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冯延巳〔五代〕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莫。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拼音解读

jǐ rì háng yún hé chù qù ?wàng què guī lái ,bú dào chūn jiāng mò 。bǎi cǎo qiān huā hán shí lù ,xiāng chē xì zài shuí jiā shù 。
lèi yǎn yǐ lóu pín dú yǔ 。shuāng yàn fēi lái ,mò shàng xiàng féng fǒu ?liáo luàn chūn chóu rú liǔ xù 。yōu yōu mèng lǐ wú xún chù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你就像天上飘浮不定的云,不知去了哪里?只知游玩却忘记了回来,也不管春天就要过去,在花团锦簇的寒食节气,你的车马不知停在处。我含着眼泪独自倚靠在楼台上自顾自语,问那双双归来的燕子,来时可曾与你在路上相遇?我心中缭乱的愁絮就如同空中迷蒙纷飞的柳絮,在迷蒙的梦中你的踪影也无处寻觅。

注释①行云:本指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见宋玉《高唐赋》。此指冶游不归的荡子。②不道:不知。③百草千华:“华”同“花”。此以闲花野草比喻妓女。

赏析

这是以女子口气写的一首闺怨词,写一位痴情女子对冶游不归的男子既怀怨望又难割舍的缠绵感情,游子就如流云一样游荡忘了归来,在百草千花的寒食节气,处处情人成双成对,就连燕子也知道双双归来,而游子却不知何处。望着满天纷飞的柳絮,不禁愁情交织,乃至梦中也梦不到游子。全词语言清丽婉约,悱恻感人,塑造了一个情怨交织内心的闺中思妇形象,也似乎概况了更广泛的人生体验。

词写闺怨。上片以飘荡不归的行云,比作浪子。他把自己的宝马香车都拴系在浮花浪蕊的青楼妓馆边了。下片则写闺中少妇的孤独与凄苦。双燕尚懂得归来而人却不知。离愁被春光撩拨得像悠悠扬扬的柳絮,漫天飞舞,使你在梦里也觅不到踪迹。作者以轻灵缥缈之笔写朦胧梦境,怨而不怒,蕴藉深婉,可谓别开新境。

作者介绍

冯延巳

冯延巳

冯延巳 (903--960)名或作延嗣。五代时广陵人,字正中。冯令頵子。仕南唐。初入李昪元帅府,授秘书郎。李璟时累官左仆射同平章事。相传与弟延鲁交结魏岑、陈觉、查文徽,侵损时政,时人谓之五鬼。此说或过,然居相实不称职。工诗,尤以词名。璟尝因曲宴内殿,从容谓:“‘吹皱一池春水,何干卿事?”延巳对曰:“安得如陛下‘小楼吹彻玉笛寒’,特高妙也。”卒谥忠肃。有《阳春集》。►77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出自冯延巳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6943.html

冯延巳相关诗词

  • 采桑子(樱桃谢了梨花发)

    冯延巳〔五代〕

    【采桑子】 樱桃谢了梨花发, 红白相催。 燕子归来, 几度香风绿户开。 人间乐事知多少, 且酹金杯。 管咽弦哀, 慢引萧娘舞袖回。

  • 醉桃源(南园春半踏青时)

    冯延巳〔五代〕

    【醉桃源】 南园春半踏青时, 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 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 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 画梁双燕归。

  • 芳草渡(梧桐落)

    冯延巳〔五代〕

    【芳草渡】 梧桐落,蓼花秋。 烟初冷,雨才收, 萧条风物正堪愁。 人去后,多少恨,在心头。 燕鸿远,羌笛怨, 渺渺澄江一片。 山如黛,月如钩, 笙歌散,魂梦断,倚高楼。

  • 采桑子(画堂灯暖帘栊卷)

    冯延巳〔五代〕

    【采桑子】 画堂灯暖帘栊卷, 禁漏丁丁。 雨罢寒生, 一夜西窗梦不成。 玉娥重起添香印, 回倚孤屏。 不语含情, 水调何人吹笛声。

  • 醉花间·独立阶前星又月

    冯延巳〔宋朝〕

    独立阶前星又月,帘栊偏皎洁。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夜深寒不寐,疑恨何曾歇。
    凭阑干欲折,两条玉箸为君垂,此宵情,谁共说。

    月落霜繁深院闭,洞房人正睡。桐树倚雕檐,金井临瑶砌。晓风寒不啻,独立成憔悴。
    闲愁浑未已,人心情绪自无端。莫思量,休退悔!

热门五代诗词

热门名句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