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四首 其三

范仲淹〔宋朝〕
铿铿千古峄山桐,金石声来造化中。
谁道元和无复致,为君堂上起薰风。
拼音解读
kēng kēng qiān gǔ yì shān tóng ,jīn shí shēng lái zào huà zhōng 。
shuí dào yuán hé wú fù zhì ,wéi jun1 táng shàng qǐ xūn fē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授广德军司理参军。仁宗时,累迁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康定元年(1040)以龙图阁直学士,与韩琦并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庆历三年(1043)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上《答手诏条陈十事》、《再进前所陈十事》,要求在原有法度的范围内,作一些改革,因遭到反对,主持「庆历新政」,次年出为河东陕西宣抚使,历知邓州、杭州。皇祐四年,徙知颖州,卒于途中,年六十四。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富弼为撰墓志铭(《范文正公集褒贤集》),欧阳修为撰神道碑(《欧阳文忠公集》卷二○)。《宋史》、《东都事略》有传。有《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别集》四卷,《奏议》二卷,《尺牍》三卷。《彊村丛书》收《范文正公诗馀》一卷,《全宋词》据《中吴纪闻》卷五补辑一首。魏泰《东轩笔录》谓仲淹守边日,作《渔家傲》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今只存「衡阳雁去」一首。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杰然可观。他重视文章的风化作用,提倡复古。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抒写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理想,文中杂以骈句,语言参差和谐,立意高远,写景壮丽,为历代广为传诵。同时擅长词赋,流传下来的词只有6首,但意境开阔,沉郁苍凉,突破了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为豪放词派的先声。►333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杂咏四首 其三》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杂咏四首 其三》出自范仲淹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138620.html

范仲淹相关诗词

  • 与张焘太博行忻代间因话江山作

    范仲淹〔宋朝〕

    数年风土塞门行,说着江山意暂清。
    求取罢兵南国去,满楼苍翠是平生。

  • 送刘牧推官之兖州

    范仲淹〔宋朝〕

    相国镇东鲁,开合多英豪。
    羡子赋从军,壮思如波涛。
    当有非常遇,所得连六鳌。
    故人孙复之,卧云生二毛。
    或作梁甫吟,秋风共呼号。
    翩翩草檄外,可与相游遨。
    益以夫子心,万物都一毫。
    此行名与节,须似泰山高。

  • 赠樊秀才

    范仲淹〔宋朝〕

    五代云雷屯,九野皆龙战。
    闻国如棋枰,皇极何由建。
    太祖乘天飞,大发光华旦。
    樊公江表来,经纶速如电。
    微子入姬周,仓皇救涂炭。
    四海乃大同,万里闻薰风。
    礼乐与征伐,出自明光宫。
    大勋未大赏,积庆宜无穷。
    李广不封侯,继世多英雄。
    公有承家子,所至神明理。
    复有起家孙,一见知千里。
    和气十洲春,清流九江水。
    非有神笔梦,粲粲文何绮。
    天子青春朝,列鼎招英髦。
    明年桃李开,禹浪如霞高。
    之子可变化,咫尺登金鳌。
    始知祖德长,光辉传佩刀。

  • 依韵答并州郑大资政见寄

    范仲淹〔宋朝〕

    制节重并汾,淹留又见春。
    年高成国老,道在乐天真。
    风韵应如旧,精明迥绝伦。
    致君心未展,宁是式微人。

  • 出守桐庐道中十绝 其八

    范仲淹〔宋朝〕

    素心爱云水,此日东南行。
    笑解尘缨处,沧浪无限清。

热门宋朝诗词

热门名句

《杂咏四首 其三》名句