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闺怨

白居易〔唐朝〕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拼音解读
hán yuè chén chén dòng fáng jìng ,zhēn zhū lián wài wú tóng yǐng 。
qiū shuāng yù xià shǒu xiān zhī ,dēng dǐ cái féng jiǎn dāo lě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赏析

洞房,犹言深屋,在很多进房屋的后部,通常是富贵人家女眷所居。居室本已深邃,又被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所以更见幽静。帘子称之为“真珠帘”(“真珠”即珍珠),无非形容其华贵,与上洞房相称,也是一种泛指。洞房、珠帘,都是通过描写环境以暗示其人的身份。“梧桐影”既与上文“寒月”相映,又暗逗下文“秋霜”,因无月则无影,而到了秋天,树中落叶最早的是梧桐,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前两句把景写得如此之冷清,人写得如此之幽独,就暗示了题中所谓寒闺之怨。

在这冷清清的月光下,静悄悄的房屋中,帘子里的人还没有睡,手上拿着剪刀,在裁缝衣服,忽然,她感到剪刀冰凉,连手也觉得冷起来了。她随即想起,秋深了,要下霜了。秋霜欲下,玉手先知。暮秋深夜,赶制寒衣,是这位闺中少妇要寄给远方的征夫的。(唐代的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冬衣。所以唐诗中常常有秋闺捣练、制衣和寄衣的描写。在白居易的时代,府兵制已破坏,但家人为征夫寄寒衣,仍然是需要的。)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冬衣未成,秋霜欲下,想到亲人不但难归,而且还要受冻,女主人公的心中充满忧怨,于是,剪刀上的寒冷,不但传到了她手上,而且也传到她心上了。丈夫在外的辛苦,她独自在家的孤寂,合之欢乐,离之悲痛,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来。然而诗人却只写到女主人公从手上的剪刀之冷而感到天气的变化为止,其余一概不提,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会。虽似简单,实则丰富,这就是含蓄的妙处。这种对生活的感受是细致入微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对一些事物的变迁,习而不察,但敏感的诗人,却能将它捕捉起来,描写出来,使人感到既平凡又新鲜,这首诗艺术上就有这个特点。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唐华州下邽人,祖籍太原,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白季庚子。德宗贞元十六年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宪宗元和时,历迁翰林学士、左拾遗、东宫赞善大夫。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居易首上疏,请亟捕凶手。以越职言事,贬江州司马。穆宗长庆初,累擢中书舍人,乞外任,为杭州刺史,筑堤捍钱塘湖,溉田千顷。久之,以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复除苏州刺史。文宗立,入为秘书监,迁刑部侍郎。大和三年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遂居洛阳。晚年奉佛,以诗酒自娱。武宗会昌二年,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工诗,倡导“新乐府”运动。诗文与元稹齐名,世号“元、白”。晚年与刘禹锡唱和,又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等。►2540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空闺怨》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空闺怨》出自白居易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8393.html

白居易相关诗词

  • 早春即事

    白居易〔唐朝〕

    眼重朝眠足,头轻宿酒醒。阳光满前户,雪水半中庭。
    物变随天气,春生逐地形。北檐梅晚白,东岸柳先青。
    葱垄抽羊角,松巢堕鹤翎。老来诗更拙,吟罢少人听。

  • 刘苏州以华亭一鹤远寄,以诗谢之

    白居易〔唐朝〕

    老鹤风姿异,衰翁诗思深。素毛如我鬓,丹顶似君心。
    松际雪相映,鸡群尘不侵。殷勤远来意,一只重千金。

  • 履道居三首

    白居易〔唐朝〕

    莫嫌地窄林亭小,莫厌贫家活计微。
    大有高门锁宽宅,主人到老不曾归。
    东里素帷犹未彻,南邻丹旐又新悬。
    衡门蜗舍自惭愧,收得身来已五年。
    世事平分众所知,何尝苦乐不相随。
    唯馀耽酒狂歌客,只有乐时无苦时。

  • 因沐感发,寄朗上人二首

    白居易〔唐朝〕

    年长身转慵,百事无所欲。乃至头上发,经年方一沐。
    沐稀发苦落,一沐仍半秃。短鬓经霜蓬,老面辞春木。
    强年过犹近,衰相来何速。应是烦恼多,心焦血不足。
    渐少不满把,渐短不盈尺。况兹短少中,日夜落复白。
    既无神仙术,何除老死籍。只有解脱门,能度衰苦厄。
    掩镜望东寺,降心谢禅客。衰白何足言,剃落犹不惜。

  • 答微之见寄(时在郡楼对雪)

    白居易〔唐朝〕

    可怜风景浙东西,先数馀杭次会稽。禹庙未胜天竺寺,
    钱湖不羡若耶溪。摆尘野鹤春毛暖,拍水沙鸥湿翅低。
    更对雪楼君爱否,红栏碧甃点银泥。

热门唐朝诗词

热门名句

《空闺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