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之水

诗经〔先秦〕

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拼音解读

yáng zhī shuǐ ,bú liú shù xīn 。bǐ qí zhī zǐ ,bú yǔ wǒ shù shēn 。huái zāi huái zāi ,hé yuè yǔ hái guī zāi yáng zhī shuǐ ,bú liú shù chǔ 。bǐ qí zhī zǐ ,bú yǔ wǒ shù fǔ 。huái zāi huái zāi ,hé yuè yǔ hái guī zāi !

yáng zhī shuǐ ,bú liú shù pú 。bǐ qí zhī zǐ ,bú yǔ wǒ shù xǔ 。huái zāi huái zāi ,hé yuè yǔ hái guī zā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小河沟的水再湍急啊,也冲不走成捆的木柴。那位远方的人儿啊,不能和我驻守申国城寨。想念你啊想念你,哪时我才能回到故里?  小河沟的水再湍急啊,也飘不起成捆的柴草。那位远方的人儿啊,不能共我守卫甫国城堡。想念你啊想念你,哪时我才能回到故里?  小河沟的水再湍急啊,也流不动成捆的柳枝。那位远方的人儿啊,不能与我守卫许国城池。想念你啊想念你,哪时我才能回到故里?

注释⑴扬之水:激扬之水,喻夫。⑵束薪:成捆的柴薪,喻婚姻,在此指妻。⑶彼其之子:(远方的)那个人,指妻子。⑷不与我:不能和我。戍申:在申地防守。⑸怀:平安,一说思念、怀念。⑹曷:何。⑺束楚:成捆的荆条。⑻甫:甫国,即吕国。⑼蒲:蒲柳。⑽许:许国。

鉴赏

《扬之水》是一首戍边战士思念家中妻子的诗歌。据《毛诗序》说:“《扬之水》,刺平王也。不抚其民而远屯戍于母家,周人怨思焉。”春秋时代,周朝平王(前770—前720年在位)还是比较混乱的时代。主要是周天子的权威削弱了,诸侯国的力量强大了。周平王的母亲是申国人,申国又常受楚国的侵扰。周平王为了母亲故国的安全,就从周朝抽调部分军队,到申国战略要地屯垦驻守,防止楚国侵扰。这些周朝士兵远离故乡,去守卫并非自己诸侯国的土地,心中的不满凄苦,当然有所流露,形成诗歌,就是《扬之水》。申国、甫国和许国的国君,都是姜姓。周平王母亲是申国姜姓公主,与甫、许两个诸侯国也是亲戚关系。所以,虽然周平王没有派士兵去戍守甫、许两国,但诗歌也牵连及之:反正是姜姓王太后娘家的人。

《扬之水》是以远戍战士的口吻来写的。全诗三章,各章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束薪”、“束楚”和“束蒲”;“戍申”、“戍甫”和“戍许”。薪、楚、蒲都是农家日常燃烧的柴草;申、甫、许是三个姜姓的诸侯小国。因此,全诗实际上把一个相同的内容,反覆吟诵三次,用重复强调的手法,突出远戍战士思家情怀。每章头两句“扬之水,不流束薪(楚、蒲)”,用流动的河水与不动的柴草对比,先让人视觉上有特殊印象:那河沟的水哗哗地流动,仿佛岁月一天天过去,不再回来;那一捆捆的柴草又大又沉,小小的河水根本飘浮不起,冲流不动,仿佛战士思家的沉重心绪,永不改变。有了这两句自然物象的起兴,很自然引出三、四两句“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甫、许)”,守着家园的妻子,当然无法与远戍的士兵一起。如果说,士兵如远离泉源的河水,越流越远;那么,妻子如坚定不移的柴草,不飘不流。如果说,日月如流水不断流失,思家情怀就如沉重的柴草,不动不移。分离的日子越久,远戍的时间越长,思念妻子也越强烈。终于,士兵喊出了自己心里的话:“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意思是:在家的亲人平安吗?何年何月我才能回家相聚呢?夫妻之情,故园之思,远戍之苦,不平之鸣,都融化在这两句问话之中,而士兵回家的渴望,强烈地震撼读者。

在诗歌句式上,采用不齐整的句式,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几种,这说明诗歌带有鲜明的口语化的倾向。口语化句子,正好比较朴实,比较真切地表达出下层人民出身的士兵的口吻,令人读之感到亲切诚朴。实际上,除了个别词语带有历史痕迹,在语义上需要诠解之外,这首口语化的诗歌,千载之下读之,仍是极易使人感动的。

诗词迷网提供《扬之水》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扬之水》出自诗经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6625.html

诗经相关诗词

  • 旄丘(旄丘之葛兮)

    诗经〔先秦〕

    【旄丘】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1] 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 何其久?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车不东。[2] 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3] 叔兮伯兮,褎如充耳。[4]

  • 鸿雁

    诗经〔先秦〕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 狡童

    诗经〔先秦〕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 蜉蝣

    诗经〔先秦〕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 烈祖(嗟嗟烈祖)

    诗经〔先秦〕

    【烈祖】 嗟嗟烈祖,有秩斯祜。[1] 申锡无疆,及尔斯所。[2] 既载清酤,赉我思成。[3] 亦有和羹,既戒既平。[4] 鬷假无言,时靡有争。[5] 绥我眉寿,黄耇无疆。 约軝错衡,八鸾鶬鶬。[6] 以假以享,我受命溥将。[7] 自天降康,丰年穰穰。[8] 来假来飨,降福无疆。 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热门先秦诗词

热门名句

《扬之水》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