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宋朝〕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拼音解读
xuě xiǎo qīng jiā luàn qǐ 。mèng yóu chù 、bú zhī hé dì 。tiě qí wú shēng wàng sì shuǐ 。xiǎng guān hé ,yàn mén xī ,qīng hǎi jì 。
shuì jiào hán dēng lǐ 。lòu shēng duàn 、yuè xié chuāng zhǐ 。zì xǔ fēng hóu zài wàn lǐ 。yǒu shuí zhī ,bìn suī cán ,xīn wèi sǐ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下过雪的清晨,有清幽笳声响起,梦中所游之地,不知道是什么地方。铁骑无声,望过去如水流淌一般绵延不绝。我猜想这样的关河,应该在雁门关西边,青海的边际。在寒灯照射下睡醒时,更漏声已经滴断了,月光斜斜透过窗纸。我自许可在万里之外的战场封侯,但有谁能知道呢?我鬓发虽残败灰白,可我(在战场杀敌立功报效祖国的)心却并未死去!

注释记梦:记录梦境;师伯浑,词人的朋友。雪晓清笳乱起:大雪飘飞的清早笳声乱起。笳,古代军队中用的一种管乐器。想关河:想必这样的边关河防。雁门:雁门关,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青海际:青海湖边。青海湖在今青海省。睡觉:睡醒。漏声断:漏声尽。指夜深。漏,古代计时器。自许句:自己许下诺言在万里疆场为国杀敌,建功立业。残:此指头发脱落稀疏,意即年老。

赏析二

这首寄赠友人的词,当作于陆游到成都期间。他调离南郑后,一直对前线的戎马生活念念不忘;收复中原、立功报国的信念,也始终坚守不移。这首词就从生活实感出发,表达了他的这种心情。

上片写梦游中的世界。“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句,写自己睡梦之中不知道漫游到什么地方,只见天已破晓,雪花纷纷依然飘个不停,清脆地管笳声到处响起。这是作者所闻,突出了边塞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氛围。“铁骑无声望似水”,望过去,盔甲齐全的骑兵就像一条默默无声的河流。此处运用比喻,形象、具体,这是作者所见,写出军队纪律是那么严明,军容是那么整齐,军队的声势是那么浩大。“想关河:雁门西,清海际”,这样的关河,必然是雁门、青海一带了。一个“想”字,可见是推测的言辞,正好照应了“梦游处、不知何地”这句话,这里是作者的联想。作者为什么单单想到雁门、青海一带呢?作者只是以此来代表广阔的西北领土,这样苍莽雄伟的关河如今落在异族人之手,那就不难解释作为爱国词人的陆游有这样的“梦游”了,那是因为王师还未北定中原,收复故土。作者深厚的爱国感情,凝聚在短短的九个字中,从而过渡到下片。

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慨。“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一觉醒来,灯光昏黄,令人生寒,一轮斜月挂在窗前,漏声滴断,周围一片死寂。“寒灯”“漏声断”“月斜”,写出了环境的冷清凄凉,衬托出作者心境的凄苦悲凉。这正是因为坚持收复山河而不被理解甚至遭到打击的词人悲愁心境的写照。“自许封侯在万里”,自己坚定地许下诺言:在万里疆场为国杀敌建功立业。可谓志向高远。“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意思是:又有谁知道,我虽然现两鬓发白,但壮志犹存。此句一出,更让人赞叹不已,真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即使是死了,也念念不忘收复故土。如此爱国热情,是多么伟大!当然“有谁知”三个字,表现了作者对朝廷排斥爱国者的行径的愤怒谴责,也让人体味到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上下片一气呵成,梦境和实感有机地融为一体。

这首词为作者向志同道合的友人抒吐心怀之作。上片描写的梦中所见景象“关河”“雁门”“青海”都是南宋当时重要的西北边防重地。梦境中军旅戎马生涯逼真,而现实中理想抱负却是一场幻梦。梦境何等的雄拔,现实却是何等的凄凉。梦内梦外的这种反差和错位,令人顿生英雄陌路之慨。通过梦回当年雪夜军旅生活情景及梦醒后的孤寂,表达了词人执著的为国献身精神。

