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江边阁 / 后西阁

杜甫〔唐朝〕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拼音解读
míng sè yán shān jìng ,gāo zhāi cì shuǐ mén 。
báo yún yán jì xiǔ ,gū yuè làng zhōng fān 。
guàn hè zhuī fēi jìng ,chái láng dé shí xuān 。
bú mián yōu zhàn fá ,wú lì zhèng qián kū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注释

谢灵运诗:“林壑敛暝色。”《孟子》:山径之蹊间。②《襄沔记》:城内有高斋,梁昭明造《文选》处。简文为晋安王时,引刘孝威等放此综核诗集,因号为高斋。次,乃次舍之次。《易》:“旅即次”。《汉·循吏传》:召信臣开通沟洫,起水门。梁简文帝诗:“寒潮浸水门。”《杜臆》:《名胜志》载关耆孙《瞿塘关行记》,则高斋即在关上,耆孙与客饮此,诵少陵薄云孤月诗,叹此老具眼。夔江山粗恶,唯少陵所纪处独异。③庾信诗:“云宿凤凰门。”④梁简文帝诗:“夕波照孤月。”⑤《左传》:郑偏愿为鹳,其御原为鹅。《抱朴子》: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⑥《秦国策》:“譬如豺狼之逐群羊。”《后汉·张纲传》:“豺狼当道”⑦《楚辞》:“夜不眠以至曙。”《孔丛子》:处战伐之世,务收英雄。

创作背景

  公元766年,年近花甲的杜甫移居夔州(重庆奉节,即刘备托孤地白帝城)。初寓山中客堂。秋日,移寓西阁。这首诗就是描写作者在移居之前,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

鉴赏

首联对起。“瞑色”句点明时间。一条登山小径,蜿蜒直抵阁前。“延”有接引意,联接“暝色”和“山径”,仿佛暝色是山径迎接来的一般,赋于无生命的自然景物以生趣。这句写出了苍然暮色自远而至之状。“高斋”指西阁,有居高临下之势。这句是说西阁位置临近雄据长江边的瞿塘关。

诗人寄宿西阁,夜长不寐,起坐眺望。颔联写当时所见。诗人欣赏绝境的物色,为初夜江上的山容水态所吸引,写下了“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的名句。这两句仇兆鳌解释说:“云过山头,停岩似宿。月浮水面,浪动若翻。”是概括得很好的。薄薄的云层飘浮在岩腹里,就像栖宿在那儿似的。江上波涛腾涌,一轮孤烛的明月映照水中,好像月儿在不停翻滚。这两句是改何逊“薄云岩际出,初月波中上”(《入西塞示南府同僚》)句而成,诗人从眼前生动景色出发,只换了四个字,就把前人现成诗句和他自己的真实感受结合起来,焕发出夺目的异彩。仇兆鳌把它比作张僧繇画龙,有“点睛欲飞”之妙。何逊的诗写的是金陵附近西塞山前云起月出的向晚景色;杜甫的诗写的是夔州附近瞿塘关上薄云依山、孤月没浪的初夜景致。夔州群山万壑,连绵不绝。飞云在峰壑中缓慢飘流,夜间光线暗淡,就像停留在那里一样。诗人用一个“宿”字,显得极为稳贴。夔州一带江流向以波腾浪涌著称。此诗用“浪中翻”三字表现江上月色,就飞动自然。诗人如果没有实感,是写不出来的。读者从这里可以悟出艺术表现上“青胜于蓝”的道理。

颈联写诗人深夜无眠时所见所闻。这时传入耳中的,但有水禽山兽的声息。鹳,形似鹤的水鸟。鹳鹤等是专喜捕食鱼介类生物的水鸟,白天在水面往来追逐,搜寻食物,此刻已停止了捕逐活动;生性贪狠的豺狼,这时又公然出来攫夺兽畜,争喧不止。这两句所表现的情景,切合夔州附近既有大江,又有丛山的自然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唤起读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联想。被鹳鹤追飞捕捉的鱼介,被豺狼争喧噬食的兽畜,正是在战乱中被掠夺、被压榨的劳动人民的一种象征。

