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水曲

李白〔唐朝〕
渌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蘋。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拼音解读
lù shuǐ míng qiū rì ,nán hú cǎi bái pín 。 hé huā jiāo yù yǔ ,chóu shā dàng zhōu ré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清澈的湖水在秋天的太阳光下发着亮光,我到洞庭湖采白苹。荷花姿态娇媚,好像有话要对我说,却愁坏了我这个摇船人。

注释⑴渌水:清澈的水。《渌水曲》本古曲名,李白借其名而写渌水之景。⑵明秋日:在秋天的阳光下发亮。⑶南湖:即洞庭湖。白苹:亦作白萍,水中浮草。⑷杀:用在动词后,表示极度。荡舟人:这里指思念丈夫的女子。《史记·齐太公世家》:桓公与夫人蔡姬戏舟中。蔡姬习水,荡公,公惧,止之,不止,出船,怒,归蔡姬,弗绝。

鉴赏

此诗描写的是一幅迷人的胜似春光的秋景。首句写景,诗人就其所见先写渌水,南湖的水碧绿澄彻,一至映衬得秋月更明。一个“明”字,写出南湖秋月之光洁可爱。次句叙事,言女子采白苹。三、四两句构思别致精巧,“荷花”不仅“娇”而且“欲语”,不特“欲语”而且十分媚人,一至使荡舟采苹的姑娘对她产生妒意。这两句诗,选词甚妙,设境奇绝,把荷花写活了,把境界写活了。末两句诗写出典型的南方秋景,不仅无肃杀之气,无萧条之感,而且生气勃勃,胜似春日;从景色的描写,表现出诗人愉悦的情绪。

对此诗的理解,也有人认为是写一位男子在劳作中对爱人的思念。按这样理解,这首诗就与《诗经》开篇《国风·周南·关雎》极为相似,它们都选择了渌水荡舟的背景。不过《关雎》中或愁或思,或得或喜,都溢于言表;而这首《渌水曲》虽也直言“愁杀”,但语气隐忍克制,如雾里看花,热泪欲零还住。《关雎》中由思而愁,由得而喜,情节十分完整,意态高雅,从容而颇具富贵气象;而《渌水曲》则似唯有无边愁怨,不着际涯,正是抉择其寂寞凄凉之状。《关雎》中,哀止于“反侧”;《渌水曲》中,心含悲凄仍不忘劳作,都可谓哀而不伤。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十岁通诗书,被称为“天才英特”。喜纵横术,击剑任侠,轻财重施。青年时离蜀漫游,玄宗天宝初,入长安,经贺知章、吴筠推荐,诏供奉翰林。但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天宝三载在洛阳结识杜甫。二人于诗坛齐名,并称“李杜”。安史乱起,白为永王李璘府僚,参与平乱。因永王兵败,坐流夜郎,中途遇赦东还,依族人当涂令李阳冰。不久病卒。其诗风雄奇豪放、清新飘逸,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有《李太白集》。►923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渌水曲》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渌水曲》出自李白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171.html

李白相关诗词

  • 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

    李白〔唐朝〕

    衡岳有阐士,五峰秀真骨。见君万里心,海水照秋月。
    大臣南溟去,问道皆请谒。洒以甘露言,清凉润肌发。
    明湖落天镜,香阁凌银阙。登眺餐惠风,新花期启发。

  • 黄葛篇

    李白〔唐朝〕

    黄葛生洛溪,黄花自绵幂。青烟蔓长条,缭绕几百尺。
    闺人费素手,采缉作絺绤。缝为绝国衣,远寄日南客。
    苍梧大火落,暑服莫轻掷。此物虽过时,是妾手中迹。

  • 宿巫山下

    李白〔唐朝〕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
    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
    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
    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 在水军宴韦司马楼船观妓

    李白〔唐朝〕

    摇曳帆在空,清流顺归风。诗因鼓吹发,酒为剑歌雄。
    对舞青楼妓,双鬟白玉童。行云且莫去,留醉楚王宫。

  • 别储邕之剡中

    李白〔唐朝〕

    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
    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

热门唐朝诗词

热门名句

《渌水曲》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