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

韩愈〔唐朝〕
登高望烽火,谁谓塞尘飞。王城富且乐,曷不事光辉。
勿言日已暮,相见恐行稀。愿君熟念此,秉烛夜中归。
我歌宁自感,乃独泪沾衣。
拼音解读
dēng gāo wàng fēng huǒ ,shuí wèi sāi chén fēi 。wáng chéng fù qiě lè ,hé bú shì guāng huī 。
wù yán rì yǐ mù ,xiàng jiàn kǒng háng xī 。yuàn jun1 shú niàn cǐ ,bǐng zhú yè zhōng guī 。
wǒ gē níng zì gǎn ,nǎi dú lèi zhān y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藉昌黎(今河北通县)。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后连辟为宣武军董晋、徐泗张建封二幕节度推官。十八年,授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因论事,贬阳山令。顺宗即位,移江陵府法曹参军。元和元年,召为国子博士。旋分教东都。为河南令,召为职方员外郎,复为国子博士分司。后历都官员外郎、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考功郎中知制语、中书舍人、太子右庶子等职。十二年为彰义军节度使裴度行军司马,淮西平,迁刑部侍郎。十四年,因上书谏迎佛骨获罪,贬潮州刺史。量移袁州。穆宗即位,征为国子祭酒。历兵部侍郎、京兆尹、吏部侍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又称韩昌黎、韩吏部。韩愈和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的传统,反对六朝以来讲究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提倡散体,他主张文学的语言要「词必己出」,「唯陈言之务去」,对散文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文各体兼长,遒劲有力,条理畅达,语言精炼,为司马迁以后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韩愈的诗歌也有特点,气势壮阔,笔力雄健,力求新奇,自成一家。他开了「以文为诗」的风气,对后来的宋诗影响很大。但有些诗流于险怪,是其缺点,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404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烽火》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烽火》出自韩愈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23288.html

韩愈相关诗词

  • 赠译经僧

    韩愈〔唐朝〕

    万里休言道路赊,有谁教汝度流沙。
    只今中国方多事,不用无端更乱华。

  • 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

    韩愈〔唐朝〕

    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
    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
    相去不容步,险如碍山丘。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男女喧左右,饥啼但啾啾。非怀北归兴,何用胜羁愁。
    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能令暂开霁,过是吾无求。

  • 马厌谷

    韩愈〔唐朝〕

    马厌谷兮,士不厌糠籺;土被文绣兮,士无短褐。
    彼其得志兮,不我虞;一朝失志兮,其何如。已焉哉,
    嗟嗟乎鄙夫。

  •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李程也)

    韩愈〔唐朝〕

    盆城去鄂渚,风便一日耳。不枉故人书,无因帆江水。
    故人辞礼闱,旌节镇江圻。而我窜逐者,龙钟初得归。
    别来已三岁,望望长迢递。咫尺不相闻,平生那可计。
    我齿落且尽,君鬓白几何。年皆过半百,来日苦无多。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譬如亲骨肉,宁免相可不。
    我昔实愚蠢,不能降色辞。子犯亦有言,臣犹自知之。
    公其务贳过,我亦请改事。桑榆倘可收,愿寄相思字。

  • 记梦

    韩愈〔唐朝〕

    夜梦神官与我言,罗缕道妙角与根。挈携陬维口澜翻,
    百二十刻须臾间。我听其言未云足,舍我先度横山腹。
    我徒三人共追之,一人前度安不危。我亦平行蹋y槱e,
    神完骨蹻脚不掉。侧身上视溪谷盲,杖撞玉版声彭fP.
    神官见我开颜笑,前对一人壮非少。石坛坡陀可坐卧,
    我手承颏肘拄座。隆楼杰阁磊嵬高,天风飘飘吹我过。
    壮非少者哦七言,六字常语一字难。我以指撮白玉丹,
    行且咀噍行诘盘。口前截断第二句,绰虐顾我颜不欢。
    乃知仙人未贤圣,护短凭愚邀我敬。我能屈曲自世间,
    安能从汝巢神山。

热门唐朝诗词

热门名句

《烽火》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