赏析一

陆游有大量抒发爱国主义激情的记梦诗,在词作里也有。这首《夜游宫》,主题正是这样。师伯浑是陆游认为很有本事的人,是他在四川交上的新朋友,够得上是同心同调,所以陆游把这首记梦词寄给他看。

上片写的是梦境。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塞风光画面:雪、笳、铁骑等都是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声乱起和如水奔泻的动态中写,有力地把读者吸引到作者的词境里来。让读者一下子把联想融于作者的描绘之中。中间突出一句点明这是梦游所在。先说是迷离惝恍的梦,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然后才又进一步引出联想——是在梦中的联想;这样的关河,必然是雁门、青海一带了。这里,是单举两个地方以代表广阔的西北领土。但是,这样苍莽雄伟的关河当时落在谁的手里呢?那就不忍说了。那作者为何有这样的“梦游”呢?只因王师还未北定中原,收复故土。这压着作者的心病,迟迟未能解除。作者深厚的爱国感情,凝聚在短短的九个字中,给人以非恢复河山不可的激励,从而过渡到下片。

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想。一灯荧荧,斜月在窗,漏声滴断,周围一片死寂。黑夜因作者的心事变得悲凉,而冷落的环境,又反衬出作者报国雄心的火焰却在熊熊燃烧。自许封侯万里之外的信念,是何等地执着。

人老而心不死,自己虽然离开南郑前线回到后方,可是始终不忘要继续参加抗金事业。“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即使是死了,也念念不忘收复故土。如此爱国热情,是多么伟大!“有谁知”三字,表现了作者对朝廷排斥爱国者的行径的愤怒谴责。梦境和实感,上下片呵成一气,有机地融为一体,使五十七字中的笔调,具有壮阔的境界和教育人们为国献身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陆游(1125—1210)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务观,号放翁。少有文名。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应礼部试,名列前茅。因论恢复,遭秦桧黜落。孝宗即位,任枢密院编修官,赐进士出身。乾道六年,起为夔州通判。后入四川宣抚使幕,复任四川制置使司参议官。淳熙七年,提举江西常平茶盐公事,以发粟赈灾,被劾罢。十六年,任礼部郎中,劾罢,闲居十余年。宁宗嘉泰二年,召修孝宗、光宗实录。以宝谟阁待制致仕。工诗、词、散文,亦长于史学。其诗多沉郁顿挫,感激豪宕之作,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为南渡后四大家。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6404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出自陆游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5172.html

陆游相关诗词

  • 戊辰立春日

    陆游〔宋朝〕

    卧听城门出土牛,罗旛应笑雪蒙头。
    但须晨起一卮酒,聊洗人间千种愁。
    处处楼台多侠客,家家船舫待春游。
    梅花未遍枝南北,定为余寒得小留。

  • 雨中宿石帆山下民家

    陆游〔宋朝〕

    老觉山行倦,闲便水宿幽。
    雨泥看放鸭,烟草听呼牛。
    槃箸烦频劝,窗扉喜小留。
    余年竟何事,高枕送悠悠。

  • 过玉山辱芮国器检详留语甚勤因寄此诗兼呈韩

    陆游〔宋朝〕

    辽东归老白襦裙,名字何堪遗世闻。
    便谓舆公长契阔,不知留语故殷懃。
    诗章有便犹应寄,禄米无多切莫分。
    倘见右司烦说似,每因风月怆离群。

  • 秋雨初霁徙倚门外有作

    陆游〔宋朝〕

    三十余年此结庐,客来不用笑迂疏。
    前身已预兰亭会,老眼曾窥禹穴书。
    浮瓮社醅香出屋,登场秋稼穗盈车。
    萧萧蓬鬓虽衰矣,追逐乡邻尚有余。

  • 失鸂鶒

    陆游〔宋朝〕

    不见池边整羽衣,绕村散觅走群儿。
    卑飞正恐为人得,径去何须报我知。
    久忆苹洲应自喜,尚余菰米亦堪悲。
    放翁未到忘情处,日暮凭栏独咏诗。

热门宋朝诗词

热门名句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