尾联对结。中间两联都写诗人不眠时见闻。这一联才点出“不眠”的原委。765年(永泰元年)五月,杜甫离开成都草堂东下,第二年春末来到夔州。这时严武刚死不久,继任的郭英乂因暴戾骄奢,为汉州刺史崔旰所攻,逃亡被杀。邛州牙将柏茂琳等又合兵讨伐崔旰,于是蜀中大乱。杜甫留滞夔州,忧念“战伐”,寄宿西阁时听到鹳鹤、豺狼的追逐喧嚣之声而引起感触。诗人早年就有“致君尧舜上”、“常怀契与稷”的政治抱负,而今飘泊羁旅,无力实现整顿乾坤的夙愿,社会的动乱使他忧心如焚,彻夜无眠。这一联正是诗人忧心国事的情怀和潦倒艰难的处境的真实写照。

此诗全篇皆用对句,笔力雄健,毫不见雕饰痕迹。它既写景,又写情;先写景,后写情,是融景入情、情景并茂的一首杰作。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唐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字子美,自称杜陵布衣,又称少陵野老。杜审言孙。初举进士不第,遂事漫游。后居困长安近十年,以献《三大礼赋》,待制集贤院。安禄山乱起,甫走凤翔上谒肃宗,拜左拾遗。从还京师,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弃官客秦州、同谷,移家成都,营草堂于浣花溪,世称浣花草堂。后依节度使严武,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代宗大历中,携家出蜀,客居耒阳,一夕病卒于湘江舟中。甫工诗歌,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后人又称其为诗圣,称其诗为“诗史”。名篇甚多,为世传诵。有《杜工部集》。►1185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宿江边阁 / 后西阁》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宿江边阁 / 后西阁》出自杜甫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7169.html

杜甫相关诗词

  • 彭衙行(郃阳县西北有彭衙城)

    杜甫〔唐朝〕

    忆昔避贼初,北走经险艰。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
    尽室久徒步,逢人多厚颜。参差谷鸟吟,不见游子还。
    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
    小儿强解事,故索苦李餐。一旬半雷雨,泥泞相牵攀。
    既无御雨备,径滑衣又寒。有时经契阔,竟日数里间。
    野果充糇粮,卑枝成屋椽。早行石上水,暮宿天边烟。
    少留周家洼,欲出芦子关。故人有孙宰,高义薄曾云。
    延客已曛黑,张灯启重门。暖汤濯我足,翦纸招我魂。
    从此出妻孥,相视涕阑干。众雏烂熳睡,唤起沾盘餐。
    誓将与夫子,永结为弟昆。遂空所坐堂,安居奉我欢。
    谁肯艰难际,豁达露心肝。别来岁月周,胡羯仍构患。
    何当有翅翎,飞去堕尔前。

  • 清明二首

    杜甫〔唐朝〕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
    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锈中。
    春去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 热三首

    杜甫〔唐朝〕

    雷霆空霹雳,云雨竟虚无。炎赫衣流汗,低垂气不苏。
    乞为寒水玉,愿作冷秋菰。何似儿童岁,风凉出舞雩。
    瘴云终不灭,泸水复西来。闭户人高卧,归林鸟却回。
    峡中都似火,江上只空雷。想见阴宫雪,风门飒踏开。
    朱李沈不冷,雕胡炊屡新。将衰骨尽痛,被褐味空频。
    欻翕炎蒸景,飘摇征戍人。十年可解甲,为尔一沾巾。

  • 避地

    杜甫〔唐朝〕

    避地岁时晚,窜身筋骨劳。诗书遂墙壁,奴仆且旌旄。
    行在仅闻信,此生随所遭。神尧旧天下,会见出腥臊。

  • 田舍

    杜甫〔唐朝〕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
    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热门唐朝诗词

热门名句

《宿江边阁 / 后西阁》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