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李白〔唐朝〕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拼音解读
nán hú qiū shuǐ yè wú yān ,nài kě chéng liú zhí shàng tiān 。
qiě jiù dòng tíng shē yuè sè ,jiāng chuán mǎi jiǔ bái yún biā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秋天夜晚的南湖水面水澄澈无烟,(不由生出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上天”之念),可怎么能够乘流上天呢?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痛快地赏月喝酒。

注释①耐可:哪可,怎么能够。②赊:赊欠。

赏析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月夜泛舟的情形:明月皎皎,湖水悠悠。洞庭秋水澄澈无烟,水月相映,清辉怡人。

诗人与友人(此处,我们不妨把其族叔也当作友人)泛舟湖上,与清风朗月为伴,不由生出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上天”之念。但乘流上天终不可得,诗人也只好收起这份不羁的想象,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痛快地赏月喝酒。

首句写景,同时点出秋游洞庭事。“南湖秋水夜无烟”,初读平淡无奇,似是全不费力,脱口而出,实则极具表现力:月夜泛舟,洞庭湖水全不似白日烟波浩渺、水汽蒸腾之气象。波澜不惊,澄澈如画。无烟水愈清,水清月更明。溶溶月色溶于水,悠悠湖光悠月明。这种景象,这种意味,非置身其中不可得,非写意简笔不可得。诗人虽然没有精工细绘,但读者心中自会涌现出一幅水天一色的美好图景。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十岁通诗书,被称为“天才英特”。喜纵横术,击剑任侠,轻财重施。青年时离蜀漫游,玄宗天宝初,入长安,经贺知章、吴筠推荐,诏供奉翰林。但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天宝三载在洛阳结识杜甫。二人于诗坛齐名,并称“李杜”。安史乱起,白为永王李璘府僚,参与平乱。因永王兵败,坐流夜郎,中途遇赦东还,依族人当涂令李阳冰。不久病卒。其诗风雄奇豪放、清新飘逸,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有《李太白集》。►923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游洞庭湖五首·其二》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游洞庭湖五首·其二》出自李白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5510.html

李白相关诗词

  • 赠柳圆

    李白〔唐朝〕

    竹实满秋浦,凤来何苦饥。还同月下鹊,三绕未安枝。
    夫子即琼树,倾柯拂羽仪。怀君恋明德,归去日相思。

  • 王右军

    李白〔唐朝〕

    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
    山阴遇羽客,爱此好鹅宾。
    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
    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

  • 黄葛篇

    李白〔唐朝〕

    黄葛生洛溪,黄花自绵幂。青烟蔓长条,缭绕几百尺。
    闺人费素手,采缉作絺绤。缝为绝国衣,远寄日南客。
    苍梧大火落,暑服莫轻掷。此物虽过时,是妾手中迹。

  • 赠王汉阳

    李白〔唐朝〕

    天落白玉棺,王乔辞叶县。一去未千年,汉阳复相见。
    犹乘飞凫舄,尚识仙人面。鬓发何青青,童颜皎如练。
    吾曾弄海水,清浅嗟三变。果惬麻姑言,时光速流电。
    与君数杯酒,可以穷欢宴。白云归去来,何事坐交战。

  •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

    李白〔唐朝〕

    昨夜梁园里,弟寒兄不知。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

热门唐朝诗词

热门名句

《游洞庭湖五首·其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