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山僧不遇作

李白〔唐朝〕
石径入丹壑,松门闭青苔。
闲阶有鸟迹,禅室无人开。
窥窗见白拂,挂壁生尘埃。
使我空叹息,欲去仍裴回。
香云遍山起,花雨从天来。
已有空乐好,况闻青猿哀。
了然绝世事,此地方悠哉。
拼音解读
shí jìng rù dān hè ,sōng mén bì qīng tái 。
xián jiē yǒu niǎo jì ,chán shì wú rén kāi 。
kuī chuāng jiàn bái fú ,guà bì shēng chén āi 。
shǐ wǒ kōng tàn xī ,yù qù réng péi huí 。
xiāng yún biàn shān qǐ ,huā yǔ cóng tiān lái 。
yǐ yǒu kōng lè hǎo ,kuàng wén qīng yuán āi 。
le rán jué shì shì ,cǐ dì fāng yōu zā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石径丹壑,松木门紧闭,地上长青苔。
闲阶上满是鸟迹,敲敲禅室无人开。
从窗户窥见白拂尘,挂在墙壁上生满尘埃。
使我空自叹息,想离去又不愿意,犹豫徘徊。
芳香的云彩遍山而起,鲜花如雨从天上飞来。
空中传来美妙的天籁,却又听到青猿的哀鸣。
很明显,要了绝世事,这个地方最悠哉。

注释
裴回,即“徘徊”。
《华严经》:乐音和悦,香云照耀。徧,同“遍”。
《楞严经》:即时天雨百宝莲花,青黄赤白,间错粉糅。

参考资料:
葛景春.李白诗选:中华书局,2005:第153页

赏析

诗中访友诗的套路展现出了散文化倾向。诗的前六句是一种明快流程的交代:径——壑——门——阶——室——窗——壁。谈不上行云流水,却能窥见这首诗的门户:乍看起来,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辞章搭配得体,步履从容,但揣度二三,就为这笔清晰的流水账而叹息,怪它没有更丰富的诗意进项。但这种责怪,并不殃及散文化倾向,对散文化现象需要一次又一次关乎价值观的认识;散文化的感觉跟一首诗有头有尾进行某种叙事的憧憬有关,这首诗在较短的篇幅内寄情于一桩事情的脉络而非关于这件事的激情,就极有可能显示出散文化的特征。

从作者的立场看,在构思(哪怕是即兴发挥)之际,“不遇”的结果已经发生,他所进行的描述依然显得较为重视“不遇”之前兆,就好像那些依次展开的芳踪是一首诗最大的卖弄点。径之石、壑之丹、门之松、阶之闲、室之禅、窗之见、壁之生……联袂演出的情景剧并不比停顿下来独观一物更划算,他只是需要记录这一流程来测试一首诗的雅量。而这些场景的铺垫明摆着朝“不遇”的主题靠拢,对景物的过度描写已预告人的次要性。

根据诗词断定:作者不可能反写实际情况,明明山僧不在,却在诗句中假想两人会谈的幽趣。诗在当时似乎还不致走到这一步。青苔、鸟迹、白拂、尘埃、无人……这一系列的环境元素虽契合抒情诗的表征,却奉献事实性依据,也就是说,看起来挺雅致的,但本质上只是一连串基本事实。只不过“青苔”一类的事实又不限于其本身的属性,已不可避免侵入了情态的细菌,滋生出属于修辞层面的意义。

作者是在寻求一种补偿:由于山僧不在,他必须从这一无人情境中获取诗的慰藉。不在之妙在于他反而可以凭空想像“了然”的主题性意趣。无需一位具体的僧人启发,他就可以从虚空中找到信仰的入口。乃至于云、雨的亮相也有不俗表现,使他不去思索山僧出门去干什么,以及有这么出色的所在,山僧为何还要滞留在他处。他仿佛是这一境界的独占者,山僧的所有者属性已显得次要:他为自己碰巧得到这么一块临时的乐土,与此前所行居的尘世保持对峙,而倍感欣慰,甚至这时听到猿声也不免理解为这是一种得体的、赞同他的伴奏。

从事后的记述人角度看,作者能了解下山返程中的心理变化,以及这一旅程中的新发现,但他并没有触及这一范畴,而是终止在一次世界观的洗礼中。

参考资料:
于至堂. 唐诗鉴赏辞典 :北京出版社,2009年05月:第137页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十岁通诗书,被称为“天才英特”。喜纵横术,击剑任侠,轻财重施。青年时离蜀漫游,玄宗天宝初,入长安,经贺知章、吴筠推荐,诏供奉翰林。但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天宝三载在洛阳结识杜甫。二人于诗坛齐名,并称“李杜”。安史乱起,白为永王李璘府僚,参与平乱。因永王兵败,坐流夜郎,中途遇赦东还,依族人当涂令李阳冰。不久病卒。其诗风雄奇豪放、清新飘逸,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有《李太白集》。►923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寻山僧不遇作》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寻山僧不遇作》出自李白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15627.html

李白相关诗词

  • 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

    李白〔唐朝〕

    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
    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
    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
    我心还不浅,怀古醉馀觞。

  • 上留田行

    李白〔唐朝〕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
    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平。
    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
    一鸟死,百鸟鸣。一兽走,百兽惊。
    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
    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
    孤竹延陵,让国扬名。
    高风缅邈,颓波激清。
    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

  • 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

    李白〔唐朝〕

    蓝岑竦天壁,突兀如鲸额。
    奔蹙横澄潭,势吞落星石。
    沙带秋月明,水摇寒山碧。
    佳境宜缓棹,清辉能留客。
    恨君阻欢游,使我自惊惕。
    所期俱卜筑,结茅炼金液。

  • 江行寄远

    李白〔唐朝〕

    刳木出吴楚,危槎百余尺。
    疾风吹片帆,日暮千里隔。
    别时酒犹在,已为异乡客。
    思君不可得,愁见江水碧。

  • 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

    李白〔唐朝〕

    豳谷稍稍振庭柯,泾水浩浩扬湍波。哀鸿酸嘶暮声急,
    愁云苍惨寒气多。忆昨去家此为客,荷花初红柳条碧。
    中宵出饮三百杯,明朝归揖二千石。宁知流寓变光辉,
    胡霜萧飒绕客衣。寒灰寂寞凭谁暖,落叶飘扬何处归。
    吾兄行乐穷曛旭,满堂有美颜如玉。赵女长歌入彩云,
    燕姬醉舞娇红烛。狐裘兽炭酌流霞,壮士悲吟宁见嗟。
    前荣后枯相翻覆,何惜馀光及棣华。

热门唐朝诗词

热门名句

《寻山僧不遇作》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