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唐朝〕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拼音解读
yín zhú tǔ qīng yān ,jīn zūn duì qǐ yàn 。
lí táng sī qín sè ,bié lù rào shān chuān 。
míng yuè yǐn gāo shù ,zhǎng hé méi xiǎo tiān 。
yōu yōu luò yáng dào ,cǐ huì zài hé niá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明亮的蜡烛吐着缕缕青烟,高举金杯面对精美丰盛的席宴。饯别的厅堂里回忆着朋友的情意融洽,分别后要绕山过水,路途遥远。宴席一直持续到明月隐蔽在高树之后,银河消失在拂晓之中。走在这悠长的洛阳道上,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会?

注释
琴瑟:比喻友情。
长河:指银河。
注解:首联采用对偶句形式,“青”与“绮”相对,都为绿色的意思。

创作背景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共有两首,这里所选的是其中的第一首。诗约作于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春。这时年方二十六岁的陈子昂告别家乡四川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友人在一个温馨的夜晚设宴欢送他。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面对金樽美酒。他不禁要歌唱依依不舍的离情,抒发自己的远大怀抱。这首离别之作,就从眼前宴会的情景落笔。

鉴赏

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共两首,这是第一首。约作于公元684年(武则天光宅元年)春。时年二十六岁的陈子昂离开家乡四川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友人设宴欢送他。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旋即写成这首离别之作。

这首律诗一开头便写别筵将尽,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作者抓住这一时刻的心理状态作为诗意的起点,径直但却自然地进入感情的高潮,情怀颇为深挚。“银烛吐青烟”,着一“吐”字,使人想见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只是凝视着银烛的青烟出神的神情。“金樽对绮筵”,用一“对”字,其意是面对华筵,除却频举金樽“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意绪而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勉强相慰的话了。此中境界,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

颔联“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源出《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琴鼓瑟”,是借用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谐调来比拟情谊深厚的意思。“山川”表示道路遥远,与“琴瑟”作为对仗,相形之下,不由使人泛起内心的波澜:“离堂”把臂,伤“琴瑟”之分离;“别路”迢遥,恨“山川”之缭绕。这两句着意写出了离情的缠绵,令人感慨唏嘘。

颈联“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承上文写把臂送行,从室内转到户外的所见。这时候,高高的树荫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耿耿的长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这里一个“隐”字,一个“没”字,表明时光催人离别,不为离人暂停须臾,难舍难分时刻终于到来了。

结尾两句写目送友人沿着这条悠悠无尽的洛阳古道踽踽而去,不由兴起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聚之感。末句着一“何”字,强调后会难期,流露了离人之间的隐隐哀愁。

这首诗中作者没有套用长吁短叹的哀伤语句,却在沉静之中见深挚的情愫。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应不温不火。“火”则悲吟太过而感情浅露;“温”则缺乏蕴藉而情致不深。此诗写离情别绪意态从容而颇合体度,有如琵琶弦上的淙淙清音,气象至为雍雅,不作哀声而多幽深的情思。

此诗通篇畅达优美,除了开头一联因场面描写之需而适当选用华丽辞藻外,其余用语都不加藻饰,平淡自然。他所追求的乃是整首诗的深厚和雅。清人纪昀说得好:“此种诗当于神骨气脉之间得其雄厚之味,若逐句拆开,即不得其佳处。如但摹其声调,亦落空腔”。再有,此诗虽写眼前景,心中情,却有所继承和借鉴。有人指出,它“从小谢《离夜》一首脱化来”。《离夜》即谢朓《离夜同江丞王常侍作》,也是写一次夜宴。两相比较可知,陈诗在章法、用语等方面都明显受了谢诗影响。但陈子昂并没有简单地模拟前人,而是有所创新。谢诗较直露和简洁,陈诗则婉转而细腻,在结构上更善于回环曲折地精心布局,情和景的安排上,先以秾丽之笔铺写宴会之盛,次以婉曲之调传达离别之愁,再以宏大的时空背景烘托出宴会之久与友谊之长,最后以展望征途来结束全篇,层次分明。通篇情景合一,从优美的意象描写中自然地流露感情。胜于一般的离别之作。

作者介绍

陈子昂

陈子昂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西北)人。年少时就富于浪漫的豪侠性格。武则天光宅元年(684)举进士,因上《大周受命颂》受武则天赏识,拜麟台正字,后迁右拾遗。陈子昂敢于针砭时弊,不避权贵。万岁通天元年(696)随从武攸宜征伐契丹。后因痛感自己的政治抱负和许多进步主张不能实现,便于圣历初(698)辞官返乡。武三思县令段简诬陷他,因此入狱,后忧愤而死。终年仅四十二岁。陈子昂为初唐后期才智志向过人的诗人,在诗歌的理论与创作上都表现出大胆的创新精神。他于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风雅比兴,反对形式主义的齐梁诗风。他是倡导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诗发展影响很大。他的散文取法古代,摒弃浮艳之风,反对骈文,独具清峻的风格。著有《陈伯玉集》。►103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出自陈子昂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5955.html

陈子昂相关诗词

  • 万州晓发放舟乘涨,还寄蜀中亲朋

    陈子昂〔唐朝〕

    空濛岩雨霁,烂熳晓云归。啸旅乘明发,奔桡骛断矶。
    苍茫林岫转,络绎涨涛飞。远岸孤烟出,遥峰曙日微。
    前瞻未能眴,坐望已相依。曲直多今古,经过失是非。
    还期方浩浩,征思日騑騑.寄谢千金子,江海事多违。

  • 度荆门望楚

    陈子昂〔唐朝〕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燕太子

    陈子昂〔唐朝〕

    秦王日无道,太子怨亦深。一闻田光义,匕首赠千金。
    其事虽不立,千载为伤心。

  • 西还至散关答乔补阙知之

    陈子昂〔唐朝〕

    葳蕤苍梧凤,嘹唳白露蝉。羽翰本非匹,结交何独全。
    昔君事胡马,余得奉戎旃。携手向沙塞,关河缅幽燕。
    芳岁几阳止,白日屡徂迁。功业云台薄,平生玉佩捐。
    叹此南归日,犹闻北戍边。代水不可涉,巴江亦潺湲。
    揽衣度函谷,衔涕望秦川。蜀门自兹始,云山方浩然。

  • 岘山怀古

    陈子昂〔唐朝〕

    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
    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
    城邑遥分楚,山川半入吴。
    丘陵徒自出,贤圣几凋枯!
    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
    谁知万里客,怀古正踌蹰。

热门唐朝诗词

热门名句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