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朝〕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拼音解读

jīng kǒu guā zhōu yī shuǐ jiān ,zhōng shān zhī gé shù zhòng shān 。
chūn fēng yòu lǜ jiāng nán àn ,míng yuè hé shí zhào wǒ há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注释及翻译

字词注释
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间:根据平仄来认读jiàn四声。
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绿:吹绿,拂绿。
还:回。
白话译文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鉴赏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
次句“钟山只隔万重山”,以依恋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王安石于景佑四年(1037年)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从此江宁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罢相后即寓居江宁钟山。“只隔”两字极言钟山之近在咫尺
泊船瓜洲。把“万重山刀的间隔说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诗入对于钟山依恋之深;而事实上,钟山毕竟被“万重山”挡住了,因此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江岸。
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其中“绿”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其富于表现力。这是因为:一、前四字都只从风本身的流动着想,粘皮带骨,以此描写看不见的春风,依然显得抽象,也缺乏个性;“绿”字则开拓一层,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这就写出了春风的精神,诗思也深沉得多了。二、本句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心情相谐合,“春风”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春风”实指皇恩。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对此,诗人感到欣喜。他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这种心情,用“绿”字表达,最微妙,最含蓄。三、“绿”字还透露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而这正是本诗的主旨。鉴于第一次罢相前夕朝廷上政治斗争的尖锐复杂,对于这次重新入相,他不能不产生重里的顾虑。变法图强,遐希翟契是他的政治理想;退居林下,吟咏情性,是他的生活理想。由于变法遇到强大阻力,他本人也受到反对派的猛烈攻击,秀丽的钟山、恬静的山林,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维《送别》:“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都是把草绿与思归联系在一起的。本句暗暗融入了前人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希望早日辞官归家的心愿。这种心愿,至结句始明白揭出。
毋庸讳言,用绿字描写春风,唐人不乏其例。李白《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晴听新莺百啭歌》:“春风已绿瀛洲草,紫段红楼觉春好。”丘为《题农父庐舍》:“春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温庭筠《敬答李先生》:“绿昏晴气春风岸,红漾轻轮野水天”,常建的《闲斋卧雨行药至山管稍次湖庭》:“主人山门绿,小隐湖中花”。等,都为王安石提供了借鉴,但从表现思想感情的深度来说,上述数例,而“山门”“山”“草”皆可绿,而江南岸的绿却是颇有动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从时间上说,已是夜晚。诗人回望既久,不觉红日西沉,皓月初上。隔岸的景物虽然消失在朦胧的月色之中,而对钟山的依恋却愈益加深。他相信自己投老山林,终将有日,故结尾以设问句式表达了这一想法。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仁宗庆历二年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七年,知鄞县,兴修水利,贷谷于民,严整保伍,治绩卓著。历舒州通判、知常州。嘉祐三年,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万言书,主张变法改革、培养人才,未被采纳。迁知制诰,以母丧去职。神宗即位,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拜参知政事,力主变法,与神宗意合,乃设置三司条例司,理财整军,力谋富国强兵。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陆续颁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又改革科举、学校制度。七年,因遭司马光、文彦博、韩琦等强烈反对,罢相,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罢相,出判江宁府。元丰三年,封荆国公。卒谥文。提倡新学,曾与子雱及吕惠卿重释《诗》、《书》、《周官》,为《三经新义》;又撰《字说》,文字训诂亦多与前人不同。主历史变化之说,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政治抱负,风格雄健峭拔,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临川集》,一名《王文公文集》,又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老子注》辑本。►1831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泊船瓜洲》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泊船瓜洲》出自王安石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4928.html

王安石相关诗词

  • 送沈康知常州

    王安石〔宋朝〕

    作客兰陵迹已陈,为传谣俗记州民。
    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相仍市井贫。
    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
    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

  • 秋夜二首 其二

    王安石〔宋朝〕

    幔逗长风细,窗留半月斜。
    浮烟暝绿草,泫露冷黄花。
    独曳缘云策,仍寻度水槎。
    归时参夜半,邻犬静中哗。

  •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其一

    王安石〔宋朝〕

    茆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 呈陈和叔

    王安石〔宋朝〕

    毁车为屋仅容身,三岁相要薄主人。
    昼寓椁砖常至夜,冬沿沟彴复寻春。
    南陔不洎公归里,苍墓垂成我丧亲。
    后会纵多无此乐,山林投老一伤神。

  • 射亭

    王安石〔宋朝〕

    因射构兹亭,序贤仍阅兵。
    庶民观礼教,群寇避威声。
    城垒前相壮,溪山势尽倾。
    宜哉百里地,桴鼓未尝鸣。

热门宋朝诗词

热门名句

《泊船瓜洲》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