昌,翠木蔚樊口。
    我来已百日,欲济空搔首。
    坐看鸥鸟没,梦逐麇麚走。
    今朝横江来,一苇寄衰朽。
    高谈破巨浪,飞屦轻重阜。
    去人曾几何,绝壁寒溪吼。
    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
    徐行欣有得,芝术在蓬莠。
    西上九曲亭,众山皆培塿。
    却看江北路,云水渺何有。
    离离见吴宫,莽莽真楚薮。
    空传孙郎石,无复陶公柳。
    尔来风流人,惟有漫浪叟。
    买田吾已决,乳水况宜酒。
    所须修竹林,深处安井臼。
    相将踏胜绝,更裹三日糗。

  • 句 其一八

    苏轼〔宋朝〕

    白头逢国士,青眼酒尊开。

热门宋朝诗词

热门名句

《和孙莘老次韵》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